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拓印文學記憶

文:李欣如

圖片  一看到「九彎十八拐」就想到宜蘭,而以宜蘭書寫、書寫宜蘭為出發的《九彎十八拐》於去年五月創刊,發行人黃春明說,「用這個來當雜誌的名字,全世界大概找不到重複的了。」

  十年前,小說家黃春明創辦宜蘭文學雜誌的想法就已成形,不過卻礙於出版法的規定「發行人需大學以上畢業」,使得師專畢業的他因不符資格,而文學之夢暫時告吹。

  不過,黃春明還是用熱情擁抱自己生長的地方──宜蘭,更致力於改變大家對歌仔戲的刻板印象而奮鬥。他不僅製作精緻的音樂、優美典雅的詞曲、創新的劇本、設計活潑的表演方式,還以傳統戲曲動人的故事,吸引年輕人參與經典的表演藝術。

  長久以來,黃春明對宜蘭的投入,讓宜蘭人大受感動。今年,宜蘭人將凝聚大家的力量成立黃春明文化基金會,共同協助他推動宜蘭地區的戲劇與文學。而在為「宜蘭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的前提下,黃春明選擇以創辦宜蘭的純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出發。

  創辦初期礙於稿源與經費問題,所以,多以轉載的方式刊登過去與宜蘭相關的文章,以減少發行的支出。編輯李幸娟表示,「隨著雜誌發行漸趨穩定,作家專訪、世界名著…等也都慢慢列入之中。」她也期待,《九彎十八拐》能成為牛舌餅外的宜蘭名產,並朝發掘宜蘭藝術文化人才的目標邁進。

  然而,地方刊物的發行,經費始終是最大的限制。李幸娟說,「創刊時他們抱著一疊疊的雜誌向別人介紹,現今共有兩千多位訂戶,勉強足以維持雜誌的基本開銷。」同時,由於在地宜蘭人的支持,讓地域性的文學有邁向更寬廣領域的機會。

  《九彎十八拐》透過文學讓地方的記憶進行古今的連結,不僅轉載過去關於宜蘭書寫或書寫宜蘭的文章,也漸漸發掘地方的新銳作家,讓對地方的認同從字裡行間開始發酵…。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