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間上,彰中圖書館像是座美麗的知識殿堂;而在行動上,每年3次的國際性活動,更是行動閱讀的實踐,學生透過活動的參與而成長,知識也因實際的交流而更內化至每個學生生命。


在中學圖書館中,彰化高中圖書館有精采的故事。圖書館主任呂興忠致力於推廣行動閱讀,凝聚了學生的向心力。呂興忠說,知識的力量是要服務人群,人人都要有行動閱讀的能力。最特別的是,彰中圖書館每年都會舉辦3次國際閱讀活動,邀請學術界、專家演講,為的是把彰中圖書館推向國際舞台。
彰中圖書館的靈魂人物呂興忠,本身也是英文老師,2003年接任彰中圖書館主任,他懷著教育理想,衝撞刻板的體制,有人說他是最懂學生的知性派,也有人豎起姆指稱讚。他是改革的異議分子,不管外界的說法,呂興忠是學生的亦師亦友,始終最貼近學生,服務誘導學生向上。他說,老師不是教書匠,要讓學生主動求知,並將知識奉獻社會,他強調的是「行動閱讀(Reading for Action)」,知識的力量要用在社會開花結果。
圖書館主任呂興忠是靈魂人物
1991年,呂興忠回到母校教書,成立「台灣文學研究社」,擔任學生社團指導老師。台文社在學校很受到歡迎,報名的學生超過200多人,各項活動需借用學校禮堂。呂興忠說,創辦至今,參與台文社的學生,約有4千多位學生,甚至有彰化師範大學的學生前來旁聽。
呂興忠說,彰中圖書館與一般高中圖書館相似,每年學校編列10餘萬元經營,高中充滿升學主義氛圍,圖書館的功能是學生K書場所。但他認為,圖書館要兼備人性教育功能,不只是升學K書地方,他開始構思改造圖書館。
每年僅有10餘萬元的經費,根本無法支付學生需求,呂興忠開始向外募款拓展財源。由於彰中是中部名校,許多校友都是社會精英,募款的計畫就是找校友幫忙,宏碁施振榮、華碩施崇棠都是彰中校友,呂興忠開始寫信請求協肋,並獲得宏碁、華碩的全力幫忙。
呂興忠說,施振榮、施崇棠不是資助他完成圖書館夢想,而是讓學生有最完善的資源空間。頂樓「施崇棠主題圖書館」的規劃,融入誠品書局人文風采,華碩的觀樹基金會找了出版界的郝明義,負責規劃彰中圖的閱讀空間。
施崇棠捐款1,200萬元,由觀樹基金會全程包辦運用,避免學校發包的程序困擾,其結餘的經費做為購書。呂興忠說,高中圖書館藏書量約3萬多冊,彰中圖書館的書籍達6萬多冊,學生要讀什麼書,只要向圖書館申請,3天內馬上購書上架。
呂興忠說,圖書館的藏書只是一種資源,重點在資源的運用與活化,彰中圖不辦借書比賽的獎勵,他認為書是獲得知識的工具,要學生各取所需,深入獲得知識力量,圖書館翻書、看書是彰中的風氣,風氣形成後,不需要鼓吹,只要上彰中的新生踏入圖書館,就會迷戀這人文的書香環境。



圖書館空間由學生經營
彰中圖書館是最美麗的人文圖書館,是學生最引以為傲的知識殿堂。在空間上,共有五至七樓可以使用,每層約300坪。呂興忠說,前校長曾勘仁充分授權,讓學校圖書館可盡情揮灑,五樓設有期刊區、閱報區、參考區、視聽區、學生電影圖書區及行政辦公室;六樓區分為書庫、教師研究室、教學研究會議室及教師休息室;七樓為華碩電腦董事長捐贈「施崇棠主題圖書館」,主題館包括主題圖書區、藝術展演區、學生創意空間展示區等。
走進頂樓的主題圖書館,全部鋪木質地板,書架採用「軌道車廂」活動書櫃,下有軌道可移挪,方便擺設與空間調整,6個主題圖書列車,6部資訊列車、24台液晶電腦、100坪的藝術表演空間等,主題圖書館及展演空間,完全開放學生認養經營。
