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因為閱讀 讓校園更美好

文:鄭宇庭
臺中市大墩國中教師童師薇、彰化縣鹿鳴國中教師柯佩秀、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務主任邱凱琳,分別在自己崗位上擔任建構閱讀地基的工作,非常值得初入門的圖書教師借鏡與學習。


臺中市大墩國中圖書教師童師薇讓學生自選一本圖鑑帶去文心森林公園。(童師薇提供)  「每回書本裡抬起頭,就增加些不一樣;每次讀書多帶點不一樣,就真的讀出不一樣!」所有的起心動念,從那些難忘的閱讀風景說起。
 

閱讀推廣 從愛上書籍的孩子說起

  臺中市大墩國中教師童師薇自述,過去在四張犁國中服務時,有個學生是屬於智力測驗成績不佳的孩子,他是個轉學生,所有課都聽不懂,結果發現圖書室有收藏他看得懂的繪本,他便以閱讀繪本跟漫畫書作為起點,每天都去圖書室找書,慢慢進步到可以看金庸小說,也會去跟校長和老師聊書,聊他看了什麼,也會分享閱讀的過程。這孩子可能從小到大都被排擠,從小沒被肯定,後來因為得到了借書比賽的獎狀,那可能是他這輩子第一張的獎狀,這個孩子一定會長大,他會去跟未來的孩子說,爸爸國中的時候是每天,甚至每節課都到圖書館借書。


  3 位老師都是帶著這樣動人的故事,投入閱讀推廣,一段又一段善的循環,就此開始。
 

臺中市大墩國中圖書教師童師薇。(童師薇提供)   臺中市大墩國中圖書教師童師薇將閱讀教學拉往文心森林公園,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工具書。(童師薇提供)


用時間換取空間 圖書館也能門庭若市

臺中市大墩國中圖書館利用教育學習圖書分類法。(童師薇提供)  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務主任邱凱琳敘述自己剛接手圖書館時,學生去一趟圖書館必須爬三層樓的階梯,傳統式的擺放陳設,除了書籍之外,實在也找不到其他吸引人之處,她用了6 年的時間,一步一步經營圖書館的門面,這也必須感謝教育部用計畫經費協助,讓學校圖書館可以改善門面。邱凱琳指著圖書館的書櫃,述說這些細微改變,實在變化極大,自習桌上的隔板成為走廊矮凳,舊有暗沉的高架書櫃,流通至各班作為班級閱讀角與儲物區,如今圖書館明亮高挑的空間與採光,讓孩子更容易親近閱讀,書籍的借閱數量也明顯提升,還不到學期末,連新書都被學生一一預約,想要搶先閱讀。


透過心智圖製作,讓臺中市大墩國中學生分組思索問題。(童師薇提供)  童師薇初來大墩國中時,因為是新設立學校,圖書館從零開始,連一本書都沒有,木工在釘書櫃,空間裡都是灰塵,但學校有先見之明,有意將圖書室當成校園裡最重要的核心,從學校任何地方過來圖書室,直線距離都是一樣的,她用了3 年的時間,從「選書」開始建構圖書室,推廣閱讀,大墩國中也因為校園裡教師們一起努力,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童師薇很直覺的說:「要是問為什麼會走上閱讀推廣這條路,其實還真的因為自己從閱讀中得到許多喜樂,就持續一直走下去,會做閱讀,大概也是因為從閱讀中自己首先獲得很多。」

  用時間換取空間,校園圖書館的存在,是在正規教學內與課餘活動外,提供不同興趣與學習方向的孩子,去找到適合他的書。


閱讀策略是方法 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透過閱讀策略,讓臺中市大墩國中學生分組發表。(童師薇提供)  從空間,講到更具體的閱讀策略執行,童師薇從自己教學的本科生物出發,也許今天授課的單元是「化石」,但課本講解有限,如何從課本中延伸出去,透過閱讀去接觸更多不同層面,包括化石的形成、生物的生存年代、演化過程,她嘗試去找大量的期刊資料印給學生,思索如何讓學生真的能讀懂,有時學生不見得真的懂,就在課程裡安排,讓學生分組報告核心主題,到底說什麼,可否用一句話去說明?如何找出段落文章裡的關鍵字?概念是什麼?能不能去歸納統整?讓學生去發表、去教授全班同學,更進一步還練習讓學生去提問,課堂上每一組都要提出簡單、中間、困難等不同層次的問題。


