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館長換手 孫維新博士接棒
位於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月17日舉行新、卸任館長交接典禮,原任館長張天傑博士經過兩年半的任期後歸建國立中興大學,由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博士(圖右1)接任館長職務。
孫維新館長表示,未來除了賡續張天傑館長任內推動的展示和教育活動之外,將在既有的厚實基礎上繼續帶領科博館同仁發揮創意,將豐富的科學知識轉變為活潑的藝術表現,讓科學變有趣!
接下科博館館長重任的孫維新教授,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天文學博士,曾擔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人員,民國78年回國任教於中央大學,陸續協助推動鹿林山天文台及墾丁天文台的建立,為臺灣天文學界建立了良好的觀測環境,同時因為創新天文課程及推動2005物理年科學季特展,獲得中央大學的「教學傑出獎」及「特殊貢獻獎」。任教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期間,孫館長和臺大同仁共同改進天文專業課程,並在政府支持和民間企業贊助下,在青藏高原上建設遠距遙控天文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因而獲得臺灣大學頒發「教學傑出獎」。
在從事學術研究和科學教育活動之餘,孫館長也藉由科普寫作和廣播電視節目,以深入淺出、活潑生動的方式向一般大眾傳遞天文知識。他長期擔任「漢聲電台」和「NEWS98電台」天文節目主講人,為提升一般大眾的科學素養而努力。由他親自撰寫腳本參與製作的天文科學電視影集《航向宇宙深處》,並獲頒「金帶獎」、「李國鼎科技節目獎」和「金鐘獎教科文節目主持人獎」等多項大獎。他所撰寫的科普書籍《孫維新談天》,獲得行政院「金鼎獎」和吳大猷基金會的「金籤獎」。
孫維新館長表示,過去20年來,他累積了許多科學教育和科普活動的經驗,希望在接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一職之後,能在科博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引入活潑先進的教育方法和展示科技,甚至將戲劇和藝術表現手法應用在科學知識的推廣教育活動中,透過說故事的方法讓生硬的科學知識變有趣,也讓這個長期以來在全國民眾心中有著美好印象的科學教育園地,能夠展現一番全新的風貌。
桃縣文化局圖書館 嬰幼兒專區換新裝
為推廣嬰幼兒閱讀,培養孩子們從小閱讀的習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特別發揮創意,以繽紛的色彩及圖案將「0-3歲嬰幼兒閱讀專區」規劃成更具吸引力的閱讀空間,以吸引親子駐足。專區內固定展出由專家推薦適合寶寶閱讀的圖畫書共40冊,且每週六、週日下午3:00提供說故事活動,讓家長可以帶著寶寶一起聽故事。
由於今年寒假比以往多了好幾天,文化局為了讓小朋友在漫漫假期中,過得充實熱鬧又有趣,特別延長圖書館兒童室開放時間。同時在2月底之前也舉辦「玉兔迎春」新年主題書展,展出各式與兔子相關的生肖故事和繪本,讓可愛的兔子陪孩子們一起歡渡新年與寒假,書展期間自即日起至2/27止。
南投縣喜閱小天使活動 張家姊弟大贏家
「懶惰先生只在家睡覺,他們都是在中午才起床,他走到廚房裡坐下來吃他的早餐,腦子裡還想著剛才的夢,懶惰先生他又睡著了。」這是南投縣文化局圖書館舉辦的99年喜閱小天使活動,南投國小張凱翔小朋友的閱讀心得,讓人看了彷彿回到童年般閱讀的樂趣!
