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特色館-台灣戲劇館 細數歌仔戲點滴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戲劇館出版品紀錄下歌仔戲的種種第一個公立的地方戲曲博物館已走過十五載目前展出為「戲十五-台灣戲劇館典藏精選展」

  日本有能劇、法國有歌劇、中國有京劇…每一個國家都有代表性的傳統戲劇,而台灣也有「歌仔戲」。百年來歌仔戲曾經全面深入台灣人民的生活,反映台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當發源於台灣的歌仔戲即將隕落之際,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漸漸有了轉機,宜蘭的「台灣戲劇館」應運而生。從戲劇館籌備至今就加入團隊的承辦人鄭英珠希望,將來能發展成以歌仔戲為主的文物、資料典藏中心,記錄關於宜蘭地區歌仔戲的種種及台灣歌仔戲源流。

首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

宜蘭台灣戲劇館外觀  宜蘭是民風淳樸、戲曲氣息濃厚的地區,同時也是歌仔戲的發源地,為發展地方的特色,充實文化活動的內涵,戲曲便很自然地成為眾所矚目的文化焦點。根據《宜蘭縣誌》記載「歌仔戲是宜蘭地方的一種民謠曲調,六十多年前員山有一位名叫阿助者,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為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絃、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助。」

  自從宜蘭的阿助開啟歌仔戲的大門至今,歌仔戲的形貌時時在變,其內容如樂器、服裝、佈景、角色動作、身段、唱腔曲調、演出場合…等,隨時都會有所變更與增添。就表演方式來說,歌仔戲的表演是沒有劇本的,在戲劇演出前有所謂的「套戲先生」在後台為演員講解劇情及出場的順序,而表演人員在不違背戲情發展的原則下,可以依多年的經驗自由發揮。也就是因為歌仔戲的包容性和自由性,使得在演出時隨時都可以見到其他劇種的影子。

  歌仔戲陪伴著台灣人民走過百年滄桑,同時不斷地吸納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曲藝精華,而創造出極為豐富的樣貌;曾是多少人經驗與藝術的累積,卻在大環境時序的移轉下漸漸失色…。一直到1980年代一批民族音樂學者帶動的民俗藝術研究,才使得歌仔戲的悲情命運產生轉變,由於特殊的音樂內容與文化意涵,吸引了不少知識分子投入研究與學習的行列。而政治上的解嚴,也助長了研究台灣本土文化的風氣,當歌仔戲重新被期待與探索,人民開始關心這片土地,因而「歌仔戲」也漸漸受到關注。

還有歌仔戲的手抄本,文物豐富而完整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宜蘭縣政府共同催生下,以典藏、保存、推廣戲劇的「台灣戲劇館」於民國七十九年正式成立,為加強民眾深入了解傳統戲劇藝術的內涵。以歌仔戲為主,傀儡戲為輔的戲劇館,目前營運的空間為四百餘坪,相對於走過百年滄桑的歌仔戲來說,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整體空間上有,服務展售區、三間展覽室,及放映室、視聽圖書室、研習室各一間;業務上則具備展覽、表演、研習、諮詢、研究、典藏及出版的機能。本身也是學戲劇的鄭英珠在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下,帶領戲劇館走過了十五年。

戲劇館走過十五載

  為慶祝「台灣戲劇館」十五周年,目前第一、二展覽室展出的是「戲十五-台灣戲劇館典藏精選展」,分為戲說館史、戲話館務與典藏精選三大單元,展示歌仔戲、北管戲曲、傀儡戲、布袋戲的文物,將籌備建館至今戲劇館的菁華再次呈現。

  走進戲劇館可以感受一股濃厚的台灣地方傳統氣味撲鼻而來,因為歌仔戲根植於台灣的土壤,所以散發出來傳統文化的芬芳是那麼地不可抗拒。一走進戲劇館映入眼簾的是廟會時常看見的兩尊神將,佇立在一旁,帶出了歌仔戲的演出意涵多為酬謝神明或賀人喜慶時的表演。

楊麗花與司馬玉嬌穿過的戲劇服飾  沿著第一展覽室的參觀方向走,可以看見過去十五年來所舉辦過的活動資料、宜蘭縣歌仔戲團的寶貴手稿與演奏戲曲用的武場樂器,如:鼓架、北鼓、通鼓、鈔與竹板。特別的是,還有將歌仔戲帶進黃金高峰期的楊麗花、葉青、司馬玉嬌…所穿過的戲服,鄭英珠表示,「現今宜蘭歌仔戲的類型,除野台戲、內台化外,還保有成型初期風格的本地歌仔,而發揚與維護老祖宗的資產是戲劇館一直努力的方向。」

  除了靜態的展示,第一展覽室也擺置了多媒體的影音導覽,有「戲曲介紹」:以宜蘭的地方戲曲歌仔戲、傀儡戲、北管為主,藉以顯現出宜蘭獨特文化的一面。「曲調欣賞」與「身段欣賞」則深入地介紹歌仔戲的內涵,由有台灣第一苦旦之稱的廖瓊枝為部份示範,不僅演唱錦歌、哭調類、戲曲、新調,也演出生旦雙人的基本身段「生角旦角扯四角,看雙邊,認夫,三進三退,跪搓步。」