彰化縣鹿鳴國中圖書教師柯佩秀。(柯佩秀提供)  彰化縣鹿鳴國中教師柯佩秀的閱讀策略也從空間氛圍營造開始,鹿鳴國中圖書室最早位於校園最遠端的三樓,為了學生的閱讀需要,中間經歷了多次的搬遷,到今日位於校園操場旁的中心點,因為「距離變得方便」,現在學生都非常樂意、喜歡往這個地方走。所以「讓學生好到達」,成為閱讀推動最重要的關鍵!鹿鳴國中圖書室爭取到教育部空間改善的經費,得以進行整建與擴建,其最大特色是以「北歐簡約風格」分成3 個區域。空間最大的閱覽室是擺放最多館藏的處所,同時也是整建前圖書室原本的空間。中段玄關的部分則是宣傳新書最好的地方,用來吸引學生一進門的目光,因為下課時間實在不夠用,因此往往都必須透過柯佩秀先為同學在這個空間裡做選擇,比如:為愛運動的學生選《破風》、《練習曲》;為愛繪畫的學生選「手作筆記書」,真的有學生會因為老師在課堂上不經意提及的幾句話,學生進而主動到圖書室找書籍來輪流閱讀,一時之間使這本書變得炙手可熱,成為大家爭相搶閱的目標。而圖書室的第三個空間,則是可以多功能使用的視聽區,它是階梯教室,裡面放置了辭典、百科全書、哲學、史地、藝術等眾多類型的書籍,讓同學可以在多元閱讀氛圍的環境下,徜徉於書海。


南投縣三光國中學生沉浸於閱讀之中。(邱凱琳提供)  童師薇分享她過往在四張犁國中服務時,指導學生閱讀新書的經驗,一定是從以學生為主體出發,去鼓勵全體家長、師生一同投入閱讀,並且特別強調「主動行銷」,她舉例曾經辦理一個活動「天天看好書」,過往圖書館是月月讀新書,因為館藏有限且人力不足,所以無法常常有新意,但當打出這樣的行銷方式,長期而持續性地去做,校內掀起了一股閱讀風潮,透過宣傳、網頁和單張,發到各班,像流水一樣持續做3 年,四張犁國中就得到閱讀磐石獎,借閱量由200 多冊,推到有1 萬5,000 多冊,明確知道,孩子是喜歡閱讀的,哪怕是很遙遠的圖書室,他們都走得到。


南投縣三光國中「在書海中遇見幸福」活動。(邱凱琳提供)  邱凱琳則指出,三光國中位處偏鄉,學生的閱讀刺激較少,同樣從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獎作為起點,她自己先加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圖書閱讀推動教師群組,持續精進自己的課程帶領能力,回到學校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突然之間很多力量都慢慢成型,一個很大的契機在於102 與103 學年度,將圖書閱讀與晨讀合併,同時要求自己在閱讀精進的課程上,一堂都不能缺席,更進而和學校老師達成共識,閱讀推動不只是屬於教務處的業務,也是整個學校共同的目標亮點,同時更關鍵的是一部教育部推廣「晨讀」的影片正在拍攝。邱凱琳大膽的應允整個拍攝計畫,那時發現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必須做的準備,包含找晨讀作家作品,晨讀的帶領、便順勢可以推廣晨讀,很驕傲的是,三光國中的晨讀從一步一腳印開始做起,先抵抗外部的壓力與內部老師們意料之外的亮點整合起來,從一開始的一天兩天,到最後除了週一的升旗時間沒有辦理,全校都有晨讀,從老師到學生,都有些不一樣。


  閱讀推廣不是一人之力可以達成,先塑型,再由老師們行動,共同做課程安排的討論,3 位老師都覺得這才是閱讀推廣真正成功的關鍵。


從閱讀興趣出發 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務主任邱凱琳。(邱凱琳提供)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懷德在《明日閱讀》一書中指出,今天,我們已經邁入21 世紀第二個10 年,這是全球化、知識汰舊換新迅速的世紀。所以,建立終身學習習慣,是我們下一代賴以生存的關鍵。然而,培養「終身學習習慣」要從培養「閱讀習慣」開始,培養「閱讀習慣」要從培養「閱讀興趣」開始,而且必須從小培養。從興趣出發,孩子學得更有效、更持續,同時也更能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透過教導閱讀,老師們希望孩子們能夠真正學到什麼呢?童師薇提及曾經出過一個問題,請學生分享大墩國中3 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學生們都會指出是閱讀。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走進閱讀是她最棒的發現。童師薇曾經做過一件有趣的事,是讓學生自選一本圖鑑帶去文心森林公園,老師到了現場才下指令,請學生拿著圖鑑去找森林公園裡有什麼動物或植物,這時候很好玩的是,有些學生可能拿的是鳥類圖鑑、蛇類圖鑑或水生動物圖鑑,當他們拿到的是不對的工具書,兩個延伸學習可從中誕生。首先,圖鑑不是從頭看到尾的書,是拿來查的;其二,學習使用正確的工具書,拿錯書,可能完全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務主任邱凱琳透過與學生互動,進行閱讀教學。(邱凱琳提供)  柯佩秀也表示,雖然自己是一位語文教師,在推廣閱讀的廣度上更應該注意,努力去讓學生不只是以語文書為重,應該更多元與更無限制地去接觸更多的知識,比如說科普讀物,我們現在的生活不能夠脫離科普讀物裡的一些想法與知識,科普非常不好推,但慢慢地做這方面的努力,相對於語文來說,科普可以更直接地運用在生活上,但這些作品又經過文學的轉換,這樣的作品是連老師自己都在繼續學習,是一個新的課題。


  或許不只是在教學成績上有所進步,3 位老師看得更遠更廣,幫學生先預習這個不斷變動,每天都有新事物、新工作在發生的世界。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