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兒童圖書館館藏數位化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之影響─以國立臺中圖書館兒童室為例

文:周均育(國立臺中圖書館秘書室主任)

【摘要】

  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加納桑(S. R . Ranganathan)所提的圖書館五律中的第五律: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提醒圖書館員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尋求生存之道,並將資訊善加組織整理保存,為讀者提供最佳的資訊服務。本篇嘗試從圖書館數位化理論探討國立台中圖書館兒童室館藏數位化之可行性,並針對資訊數位化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的衝擊,提出因應之道及如何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又能愉快成長的網路環境。

【Abstract】

  S.R. Ranganathan said "Library is the growing organization". Librarians need to learn how to organize and preserve information for providing good services to reade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llection of the children's room at National Tai-chung Librar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digital collections for the children's room. It also gives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safe network environment.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兒童圖書館;數位圖書館;電子圖書館;資訊素養

Keywords:public library;children library;digital library;electronic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壹、前言

  資訊數位化是二十一世紀的主流,面對電子時代的來臨,圖書館如何擄獲讀者的心?是故步自封?抱殘守缺被時代洪流淹沒?還是積極尋求突破,走在時代的前端?值得我們深思。

  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加納桑(S. R . Ranganathan)所提的圖書館五律早已將圖書館服務的宗旨與目標表露無遺,尤其是第五律:「圖書館是一成長的有機體」,更是耐人尋味。其實先進早已洞悉未來時代的脈動,提醒圖書館員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尋求生存之道,並將資訊善加組織整理保存以便適時適地的為讀者提供最佳的資訊服務。

  本篇嘗試從圖書館數位化理論探討國立台中圖書館兒童室館藏數位化之可行性及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的影響,希望能得知目前兒童圖書館在電子時代中可為之處。並針對衝擊提出因應之道及如何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又愉快成長的網路環境。

貳、圖書館數位化

  數位圖書館源自美國高爾(Al Gore)在1992年7月1日提出的「資訊基礎建設與科技法案」(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Act of 1992)描述數位圖書館的八個特點。此後,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數位圖書館」都有深層的定義與詮釋。所謂「數位圖書館」就是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將館藏資料數位化,儲存於電腦的儲存設備中,提供讀者方便的檢索功能及寬廣的檢索環境。九0年代電腦網路蓬勃發展,尤其在WWW盛行後,各圖書館都建立自己的網頁供讀者查詢(詹麗萍,民85),使得二十一世紀資訊數位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建置數位圖書館最大效益就是使用者可透過網際網路即時取得所需的全文資料,節省使用者時間。薛理桂針對紙本式圖書館館藏與數位化圖書館館藏做比較(薛理桂,民87),如下表列。

  由下表可知圖書館在資訊數位化的過程中原本服務的方式已有非常大的變化,除了館舍大小及館藏多寡不再是重點外,在資料提供方式及讀者使用資料的方式均與以往大不相同,筆者認為提供讀者協助部分因電腦教育的普及化,一般讀者多數會電腦基本操作,只要圖書館提供良好的操作說明,使用線上公用目錄不再是指導的重點,且無論是紙本式或數位化的館藏,圖書館均應加強服務,以協助讀者快速擷取所需資訊。

項目 紙本式圖書館館藏 數位化圖書館館藏
圖書館經營模式 以收藏(ownership)為基礎 以取得(access)為基礎
圖書館的價值 館藏量多寡 資訊的獲得及傳輸能力
採購項目 以紙本式資料為主,較固定 以資料庫為主,變動大
與其他單位關係 以採訪組為主 需與其他部門合作,尤其是資訊部門
館藏提供方式 採"Just in case"的方式,實地採訪圖書,並陳列於館內 採"Just in time"的館藏管理哲學,基於文件傳輸的可信賴度
館藏使用方式 強調使用傳統紙本式的館藏,讀者可實際看到書 強調使用網路資源及電子資源的瀏覽
提供讀者協助 通常不需要協助讀者 查詢資料庫需協助讀者

  基本上,數位圖書館不再只是包括網頁及資料庫,其目的及特點應包括(陳雪華、陳昭珍、陳光華,民87):

