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舊書店 新感動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易繼中

台北舊書攤從集市轉變為散市後,空間與環境都變得更優質了  「走進去,撲鼻而來的是混雜著霉味、長年積塵的古書陳舊氣味;放眼望去,牽動內心靈魂的是那雖已褪色卻光芒四射、反覆咀嚼也愈顯清晰的書本記憶……」舊書店的獨特感受,走一遭就能體會。

  在西方,《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書上寫著,「我喜歡蝴蝶頁上有題簽、頁邊寫滿註記的舊書。我愛極了那種與心有靈犀的前人冥冥共讀,時而戚戚於胸、時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覺。」在台灣,愛書人傅月庵在《生涯一蠹魚》中記下,「……你非得在成千上萬本書籍中找到屬於你的那本,找到讓你饜足、可以平靜的一個說法,安撫你騷動的靈魂。」關於閱讀,無論身處何處,似乎都能覺察到那一股沉靜的力量。

  然而,如何讓兩顆心靈,能在既近又遠的距離中,感受到相同頻率呢?或許舊書就能在這期間,找到最好的位置。《半世紀舊書回味》的作者李志銘就表示,「在寫作過程中,當他找出被遺忘塵封在角落裡的隻字殘篇時,那興奮之感始終回味無窮。」當舊書串起兩個不同時空下的場景,心靈共同跳動之感,也頓時乍現。這就是舊書的趣味。

  台北的舊書店,昔日曾風光一時。在50、60年代時的牯嶺街舊書攤,時常聚攤成市,無論是舊書攤或舊書店都展示出,過期漫畫、教科書、二手舊書、線裝書、古玩字畫,想像當時的盛況,可說是應有盡有。到70年代初,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的舊書攤幾乎全數被迫遷往光華商場,而牯嶺街只剩下「松林」等七、八家擁有店面者。不過移至光華商場後,卻因環境不佳,導致舊書店一路凋零,最終,舊書店業者紛紛外移或轉行。

  於是,80年代以後,台北的舊書業便由集市轉而為散市。到了90年代中期,是台北舊書業大幅改革的時期,舊書店的舒適空間與創新的經營風氣,也漸從北部向南吹。西元2002年開幕的茉莉二手書店台大店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僅是第一間提供廁所的二手書店,也是採用複合式經營二手書店的先驅。

  北部顛覆傳統二手書店的作法出現後,台南地區也由「草祭水又」打先鋒,並在吹起成功的號角後,也帶動了台南地區舊書店朝創意經營的方向邁進。發展至今,顯現出的是舊書店有老、中、青三代並存的和樂氣氛,在各自以服務不同客層、領域的考量下,台南地區舊書店的新現象似乎也正說明,舊書業間的市場區隔或許也是未來發展的契機。

光華商場時期的舊書攤環境「因陋就簡」  「舊書店是反映都市文明的在地產物,沒有了它,一座城市絕不能自稱具備文化氣息。」李志銘道出了長期以來,擔負書物吐納流通工作舊書商們的心聲。儘管城市不斷地變遷,讓舊書的買賣也隨之起落不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舊書店對社會文化資產的保存,是極具意義的。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