每逢人生婚喪喜慶,均少不了糕餅相伴。世界各地的糕餅文化演變至今,儼然已成為一部精采的人文發展史。相傳在三國時代,諸葛孔明率軍征蠻,在班師回蜀途中經過瀘水,忽遇狂風大做而無法前行。當地傳說因猖神作禍,需以人頭祭享,孔明慈悲為懷,便以麵粉塑成人頭,內包牛羊肉代之,名曰「饅頭」作為祭拜瀘水的祭品,是為糕餅最早的由來。喜餅的傳聞亦是在三國時代,孫權眼看劉備日漸壯大,便接受周瑜獻計,假稱要將妹妹許配給劉備,卻暗中備兵擊潰。但孔明真知灼見,立即收購所有糕餅店中的餅,分送給東吳的民眾和孫權的將士,又命人在東吳境內懸放「孫劉兩姓合婚」的風箏示眾,藉此使孫權假戲真作也化解了一場危機。自此,男女婚聘爭相仿效,以喜餅作為贈知親友的習俗。因此後人奉孔明為糕餅業的祖師爺,更將孔明的誕辰農曆7月23日定為糕餅節。
糕餅歷史 源遠流長
自古以來,中國北方產小麥,南方產稻米,因原料的不同而發展出種類繁多的糕餅,麵粉製品有月餅、喜餅、餅乾、麵包、蛋糕等;米製品則有米龜、發粿、紅龜粿、麻糬,亦分別在各種節慶中代表著重要意涵。隨著現代人生活文化上的轉變,傳統的糕餅習俗,已漸漸不為年輕人所熟知而有失傳的可能,因此台灣百年老店郭元益,秉持著「用快樂的學習,親近糕餅文化;以珍惜之心,融入慶典禮俗之內涵」的精神,於2001年3月在楊梅創設糕餅博物館,2002年8月設立於士林橋頭之郭元益百年老店原址設立士林館,融合參觀、教學、推廣、實作、啟發等功能,陳設台灣各地特色美食,將糕餅歷史與禮俗的發展做最佳詮釋,導引世人了解糕餅的深厚內涵及生活智慧。
各式節慶的糕點
進入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可細數人生禮俗的年輪,從人呱呱墜地到嫁娶、節慶祭祀,糕餅均有它代表的人生哲學,吃在嘴裡也將祝福放進心裡。不論是小孩出生三天的「湯餅之喜」、產後一個月的「彌月之喜」、嬰兒滿四個月的「收涎餅」、滿一歲的「做周歲」或「度啐」的「度啐龜」,以及在訂婚的六件禮中,首要重點的大餅、象徵圓滿團圓的日頭餅、祈願功成名就的狀元糕,農曆春節象徵年年高升的年糕、期望好運發達的發粿、清明節的綠豆糕,中秋節象徵團圓的各式月餅等,都是用以代表歡樂的糕餅。至於祭祀時使用的糖塔,於拜天公或搭壇建醮時常見,也有兒孫獻糖塔以賀高壽,舊式婚俗中也用糖塔做嫁粧,代表甜甜蜜蜜。其他諸如乞求平安的平安糕、謝神還願的紅龜粿、紅片龜或麵龜、祭拜壽果的麻糬、米荖等,雖屬祭祀用的物品,卻也代表著感謝神明、庇祐子孫之意。
新時代的娛樂意義
而在現今求溫飽已不成問題,且西方飲食文化影響下,糕餅又多了一種娛樂新意。郭元益教育基金會經理李坤聰表示,郭元益是抱持著回饋社會的目標進行文化推廣。讓人們瞭解糕餅不是只有吃而已,而是可以有文化、有歷史意義的。博物館於7日即配合士林國際文化節,舉辦「呷餅配茶」下象棋趣味競賽,對弈時拿著圓圓大大的糕餅,隔著楚河漢界開戰,輸棋的一方同時需將手邊的糕餅吃掉,新撰台灣的餅茶遊戲新創意。博物館亦不定期舉行各種糕餅或節日相關遊戲,如拋繡球、博狀元、抓週、收涎;配合節慶推出DIY製作活動,如包元宵、龍鬚糖、粽子、薑餅屋等。今年10月,楊梅館以觀光工廠形態重新揭幕,可參觀工廠生產流程。活動多元也涵蓋舉辦鄉土活動,如台語演講、繪畫、書法、鄉土俚語等,豐富小朋友的童年生活,充分結合地方社區創意產業。因此,郭元益糕餅博物館於2003年榮獲全國網路票選為優質博物館暨經濟部工業局主辦之創意生活產業甄選認證,深獲肯定。
面對歐式蛋糕、日式和子的引進,糕餅已臻於精緻化,並融合各國特色,以結婚喜餅而言,歐式禮盒搭配傳統大餅;滿月油飯搭配長崎蛋糕;廣式月餅搭配台式綠豆凸,均展現糕餅有著無國界,易於融合的特色,廣式月餅皮包著濃郁的日式抹茶,生日蛋糕夾著台灣芋頭,不停的創新口味亦須立足於對傳統的堅持,因此郭元益在企業經營的使命下,更須將台灣糕餅傳統文化推向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