  歌仔戲當中的角色,一開始與京劇一樣有著「生」、「旦」、「淨」、「末」、「丑」的界別,隨著時代的更迭及表演節奏的演進,加上歌仔戲在表演型態上比京劇自由許多,導致於現今的歌仔戲在角色分別上,已經不再像京劇一樣繁複。而「生」、「旦」、「丑」則是我們認知的男主角、女主角、丑角、男女配角,為每齣戲必須的角色,所以在造型及動作上,就會各自賦予特殊的表現方式以為區分。除此深入的介紹外,宜蘭地方歌仔戲劇團的手抄本,記錄下過去由毛筆寫下的字句,仍舊在館內散發出淡淡的幽情。

樓梯間的圖像作品訴說著歌仔戲與台灣土地緊密的情感風格詭異的傀儡戲

  遍嘗歌仔戲過去的十五年風華後,拾梯而上還有更多戲劇的風景。樓梯間一幅幅的攝影與書畫作品,其中聚精會神化妝的模樣與戲台前、後的種種風光…道盡了戲劇背後富含的傳統文化情感,誰說台灣沒有文化?根植於宜蘭的戲劇種子,只要用心地發揚、傳承,過去台灣的常民文化,都足以成為台灣文化重要的資產。

  到了第二展覽室則陳列了豐富的傀儡戲與布袋戲資訊,但對於布袋戲與傀儡戲常有人問「到底兩者有何不同?」在展場上的一對子孫就遇到相同的問題。奶奶告訴孫子「傀儡戲有特殊的細線控制;而布袋戲則可以直接在掌上把玩,又稱做掌中戲,」接著又看見孫子指著傀儡布偶大叫,「奶奶,這好恐怖唷!」原來是看見了名為「章魚怪」的傀儡。

兼具宗教與藝術性的偶,散發神秘色彩  宜蘭傀儡戲的表演主要出現在祭煞場合,劇目及音樂採用北管戲曲,由於兼具宗教性與藝術性,所以風格詭異、散發神秘色彩的偶戲,也成為宜蘭珍貴而特殊的資產。

  為了發揮教育功能,除了偶的展出,還將實物輔以文字,深入地介紹關於偶的一切。展場內的說明寫著,「台灣傀儡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南部屬於大陸泉州系,而北部屬於大陸漳州系,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泉州系的傀儡上、下半身是分離的,漳州系的身體則用竹編一體成形,」讓參觀者了解到,傀儡戲不僅僅只是用線控制,不同地區還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哩!

布袋戲偶精緻典雅  相較於傀儡戲,台灣的布袋戲就較廣為人知。而布袋戲的舞台「彩樓」又最為吸引人,一般用樟木精雕而成再鑲貼金箔,屬於六角棚。傳統布袋戲的演出,不論彩樓、木偶、行頭、配樂以及戲本都精緻典雅,而小小的彩樓前常擠得水洩不通。所以,展示「彩樓」也正提醒著布袋戲曾有過的輝煌歷史。

宜蘭歌仔戲巡禮

  「歌仔吟唱、百年歲月,戲夢宜蘭、幾度春秋」,文獻記載歌仔戲源於清末明初的蘭陽平原,為保存舊有的傳統文化,台灣戲劇館也在館內介紹幾個宜蘭地區具規模的團體。除了介紹宜蘭縣歌仔戲的劇團與藝人現況外,也提供歌仔戲電腦操作區、影片欣賞區與戲服借用扮演區,以提供參觀民眾了解當代歌仔戲的資訊。

戲劇視聽圖書室可外借戲劇相關影片  如果覺得只是單向的獲取資訊不過癮,還可以加入由戲劇視聽圖書室所舉辦的「戲劇影片賞析會」,與愛戲、看戲的戲劇同好們一同說戲。戲劇館同時也發揮傳承的功用,成立戲劇研習班而目前共有三班「成人歌仔戲班」、「青少年歌仔戲班」與「戲曲音樂班」。鄭英珠回想起剛結束不久的公演表示,「這是很動人的傳承方式,從學員的認真學習與付出,讓她也忍不住加入了寫劇本的行列,」儘管明年在戲劇館工作就滿二十年的她,還是活力十足地規劃關於未來的一切。

用愛慶生

  「戲十五-台灣戲劇館十五周年慶」以愛心開唱歌仔戲卡拉OK與愛心義賣慶生,也就是上台演唱者捐出10元做為慈善用途,而戲劇館則義賣戲劇圖印、扇子彩繪、童玩紀念品、戲劇出版品、童玩遊戲及舉辦跳蚤市場…等,活動的義賣所得全數捐給宜蘭縣家庭扶助中心,鄭英珠直呼這是個有意義的慶生活動。

  台灣戲劇館不只是靜態的戲劇博物館,也是戲劇教育推廣的園地。除了固定的展覽與研習活動,周末還有歌仔戲研習班擔綱演出的「周末劇場」,以行動滿足對土生土長戲劇的想像。生長在宜蘭、愛好戲劇的鄭英珠在承辦戲劇館事務時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對保存、推廣戲劇的堅持,追著她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台灣戲劇館協助)

頭份結蘭社捐贈的殼仔弦與頭手琴展示宜蘭縣歌仔戲劇團藝人的服飾木頭經過師傅的精雕,賦予豐富的表情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