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鹽分地帶文藝營 一窺福佬文學堂奧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為趕赴一年一度的仲夏日文學饗宴,每年暑假南台灣的南鯤鯓廟總聚集著由各地前往的文藝愛好者。已邁入第28屆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今年從8月5日至8月9日一連5天,課程內容以欣賞「台灣福佬文學」之美為主題,活動的另一重頭戲是頒發台灣新文學貢獻獎給楊青矗,肯定他20多年來專心致力於推廣台語語文的付出。

祭起「鹽鄉有約」大旗

  談到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文藝營隊,非「鹽分地帶文藝營」莫屬。而鹽分地帶泛指台南縣的佳里、學甲、將軍、北門、西港、七股等6個臨海的鄉鎮,因濱海、土壤鹽分高,而種植不易;不過卻因困苦、與天競爭,而造就當地南瀛文學深厚的文化底蘊。

  早在1979年,台南縣就有民間發起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以關懷本土文學、提倡純正文藝的活動為出發。當時的台灣雖仍處於白色恐怖的戒嚴時期,不過,生長在鹽分地帶的杜文靖、黃勁連、羊子喬、吳明雄、林佛兒及黃崇雄等人,還是突破重重禁忌籌辦了第一屆的鹽分地帶文藝營。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許素蘭回憶早期參與文藝營的經驗,從她一句「情治人員比學員還多。」就可想見當時活動深受各方矚目。

  前五屆的鹽分地帶文藝營能順利登場,完全來自募稿的稿費與南鯤鯓廟的贊助,五年中累積許多人對文藝營的肯定,也因此,自第六屆起正式由《自立晚報》接手。到了1994年因自立報系經營權易主後,隔年便由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負責接辦。

  然而,以鹽田、風車為標誌及精神堡壘的鹽分地帶文藝營,28年來雖幾經波折,但是,鹽分地帶文學仍憑藉著質樸踏實的文學精神,並在在地文友們的堅持下,每年固定在台南縣北門鄉的南鯤鯓廟祭起「鹽鄉有約」的大旗。

楊青矗為台灣文學努力不懈

鹽分地帶文藝營營主任吳樹民(右)頒奬表掦台灣新文學貢獻奬得主楊青矗(左)  每年的「鹽分地帶文藝營」除了探討文學藝術的淵源流變、研究文學藝術的風格發展外,更頒獎表揚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得主。今年的得主為工人小說的先驅、致力台語語文工作與教學已20多年的楊青矗。

  楊青矗出生於台南縣七股鄉,12歲時因生活困苦,隨父親移居高雄,曾在高雄煉油廠服務多年。而生活艱苦的他,如何走進創作這條路?「在農村的生長經驗,很自然地就成為創作的題材。」在過去的農業社會沒有升學的觀念,所以,他平常就只看自己喜歡的唐詩、宋詞及演義小說,很自然地在服兵役期間,「想家,就寫詩。」

  從事文學工作之後,楊青矗寫過古典詩、現代詩及散文,後來因高雄的生活圈鄰近加工出口區,開始寫工人小說而享譽文壇。因在工廠工作過,所以深知基層人員的疾苦;因不懼戒嚴時期的權威,所以深入工地、廣訪工人,寫出貼近時代生活的作品。而他陸續出版的《工廠人》、《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工人系列小說,為台灣文學開拓新境地。

  在台灣經濟大轉型的時代中,楊青矗有感於藉文學為弱者發聲的力量有限,於是,他希望透過參與政治活動,為基層人民說話。不料,卻因美麗島事件被捕,坐了4年的政治黑牢。

  之後,楊青矗因考量文學的藝術性與人生的理想性,於是,開始投注心力於台語語文的注讀書籍與教學,累計至今相關作品已有一千萬字。代表作品為《台華雙語辭典》與編著了台灣古體詩《台詩三百首》,希望以此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性。在許素蘭教授的作品賞析中指出,「楊青矗的作品不僅是70年代的縮影,也為我們找回消失的台灣精神—勤儉打拚,善良老實。」

讓南瀛文學持續成長

今年鹽分地區地帶文藝營以台灣福佬文學為主題  文學如鹽,在生活裡,在周遭脈動中,隱隱於鄉音,於市聲。政治力量讓北京話成為文學的語言,卻讓台語隱沒於生活之外。雖然福佬人相較於客家人、原住民為多數族群,不過當客語認證、原住民語認證紛紛登場之時,福佬話卻反而得不到重視。

  有鑑於此,由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主辦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今年特別以「台灣福佬文學」為主題,除透過小說、散文、詩歌以欣賞福佬文學之美,並延續過去鹽分地帶歷史風情之美、藝文夜薪火相傳、文藝營創作獎競賽,以培養豐沛的文學感動,並激發文學創作的潛能。

  這也難怪源於風聲鶴唳時期的文藝營,至今,仍能將風雨錘鍊後的精神放送到任何一個角落……。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