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振國片人口,行政院新聞局整合電影界與教育界的資源,首度辦理「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活動讓電影融入學校課程,以培養觀眾多元賞析的能力。
行政院新聞局為將豐富有趣的電影課程帶進全國中小校園,打破台灣年輕觀眾的既定觀影習慣,並提升師生們賞析電影的能力,特別整合電影界與教育界的資源,辦理「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相關活動。
舉辦學生電影研習營
首屆「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活動範圍將包含外島在內的全國25個縣市,從3月底起跑到9月底完成,全國的每一個角落都將埋下影像教育的種子!這項為國內影像教育著力的「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的活動共分為:2007全國中學生電影研習營、網路活動─尋找明日之星全國青少年電影創意故事大賽、國小教師影像教學工作坊等三大部分同時進行。
其中,在「國小教師影像教學工作坊」的部分,還邀請國內重量級電影教育專家聯手設計精彩的國小電影基礎通識教育課程教案,讓老師能將基本的電影教學理論帶進小學校園,開啟對電影美學的全新認識。
厚植青少年影像賞析能力
近年來,台灣的電影事業因映演場所萎縮、國片產量銳減,造成國片電影市場低迷。其中,最致命的原因是因國片票房不振,而沒有票房就沒有企業、片商願意投資,因而陷入了惡性迴圈的生態。然而,台灣雖因地理與人文的特殊性而造就了多元文化的發展,卻抵不過外來強勢主流文化的浪潮,因而多元文化被強勢文化取代的結果是「已習慣於某一種形式的電影」。
基於此,新聞局「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2007全國中學生電影研習營」特別以厚植國內青少年人文素養、提高影像藝術賞析能力,進而培養電影藝術的觀影人口。不僅讓年輕學子對電影藝術有基本認識、從解讀影像中促進電影藝術賞析的能力,還進一步開啟青少年對影像創作基礎入門學問的創意興趣。
各縣市研習營活動從今年三月起開跑,活動內容以設計為期一整天的主題式電影放映活動、深度電影賞析講座。計畫中的精選優質片單網羅國內、外各大影展獨具藝術成就與教育意義的得獎作品,如:紀錄台灣台南縣後壁鄉三名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的《無米樂》、獲選2005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與最佳原著劇本入圍的《盧安達飯店》……等,電影放映後還邀請國內知名影評人及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及映後座談討論會。以藉由觀影後的互動來擴大人文藝術、表演藝術教學領域的廣度,讓中學教育成為培養未來電影藝術觀影人口的種子園地,同時達到深化人文涵養的永續教育目標。
激盪創意火花 再創國片春天
「尋找明日之星」網路徵件活動,則提供全國學生以文字或影像等形式,以抒發對電影熱愛的平台。無論是以電影故事大綱或是影音短片的形式參賽,只要選擇「魔幻世界」、「青澀愛情」、「夢想未來」等其中一類為電影創意故事發揮的主題,就有機會展現自身的創意與創作實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活動期間每個月5日會公布上個月參賽者的入圍名單,最後再經由網路的票選,選出各獎項的獲獎創意故事。
最後,「國小教師影像教學工作坊」也是影像教育扎根的關鍵,透過辦理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與相關教案的研擬、提供,以強化國小教師在校園內導讀影片及引導學生多元電影文化賞析的能力。不僅能落實國小學生影像識讀教育,對於建立電影基礎通識課程教案的研發與學習觀摩的平台也很有幫助。
(目前新聞局「國片影像扎根計畫」相關活動都已全面開放網路報名,詳細辦法請見官網http://filmedu.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