一、目的

 (一)透過數位化方式保存珍貴的文化遺產,並可整合各單位蒐藏的珍貴史料、藏品與研究成果等。
 (二)方便學術研究,透過網路快速找尋所需資料,提供學者一個完善的研究環境。
 (三)提供多元化教育學習途徑,讓珍貴資料具有普及教育的價值。

二、特點

 (一)是資訊檢索系統的延伸,提供更具親和力的使用者為導向的資訊儲存、處理與檢索的功能。
 (二)數位化資源配合資訊管理工具,一切以資訊數位化為依歸,配合電腦科技設備、儲存工具(如磁碟片、光碟等)及網路架設。
 (三)整合資源、服務與人等環結,以支援完整的資源循環週期,協助知識的產生、分享與利用,並加速循環過程,使知識的成長更快速。
 (四)必須提供高品質的資訊,資訊組織的方式必須從藏品與使用者的角度切入。
 (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服務,各地圖書館透過網路連結分享資源,而使用者亦可在不同地點透過網路連結使用資源,不一定要到圖書館才能使用。
 (六)透過電腦系統提供全自動的服務、即時化的資料傳輸,讓使用者隨時自由取用,不需等待及辦理借還手續。
 (七)服務全球人士,形成資訊地球村。(楊曉雯,民89年)

  American Memory先導計畫提出將館藏數位化的步驟包括(邱子恆,民87年):

一、準備期
  先成立規劃小組以確定館藏發展目標、服務對象、經費來源及可獲得之支援,然後分析選擇可數位化的館藏,規劃數位化的方式,解決智慧財產權相關問題,並了解目前數位化的發展及技術限制,期間可諮詢專家學者,並尋求合作單位。

二、製作期
  在一切準備就序後,進行製作電子檔和查檢工具(製作索引是計畫中最複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其好壞直接影響使用者查詢資料的方便性及準確度。)、儲存電子檔、設計電子圖書館的架構及組織電子檔。

三、測試後,正式開放電子圖書館

四、定期修改及更新資訊
  在數位化過程中電子館藏與實體館藏並存,應將二者整合以方便讀者順利找到所需資訊。而數位圖書館網路資料庫的使用所造成的衝擊很多,例如資源網路化造成智慧財產權歸屬問題;因傳輸速度快速造成資訊爆炸問題;因資料庫價格高漲,圖書館預算緊縮,使用資訊免費或收費的問題;網路化資訊的品質控制;個人化檔案漸增造成資料原始性與正確性不易判斷;隱私權及安全性的問題(陳亞寧,民84)。而影像數位化可利用光碟儲存,在網路上是以壓縮檔傳輸,如何有效存取等。面對上述的衝擊,圖書館員應思索如何因應並尋求解決之道,例如透過館際合作採購、合作典藏,以降低經費不足的壓力,訂定資訊取用協定,大家共同遵守,解決智慧財產權歸屬問題等,這些都必須透過同道們腦力激盪與團結合作始能達成。

參、兒童資訊素養

  Cooper和Casey認為所謂素養(literacy)就是讀和寫的能力,會因時代和環境的改變,而以不同的風貌呈現,而其讀寫的形式如果能被其所屬的社會團體接受,就可稱為是一位素養者(literate)。依據美國圖書館學會在1989年提出所謂「資訊素養」是在資訊時代中一種生存的技能。所以只要你具備資訊素養,就不會被環境中各種資訊所淹沒,並且知道如何去發現、評量及有效的運用各種資訊,無論資訊是來自電腦、圖書、多媒體或是其它來源,你都可以因此解決困難,或是幫助你做決策(林菁,民90)。

  兒童資訊素養是指兒童對各種資訊具備蒐集、組織、分析、評估及利用的能力,並進一步幫助其批判思考以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如何幫助兒童具備資訊素養已成為兒童圖書館的重責大任,事實上,圖書館一直都在推動資訊素養,誠如McClure所言資訊素養涵蓋四個面向,包括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等。而傳統資訊素養正是圖書館所推動的圖書館利用教育,就Cooper所言素養會因時代和環境的改變,而以不同的風貌呈現,二十一世紀圖書館推動資訊素養的重點在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而此現況恰與館藏數位化著重電腦、多媒體及網路不謀而合,因此,全面推廣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工作是不容忽視的。

