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當流行遇上學術

文:陳俊湘 照片提供:八大電視台

  文建會爭取到難能可貴的經費,要為台灣的公共圖書館點新妝。圖書館嘉年華熱烈開跑,一座座改裝後漂亮舒適的社區空間推出,真希望台灣的書香社會真能因此帶動,而其實就身負社區活動中心重責的公共圖書館,成為可讀可遊之處;並且扮演起21世紀中,民眾新的「廟埕前大樹下」的文化傳承功能。

  以前看到國外的小型公共圖書館,少了份壓力,卻多份親切感。每個人的成長記憶中都有一座圖書館,都有屬於自己的圖書館故事。這也是無論文學、廣告、電影或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原因吧。

  日本的偶像劇風靡一時熱潮仍未退時,韓劇又以亞洲新興文化創意工業之姿全面席捲台灣螢光幕。印象中以圖書館作為故事背景的日劇,最出名的當屬描寫身障者圖書館員愛情故事的「美麗人生」﹔另外,電影「情書」也曾賺人不少感情淚。不知道哪一天會有圖書館系(現在叫資訊與圖書館系或圖書資訊系)的招生主管,抓住荳蔻少女少年的心,將這些故事剪輯在招生冊中,應該會出奇效。

校園取景 偶像劇特色

  幾年前,國內也出現偶像劇。而共通的特色之一,是喜愛到大學校園取景,原因無它,既標榜青春無敵加活力,風景秀麗的校園成為最佳佈景、影棚當之無愧。對大學來說,魚幫水水幫魚,互蒙其利,倒也樂在其中﹔像今年的大學博覽會場,不就有許多學校打者「偶像劇現場」的旗號,希冀吸引一些夢幻少男少女進入夢幻空間?

  圖書館是劇中最喜歡的場景之一。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不知道是否應導演的取景使然,咱們的大學書架,在充當青春生活的背景時,竟也顯得色彩繽紛。

大學圖書館的玄機

  本來,書籍的外衣就是讓吸引愛書人青睞的第一手段,深度的書未必要裹上沉重顏色﹔但是,最近重看電影「心靈捕手」,片中未上大學的主角在修理哈佛頑子時撂下的話,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他說:「你們每年花數萬元,浪費時間買到文憑,我卻只要在圖書館花十二塊五毛,就能得到這些東西!」

  當然,大學校園生活精采,其中一個重點就在圖書館書架上的東西。雖說嚴肅的書籍未必須身著「燕尾服」,但是在出版界,要經典大師穿上嘻哈服裝,似乎還是有點怪。不信?到書店看看那些學術書籍的「制服」便明瞭。

  讓圖書館書架變得繽紛點,對吸引新人類不是壞事。像公共圖書館的「家庭書房化」,或是兒童閱覽室的特殊設計,都可以達到吸引「目標讀者」的目的。

  但在大學中,太多在學習研究上無助益的書籍,想用的總借不到,還是會讓這些大學中的新新人類窮跳腳。有一次,我到一些「新大學」的圖書館見識過後,才了解其中玄機。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