經過幸福的99年一整年的努力,99年喜閱小天使的閱讀高手出爐了,最大獎的小摺獎由南投國小張庭葦小朋友獲得。特別的是,張庭葦的弟弟──同樣就讀南投國小的張凱翔,也抱走年度第二大獎。
而在本次活動中,文化局發現了一位新的閱讀小天使,是目前就讀於中山托兒所的張以璇小朋友,以非常娟秀的字跡書寫注音符號呈現,還畫上可愛的小插圖,繳回其99年度的作品,令館方非常感動,雖然其繳回的作品僅36篇,基於鼓勵原則,文化局仍頒以「特別獎」,希望這位小朋友可以繼續保持閱讀。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6本作品獲殊榮
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共有6部本土原創性作品獲獎,評審團指出,今年書展大獎呈現出國內出版界新鮮的驚喜與視野寬廣,取材多樣化,生命體驗和熱情實踐出發的書寫亦令人為之眼亮。小說類得主為印刻出版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麥田出版李永平的《大河盡頭》、印刻出版李維菁的《我是許涼涼》;非小說類,則由爾雅出版已故名作家曹又方之子李煒所寫《4444》、遠景出版連美恩的14個月流浪故事《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遠流出版呂正理的《另眼看歷史: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互動歷史》奪魁,頒獎典禮於2月9日台北國際書展開幕典禮舉行。
邁入第4屆的201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其精神是源自於法蘭克福、萊比錫到波隆那書展,全世界重大的書展都有書展獎的設置,書展大獎不僅是書展的核心價值之一,更是出版同業創意與創新的肯定。今年計有小說類96件、非小說類501件作品競爭角逐,從597件作品中各選出10本入圍書籍,最後評選各3本為書展大獎。
推廣數位閱讀 宜蘭大學成立讀書會
宜蘭大學由於承辦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的「行動閱讀100計畫」,日前成立「數位閱讀讀書會」,並以招募種子成員方式,提供12位學生、老師享受自圖書館借出「電子閱讀器」遠流金庸機100天的閱讀體驗服務。讀書會成員們特於元月7日簽署「行動閱讀宣言」,象徵用「最安靜」的閱讀舉動,迎接中華民國邁入百年。
宜大此次成立「數位閱讀讀書會」,提供種子學員們借閱的「金庸機」,除內載的全套36本小說,另外還挑選遠流俱樂部中10本經典、暢銷新書電子版(epub格式)。本來在圖書館館藏約重25公斤的數10冊紙本書,學員們將可「輕、巧」地帶回家,享受不同的閱讀樂趣!
南臺灣大學首例 長榮大學愛的書庫揭牌
繼東華大學之後,長榮大學為全國第二所設置「愛的書庫」的大學,也是南臺灣第一所設置愛的書庫的大學,已於1月6日在該校圖書館舉行揭牌儀式。
愛的書庫共有100套藏書,每套裡面有40本圖書,其中10套將放置長榮大學社區服務中心,每天下午4點至6點半之間,由長榮大學社區服務中心的老師陪同社區裡放學的小學生閱讀刊物;20套則放在長榮大學圖書館,可提供長榮大學及夥伴中學的老師借用;其餘70套放置於大潭國小。書庫的套書會定期更換新的書目,與其他相同有設置愛的書庫的學校進行圖書的交流。如果是距離較遠的書庫想要交換圖書,新竹貨運有提供免費遞送,只要上網登錄填寫資料,並電話通知貨運前來收貨即可。
長榮大學是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推動的第111個「愛的書庫」,長榮大學學務長卓春英是此活動的穿針引線者。在一次邀請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廖祿立到長榮大學演講的時機,兩人閒聊中發現長榮大學鄰近社區裡都沒書局或是圖書館,附近的學童想要閱讀一本課外讀物的機會不多。將愛心書庫設置於長榮大學,不僅提供學校鄰近的國小及夥伴高中的老師借用,提高學生閱讀風氣,也發揮服務社區的功能。
澎湖推出3本文化繪本 記錄地方特色
臺灣最大離島澎湖擁有豐富海洋生態,近年積極推動文化資產。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元月份推出3本繪本,運用兒童文學語言及精美圖畫,介紹澎湖特色。這3本以澎湖文化資產為主題的繪本叢書分別是:《海田石滬》、《我在篤行十村的日子》和《砲臺歷險記》。
3本繪本將澎湖最具特色的3大主題:清末4大砲臺、石滬和馬公篤行十村為題,透過故事圖像,記錄澎湖地方特色。澎湖縣文化局長曾慧香說,澎湖比臺灣早開發400年,歷史古蹟多,也別具特色,希望藉由繪本將澎湖豐富的文化資產推廣出去,讓澎湖以外的鄉親更了解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