肆、國立台中圖書館兒童室館藏數位化

  國立台中圖書館兒童館藏包括圖書約二萬冊、期刊十九種、報紙五種,另有錄影帶、錄音帶、電子書等視聽資料。該館網頁中的專題區內有「兒童網路閱讀」及「兒童資源」,其中「兒童資源」提供1999年百大兒童優質網站(分自然奧秘、認識台灣、電腦網路、教育學習、藝文走廊、休閒生活、健康天地、總類等共八類)、2001年十大兒童優質網站與其他相關的網站資源。

  梁麗雲認為兒童圖書館館藏的建立與管理有七個原則:

一、館藏內容應求各類型資料平衡,印刷資料、非印刷資料及視聽資料等均應具備。

二、因讀者包括兒童與成人,館藏除兒童圖書資料外亦應包括供家長、教育者、專業人員或研究員所需之專業館藏。

三、配合兒童的興趣、能力、需要與習慣來建立核心館藏及兒童讀物。

四、兒童資料的選擇應質量並重。參考《國民學校設備標準》、《國民中學設備標準》,其對各類藏書比例均有敘明,在《國民學校設備標準》中訂定兒童讀物(小學一至三年級用)為30%。

五、館藏應經常汰舊換新,保持資料的新穎性,並可解決空間不足問題。

六、資料的整理應遵循「適合兒童理解」及「迎合兒童心理趨向」的原則。

七、兒童圖書館館藏的建立與整理,應使其成為「兒童教育資料中心或學習中心」為原則(梁麗雲民77)。

  從梁麗雲所提的兒童圖書館館藏的建立與管理七個原則中,可以了解館藏的建立與管理最重要的還是在讀者的需求,尤其是在終身學習的世紀中,如何為讀者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與資源,是兒童圖書館員最需面對的課題。

  國立台中圖書館兒童館藏須數位化的原因包括:

一、已無足夠館藏空間,對已絕版的兒童書又不能淘汰,唯有將其數位化才能解決空間問題。

二、館藏數位化是時代的潮流,也是圖書館必走之路。在一地難求的情況下,如何減輕空間壓力是圖書館必須面對的課題。

三、數位化有利於資料永久典藏,方便複製使用。筆者認為兒童館藏數位化首先從購買電子書做起,讓兒童漸漸習慣閱讀電子書。其次,將已絕版及較少流通的兒童書數位化,因為有些書較少被外借的原因不在其內容,而是其外觀太舊、太髒。

四、將參考工具書數位化或逕買電子版。參考工具書通常限館內閱覽,例如一套百科全書查詢迅速方便,又可同時多人使用。館藏數位化計畫依資料類型排定優先順序。兒童圖書館員必須先了解館藏數位化的準備作業,加強訓練,以迎接數位化時代的來臨。

伍、館藏數位化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之影響

  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主要目的是引導兒童閱讀及利用其他媒體來增進知識,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並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能力。館藏數位化對兒童閱讀習慣的改變衝擊最大,國立台中圖書館推動的兒童資訊素養包括不定期的書鄉之旅及親子禮儀研習等活動,定期的活動則包括:

一、大家說故事
  每週六下午二時三十分辦理「大家說故事」活動,故事題材都從新入庫的新書中挑選,參加的小朋友從幼稚園中班到國小學生都有,負責說故事的不限於老師,越來越多熱心又有愛心的義務服務員也加入說故事的行列。

二、小朋友讀書會及親子讀書會
  國立台中圖書館推動讀書會不遺餘力,在成人讀書會形成風氣後,繼而推動小朋友讀書會,每四個月一期,每年定期七月招收新會員,對象為國小四年級學生,每月聚會二次。目前已辦理十期,前九期分三至五個主題,每月研習不同主題,第十期起改為一期一個主題,自1995年推出以來,頗獲好評。另外黎明分館於1999年6月推出親子讀書會,每年辦理一至二次,一期約二個月,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類,參加對象為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及其家長,每期招收十二至十五組(家長一名及學生一至二名)。

三、親子博士信箱
  自1993年3月起推出小博士信箱,指導學童利用參考工具書尋求解答,每週出題一次,每次三至四個題目,共辦理一二0週。1995年7月將活動修正為親子博士信箱,鼓勵小朋友偕同家長一起到圖書館利用參考工具書尋求解答,不但增進兒童查詢資料的能力,也能增進親子關係,答對者給予獎品鼓勵,答案及兌獎名單公布於本館兒童室外,亦刊登於網頁及社教資料雜誌月刊,活動至今已達三一九週。

