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資產保存 不能留白

文:薛秀芳

  2003年10月台灣藝文界以歡喜感恩的心情慶祝「文資入新厝‧文學慶開館」,不僅台灣文學有了一個家,經過多年的努力,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也於同年7月搬進新的館舍辦公,與國家台灣文學館比鄰而居,繼續紀錄台灣文資保存工作的點滴,也作為國內文化資產保存界朋友集會、研討、交流的場所,以及國際間文化資產保存界互動的據點。

文資保存修正法未通過

  「文化資產保存法」已施行二十餘年,相關規定早已不符社會實際需求,為了能與國際相關文資保存工作潮流接軌,讓台灣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得以受到妥善的照顧與利用,文建會自去年提出「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草案」,經立法院教育及文化、經濟及能源兩委員會聯席會議審查通過,已完成委員會一讀審查待朝野黨團協商後送程序會逕付二、三讀,但是,直到立法院上一個會期6月份結束之前,此法案仍未通過,繼續排隊等待排上議程。

  對照立法院的效率低迷,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可不能有樣學樣的沒有目標與效率。過去一年,文資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成功的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的「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為團體會員,讓台灣的文史工作能與世界互通;而籌備處與日本合作的「台南市三級古蹟興濟宮建築彩繪修復研究」的初步成果也獲得行政院頒發「九十一年度行政院傑出研究獎」優等獎。另一方面,國內重視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逐漸提升,許多民間力量也積極加入搶救或維護這些無價之寶,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修復工程榮獲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以及澎湖望安中社村登錄為2004年世界一百大文化紀念物。

林會承負責主編工作

  文資保存工作除了有形的建築物體保存修復之外,也包含了無形的歷史還原之時代意義,因此不容許閉門造車,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相當重視,也凝聚成一股國際潮流概念,因此台灣更應積極加入世界性的討論交流,藉此使我國的文化資產保存更上一層樓。因此,去年12月,籌備處舉辦了「泛太平洋地區文化資產保存機構永續經營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韓國、紐西蘭、泰國等國外與國內專家學者與會,為國內創造一個國際溝通交流的機會。

  為了讓台灣的文資保存工作有一個完整且系統性的紀錄,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特別整理編印出版《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紀錄大家努力成果,也進一步累積文化資產保存知識及研究結晶。這是籌備處第三年進行年鑑的編輯工作,籌備處主任楊宣勤指出,今年的編輯單位仍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協助完成;包含每年資料的彙整,也介紹台灣文化資料保存推動的成果。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和古蹟保存研究所所長也是這本年鑑主編林會承表示,今年年鑑首度增加世界遺產狀況,了解目前世界遺產指定及保護等最新情形。

  特別的是,今年年鑑選出去年年度國內十大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十大要聞,依序是國立故宮博物院設立中南部分院;文學館開館;望安中社村登錄為2004年世界一百大文化紀念物;台中惠來里遺址有重大發現;十三行博物館開館;文建會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福爾摩莎」及「天子之寶」展反應熱烈;大龍峒保安宮修復工程獲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熱蘭遮城城址展開歷史考古試掘;澎湖七美考古新發現,凸顯這十項重要事件對台灣古物、古蹟、歷史建築的保存具有重大的影響與意義。

重要文化基礎工作

  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表示,文建會近來除了全面性推動文化資產的發掘、登錄、修復、經營管理、宣導、推廣及國際交流等工作外,也積極擴充文化資產保存機構、歷史建築及產業文化的清查與規劃,並整理和編輯文化資產保存相關史料工作。陳其南認為,編印年鑑是重要的文化基礎工作之一,不僅可以具體呈現目前我國文化資產保存的面貌,也可以提供作為教育推廣和文化資產保存政策檢討的參考,同時也是國際交流的最佳工具。他期許文化資產保存法的修訂能在立法院下個會期排入議程並能順利通過,這將對我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產生重要助力,不但能擴大保存面向,使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權責分明,也可以解決目前面臨的許多瓶頸。

  文資保存工作相關的讀者可以藉由這本年鑑得知台灣目前的最新情報,包括有組織機構、保存經費、法令增修、計畫及工程、研習推廣活動與出版品資訊,一般讀者可閱讀本書附錄單元,包含文化資產事件報導、報紙新聞標題整理、相關網站名單、世界遺產相關資訊,吸取文化資產保存的基本精神概念。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