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笑傲班級-班級經營實用秘笈》《臺灣人和日本人》《鹿港寶貝在我家-社區文物輯》《福爾摩沙的沙喚》等介紹

文:林美惠(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笑傲班級-班級經營實用秘笈
著 者:林玫伶
出版者:天衛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我學故我在—不當永遠的老師;要當永遠的學生。」
  「我變故我在—因材、因時、因境,變通、變革、變化。」
  「我愛故我在—愛是最佳良方,煩是老化毒藥。」

  這是著者提出的「優質教學宣言」,「我學故我在」是優質教學的認知,一旦當了老師就停止學習是落伍、保守的,必需永遠同時當個學習的學生,教學生涯才能充實,不致枯竭無味。「我變故我在」是優質教學的技巧。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學法是適合所有學生的,時代、環境不斷在變,學生也非同一資質,孔子所謂「因材施教」,是針對學生個體而言,但時代、環境變換瞬息,因時、因地、因人隨時變通、變革的教學策略,才是教育永續經營的態度;「我愛故我在」,愛與尊重則是教師的優質教學態度,有愛才能付出,尊重才能敬業。

  著者將教育視為她「一磚一瓦的築夢工程」,當有老師告訴她:「理論有什麼用,你把游泳的動作都背熟,推你下水,看你會不會游再說。」抱著懷疑、努力尋找理論和實際之間的「秘密通道」,《笑傲班級》正是理念下的產物,提供初為國小老師者,如何成功、自信的經營班級,有方法、有操作性及活動實用性,例如「面對開學單元」、「生活常規單元」、「學習指導」、「親師合作」都是值得參考的。


書 名:臺灣人和日本人-基隆中學F-man事件
著 者:田村志津枝
譯 者:汪平、林雅婷
出版者:王山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廷與日本簽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種下臺灣多舛的命運。日本視臺灣為南進的殖民地,不但嚴酷的榨取臺灣資源,實施戶口普查;掌控人力資源;區分族群,臺灣人更被視為次等國民,無法獲得應有的尊重與平等待遇,單以教育為例,日本人和臺灣人的教育設施就顯然不同,日本人讀小學校,而臺灣人讀公學校,即使課程程度也有差異,以致臺灣人能上中學者不多,基隆中學F-man事件即是在不平等待遇下衍生的問題。

  基隆中學是日本統治臺灣以後成立的學校,學生以日本人佔絕大多數,一九四二年,一本單純的畢業簽名簿,竟然發生臺籍學生在教室遭日本學生毆打,五名臺灣學生被捕的所謂「中學生的臺灣獨立運動」,致臺灣學生四散,不敢繼續留在臺灣。

  著者是在臺南出生的日本人田村津枝,為了撥開真相,挖掘過去的事實,不畏困難,先後訪問了事件的主角和關係人,不懈地傾聽他們的追述。在文中斷斷續續的敘述裡,處處可見Between The Taiwanese and Japanese:
  「怎麼知道有秘密結社?」 (著者問事件的日本學生鴨川)
  「沒有的話,不可能會出現那樣的簽名簿,我們不是為了私欲才打人的,是為了國家打他們,一點也不覺內疚。」(打人的日本學生鴨川)
  「那只不過是個小小的事件,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大家笑笑就過去了。」(鴨川)
  「只要刑事一句話,很容易就可以把全體人員關進拘留所喔!」「打了日本人,不,豈止打,光是吼一吼,不管是什麼理由,都要覺悟是全被懲罰的。」這是臺灣人的悲情,也是被統治下的無奈,國家的重要由本書可明鑑。


書 名:鹿港寶貝在我家-社區文物輯
著 者:黃志農等編輯
出版者:左羊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前陣子,國立臺中圖書館舉辦了「大家來展寶」活動,每個科室熱鬧滾滾,寶貝傾巢而出,用的、盛的、穿的、戴的;觀賞的、把玩的、各具特色—阿媽的遺物;媽媽的嫁妝;自己的最愛,掏空心思寫下寶貝的歷史小說,再搔首弄姿一番,在伸展台上擺出最佳姿態,讓我們一飽眼福不說,一些幾乎被遺忘的東西出現時,那份親切、驚喜,實難以言喻。有時甚至有棒喝的感覺,看到某樣東西是以前自己當糞土扔的,而今人家卻當寶貝展示,只有跺腳、懊惱的份了。

  鹿港人文薈萃,是文化重鎮,對於傳統文物之保存與維護都有相當成果,可說是臺灣文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地標。《鹿港寶貝在我家》是以社區營造的觀念和手法,經由文物的徵集,民眾的共同參與,所建構成的「共同記憶」,透過展覽活動及出版,呈現鹿港得天獨厚的文獻史料及文物,茲舉一、二以供參閱:

  • 皮箱枕:好陌生的名詞喔!您看過皮箱既可盛裝物品,又可當枕頭嗎?據提供者說是其先祖母的遺物呢!
  • 發粿盆:磚胎素燒而成,質感樸拙,是早期用來盛米漿作發粿用的。
  • 安平壼:奇怪嗎?看似花瓶的安平壼,相傳是荷蘭人據臺時用來裝火藥的瓶子呢!
  • 手搖警報器:二次大戰時,盟軍轟炸日本殖民地的臺灣,此警報器即當時用來警報躲空襲,睹物應可想像當時兵馬倥傯的歲月。
  • 表彰狀:大正十三年用來表彰寡婦節操,勤儉持家的,具有歷史意義喔!

  看別人的寶貝是種享受,也可從中學得尋寶,您是否有興趣認識文物,看看別人怎麼收藏?


書 名: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臺灣228事件的親身經歷
著 者:Allan J.Shackletan
譯述者:宋亞伯
出版者:望春風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解嚴之後,一些本不敢講的話被大膽的說出來,一些鮮為人知,或是本被刻意隱瞞的事件,也不斷被挖掘、被討論。尤其臺灣歷史上最悲慘的事件—二二八,更是沸騰,各種版本紛紛出籠,官方版、民間版,甚至外國版。由於觀看角度有異,在臺灣歷史的研究上也不免有其盲點,本書是被埋沒五十年之久,到現在才出土的資料,是一位紐西蘭人謝克頓見證臺灣苦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手記、是遊記,也是回憶錄。

  謝克頓是一位工程師,親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一九四六年,任職「聯合國救災及重建署」,為派駐中國代表團的工業重建官員,初被派往上海工作,不久,由於發生共產黨暴動,被派來臺灣協助工業重建,負責工地、人力資源調查,所以目睹了臺灣人民的遭遇,以其親眼所見,親身所聞,描繪了二二八事件。或許因從小受基督教長老教派的薰陶,他具有強烈的和平信念和道德,他激賞臺灣人民的誠實,民風的樸實;批判血腥、恐怖,憎惡蠻橫。文學家和史學家的筆觸,流露著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胸懷。

  五十年前,他的結論是:「祇有臺灣和平,亞洲才能獲得和平。」足見其眼光之深遠。今天無論我們是追尋二二八事件真相,或是研究臺灣歷史,相信本書將是提供一個較客觀的參考資料。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