  從上述活動我們來探討館藏數位化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之影響:

 (一)大家說故事活動形式變得較多樣化,可透過電子書配合大螢幕將每一頁圖畫展示給兒童,再配合說故事者的肢體語言及聲調提高兒童的注意力;藉機指導兒童操作電腦正確使用電子書。

 (二)在小朋友讀書會活動中可指導小朋友閱讀電子書,因其已具備整理及摘錄重點功能,更能讓兒童進行心得分享;其次,讀書會的主持人亦可透過電腦大螢幕將電子書內容展示出來,不需每人都備一本。

 (三)親子博士信箱可讓兒童透過網路連結參加資料查詢活動,如此可不受時空限制。

陸、結論與建議

  美國國會圖書館早在1982至1987年間進行數位館藏計畫發展,1989至1994年進行The American Memory試行先導計畫,並於1994年配合柯林頓總統宣布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時正式執行數位圖書館計畫。國內先是台灣大學於1998年進行數位圖書館計畫,而國家圖書館於2000年起積極推動數位圖書館,雖然晚了十年,但數位科技更進步,成功是可預期的。

  美國學者Anne Carrol Moore說兒童圖書館是將兒童與圖書快樂的結合在一起。「兒童認知發展和心理學上的研究證實兒童讀圖的第一步驟是先整體掌握圖像,得到畫面印象後,才開始去發掘細微之處(林真美,民87)。」在為兒童設計數位圖書館時應先了解兒童的需求及其資訊尋求行為模式,再依據其生理發展階段的不同設計各種不同的查詢工具,並配合推廣活動及教育訓練指導兒童利用。可與政府機關、民間財團及其他圖書館合作,共同研究以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或數位化文獻要如何組織展現才能兼顧讀者閱讀及資料保存。

  兒童資訊素養就是兒童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行銷名詞,只是配合資訊時代的需求,運用電腦、網路、多媒體來推動,而館藏數位化恰如其分的提供最確切的需求。

  圖書館如何推動兒童資訊素養?以下僅就筆者個人拙見提出若干建議:

一、加強資料的蒐集
  除了針對兒童所需(例如兒童的閱讀興趣、課外補充教材、各類型資料的平衡等)蒐集相關資料外,更需針對推動兒童資訊素養者(包括父母、教師、兒童圖書館員等)提供所需資料。

二、由點而面推動
  兒童資訊素養最重要的是加強兒童讀寫說的能力,使其能獨立思考,適應社會,而影響兒童最深最遠的除了父母及老師外還有兒童圖書館員。如何加強公共圖書館、父母及學校圖書館間的合作將是兒童圖書館員面臨的大課題。

三、將兒童資訊素養落實於幼兒階段
  很多人認為幼兒連字都不認識,如何加強其資訊素養能力?其實,人一生中大腦生長最迅速的時期是零到六歲,是學習閱讀最佳時期,而透過閱讀正是培養兒童資訊素養的最佳途徑,兒童在十歲以前如不具備閱讀習慣,要落實兒童資訊素養將更加困難。在日本、美國與英國,嬰兒十個月大起就開始親子共讀,而國內不少兒童在就讀國小後才開始進入書的世界。因此林武憲(民90年)認為推動兒童閱讀運動必須從家庭、學校、圖書館三方面同時進行,學校透過母姊會、家長會宣導,組織媽媽讀書會,製作閱讀護照、訂定獎勵辦法及舉辦到圖書館查資料比賽等活動來推行閱讀活動;父母每天陪兒童唸書、說故事,全家一起到圖書館看書或參加活動等。筆者認為要將兒童資訊素養落實於幼兒階段主要靠父母外,其次是兒童圖書館員。公共圖書館更應為幼兒多費心,指導父母如何說故事、辦理分齡說故事活動、增購幼兒圖畫書供幼兒及父母借閱等。