呂興忠說,施崇棠主題圖書館兼具空間設計、閱讀環境,半隱敝、半開放的車廂設計,著重隱私與信任,都是尊重人性的考量。校友捐助的愛心,空間與陳設讓學生充分的愛惜與尊重,桌椅、車箱書櫃未見任何筆跡,呂興忠說,彰中優質的傳統與風氣,會讓學生更懂得尊重環境。
施崇棠、施振榮幕後捐輸
華碩施崇棠提供給硬體設備,宏碁施振榮則贊助活動經費,兩名傑出校友的協助,對於呂興忠實踐的行動閱讀理念,提供了堅實的後盾。最初,呂興忠透過安排向施振榮求援,施振榮說,他的捐款只能運用在創意、實驗活動,捐贈彰中母校2千萬元,成立「施振榮實驗與創作基金會」。
施振榮對教育很有見解,他說,活動才能看出學生的創意,過程可以影響人的思考,施振榮的名言「Me too is not my style」,要求學生要展現不同風格,如此,臺灣的文創產業才能豐富精彩。圖書館舉辦多次「創意數學大賽」、「創意紀錄片競賽」、「國際高中青年領袖會議」等,都是運用施振榮捐助的獎學金。
呂興忠說,校友的金援讓圖書館舉辦不少國際活動,每年2月「創意學習踏查計畫」,學生向圖書館提出研究計畫,國際參訪費用完全免費,實踐圖書館「行動閱讀」理念。今年,以日本為研究主題,250多名學生提出申請,學生透過電子郵件與對方溝通,入選的學生20名,敲定10個研究主題,圖書館補助80萬元,由他帶隊進行6天的日本踏訪。
學生提出的研究主題琳瑯滿目,包括臺灣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靖國神社與臺籍日本兵、日本機器人產業、日本地熱發電、日本豐田汽車與企業文化等踏查研究,實際拜會考察工廠、博物館等,學生回國後,要繳交1萬字的研究報告。呂興忠說,國際行動閱讀踏查已進入第2屆,未來是圖書館例行的年度活動。
學生走出去 拓展國際觀
每年7月,圖書館也會舉辦「非洲史瓦濟蘭國際聯合志工計畫」,入選學生約20多名,帶隊教師2名,在史瓦濟蘭進行10天志工、人道援助等活動。讓學生透過實際參與的機會培養國際觀,並養成積極生命的態度,這就是「行動閱讀」的體現。呂興忠說,史瓦濟蘭志工隊是例行活動,今年邁入第4屆,費用由圖書館支付。
每年12月「國際高中青年領袖會議」則是彰中圖書館的年度重頭戲,會議期間圖書館邀請美、加、日、韓、歐、非洲等國家高中生來臺訪問,並舉辦青年領袖會議,由彰中學生擔任主辦人,協助照顧來訪的國際貴賓,參訪的國際學生都需發表專題論文。原本受邀國際學生完全免費,6年來這項活動受到國際學界肯定,許多國家的高中學校願意付費參與。在「史瓦濟蘭志工隊」中,也有曾參與領袖會議的日本高中生。
每年,彰中圖書館舉辦3場國際交流活動,校內也安排「給高中生的12堂課」講座,邀請李遠哲、王丹、林義傑等名人分享人生的閱歷。每場演講約有300多人參與,校友孫金泉每年捐助獎學金50萬元,成立「孫金泉人文講座獎學金」。4年來,學生聽演講,寫心得報告,就可向圖書館申請獎學金,不需要檢付證明,藉此有尊嚴地補助清寒學生,這也是圖書館每年的例行活動。
呂興忠說,「閱讀是不夠的,還要行動力;沒有行動的閱讀是無效的」,學生除了課業之外,更要有行動實踐,如果只是閱讀而不實踐,那就失去閱讀的本意及初衷。他說,圖書館是學校的心臟,是學生的活動中心,圖書館內充滿無限的可能,這是他經營圖書館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