四、加強推動網路倫理
  網路資源豐富,資訊擷取非常方便,而資訊一再被傳遞使用,雖使資訊廣被利用,但也面臨智慧財產權歸屬問題,除訂定資訊取用協定,大家共同遵守外,更應積極推動網路倫理,向下扎根,讓兒童自幼即有網路倫理的觀念,讓資訊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廣被利用。

【參考文獻】

  • 何光國。「虛擬世界與未來圖書館之變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1卷2期(民國84年10月),頁14-27。
  • 吳明德。「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發展之研究」。大學圖書館3卷2期(民國88年4月),頁4-28。
  • 周敏民講、蔡美惠記錄。「電子化圖書館的管理-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學圖書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3期(民國88年4月),頁33-39。
  • 岳修平。「從教學設計觀點看美國國會圖書館數位學習網」。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6卷2期(民國88年12月),頁63-69。
  • 林安琪。「談數位化館藏發展」。國家圖書館館刊88年1期(民國88年),頁43-51。
  • 林秀鳳。「從教育功能淺談兒童數位圖書館之建置」。大學圖書館2卷3期(民國87年7月),152-160。
  • 林武憲。「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在終身學習就從兒童閱讀開始-九十年度全國兒童閱讀週專輯,國家圖書館編,頁17-19。台北市:國家圖書館,民國90年。
  • 林真美主講。「兒童圖像閱讀特質在讀書節目製作之應用--孩樂嬰讀影會節目討論記錄」。李秀美整理。廣電人44期(民國87年8月),頁38-40。
  • 林菁。「兒童資訊素養之研究」。在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編,頁32-5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國88年。
  • 邱子恆。「美國國家數位化圖書館計畫簡介」。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1期(民國87年12月),頁135-145。
  • 圖書館建置計畫-電子子化資源之建置與研發」。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6卷3期(民國89年3月),頁47-60。
  • 張嘉彬。「系統評估研究之文獻探討:從電子圖書館角度考量」。大學圖書館3卷2期(民國88年4月),頁69-94。
  • 梁麗雲。「兒童圖書館館藏的建立與管理」。國民教育29卷3/4期(民國77年11月),頁2-5。
  • 陳亞寧。「化危機為契機:試論虛擬圖書館對圖書館界的衝擊」。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4期(民國84年6月),頁61-73。
  • 陳素娥。「圖書館員於電子圖書館時代的角色轉變與因應之道」。圖書與資訊學刊17期(民國85年5月),頁47-55。
  • 陳雪華、張玉欣。「臺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數位化資源之組織」。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3卷2期(民國86年10月),頁51-65。
  • 陳雪華、陳昭珍、陳光華。「數位圖書館/博物館中詮釋資料之理論與實作」。圖書館學刊(台大)13期(民國87年12月),頁37-59。
  • 陳欽智。「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and the Digital Global Library: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1卷1期(民國83年9月),頁5-16。
  • 陳德釗。「數位化圖書館:圖書館自動化的下一步」。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3卷1期(民國85年9月),頁53-56。
  • 程良雄。「淺談推展圖書館利用教育-發揮圖書館功能」。社教資料雜誌167期(民國81年6月),頁1-2。
  • 程良雄。「淺談公共圖書館讀者的資訊素養」。書苑季刊48期(民國90年4月),頁1-11。
  • 黃世雄。「資訊素養與圖書館使用教育」。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3卷3期(民國85年3月),頁309-317。
  • 黃宗忠。「論21世紀的虛擬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3卷2期(民國86年10月),頁16-40。
  • 楊曉雯。「美國圖書館數位化技術之應用」(上)(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6卷4期,5期(民國89年6,9月),頁58-67,40-56。
  • 圖書館」。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3卷1期(民國85年9月),頁39-54。
  • 廖又生。「圖書館事業網路上身的困擾」。佛教圖書館館訊14期(民國87年6月),頁42-45。
  • 鄭舒芳。「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系統架構初探-儲存系統」。書府20期(民國88年6月),頁64-80。
  • 賴苑玲。「如何將Big Six 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季刊48期(民國90年4月),頁25-38。
  • 薛理桂。「數位化館藏發展展望」。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5卷1期(民國87年9月),頁7-17。
  • 羅思嘉。「數位圖書館資源組織與整理:機讀編目格式與Dublin Core」。大學圖書館3卷2期(民國88年4月),頁50-68。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