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社會與圖書館-從圖書出版業角度探討

文:林新倫(揚智文化事業公司副總經理)

【摘要】

  世紀末科技資訊開展之緣由;人類對知識渴求慾望之迫切,圖書館順應潮流所需發揮功能之強化,以及圖書出版為謀求優質內容之戮力,在在顯示人類在邁入廿一世紀之際,尋求無遠弗屆之資訊,以因應未來尋求生存之道所需具備之知識及技術。

  隨著整合時代的來臨,圖書館及圖書出版之業務發展,必將跳脫以往各自為政的巢臼,緊密加強二者運作之互動性及關聯性,在彼此相輔相成的配合,成就出同屬站在文化工作領域中,針對人們的需求提供至真、至善、至美的服務,以提升人們不僅在精神食糧的滿足外,更是散發出濃郁的書香社會的氣息。再者,依圖書館學學術發展成功的經驗,承先啟後讓圖書出版亦朝學術發展之路邁進,同時企盼政府單位、學術機構、企業團體不吝給予圖書出版精神上及實質上的協助。

關鍵詞:書香社會、圖書館、出版業

壹、前言

  書香社會與圖書館涵蓋的範疇相當廣,本人以圖書館學科班出身的背景,再加上從事出版行業幾十年的經驗,在此就出版業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台灣圖書出版概況、發展趨勢、未來展望,提出一些個人淺見,企盼各界先進先賢不吝指教。

  綜觀而言,圖書館之發展歷程已從最傳統紙張印刷品為主的「紙張圖書館」,進展至七十年代的「自動化圖書館」,八十年代的「網路化圖書館」,九十年代「電子化圖書館」,更因為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二十一世紀的圖書館無疑地將朝向「虛擬圖書館」方向發展。遠久以來圖書館一直扮演著蒐集、組織、傳佈資訊的功能,並提供讀者查詢、借閱資訊和利用資訊的場所,近年來伴隨著科技之日新月異,網際網路的發展已逐漸顛覆傳統圖書館擷取資料的方式,而正邁向電子式的虛擬圖書館。而此圖書館參考服務及技術服務的館員,更能體會到它的衝擊;個個無不處於備戰狀態,為因應新技術的變革而奮鬥。

  環伺圖書出版狀況之發展過程,從早期對著作權懵懂的盜版階段,至民國81年著作權法重新判定時期,再經歷為加入WTO的「與貿易有關的著作協議」(簡稱TRIPS),將之前制定的著作權法有重大窒礙難行之處加以修正時期,對台灣出版文化產生的衝擊絕不亞於圖書館所面臨之衝擊,然而著作權法係法學領域中複雜且專業之法律,牽涉廣泛,不僅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亦對國家民族文化、教育科技及經濟之發展影響深遠,在今日台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主動爭取加入WTO國際組織,最能符合整體發展利益,使台灣邁入21世紀之際,能持續發展國際間之競爭力,成就為名符其實的「禮儀之邦」。

  然而,出版業者能恪遵著作權法之各項條款,未來圖書館在圖書資料採訪或徵集過程之技術服務中,勢必能高枕無憂選擇版權無疑慮之圖書,進而節省採購經費,也能穩健地完成圖書館業務的首站工作。

貳、圖書出版業與圖書館互動關係

一、圖書出版之前置作業與圖書館的互動關係

  所謂圖書出版之前置作業意指「當題材選擇評鑑後,經由編輯流程,再交由印務工作人員執行最後之書籍印務工作,稱之」而印務工作乃包含聯繫封面設計、製版、紙張選擇、印刷、裝訂等內容,其中執行過程複雜且艱辛,不僅維繫圖書出版者出版品質之良窳,甚至資料建檔錯誤,當圖書館採購時,將會影響至讀者閱覽及徵集資料時之困擾。故圖書出版之前置作業乃是出版業者及圖書館之前哨工作。

  茲將互動因素介紹如下︰

 (一)選擇及評鑑

  具有圖書館專業背景的館員,在採訪及徵集印刷型式資料時,皆知評鑑其品質的因素包括︰1.圖書內容之正確性、新穎性及客觀性,2.圖書著、譯者之權威性,3.出版社的商譽及出版屬性,4.編輯、排版之邏輯性及可讀性,5.外型(紙張、印刷、裝訂)之優質性,6.索引及參考書目之完整……等。而身為圖書出版業者在選擇題材,評鑑作者素質及其他種種因素,個個無不卯盡全力朝滿足圖書館之需求方向而定,而出版業者在選擇及評鑑因素包括︰

    1. 專有權是出版者之基本權益
      意指作者授予出版者一定的出版權利;也就是給予出版者唯一專有出版權,否則出版者在出版該書後將承擔著不可預知的經濟風險,原出版者的投資可能被一個競爭對手出版同樣的著作而蒙受嚴重的損失;同時,圖書館在採購時由於版權的模糊,可能產生選擇無版權之圖書抑或不符合評鑑標準而放棄,如此出版者、圖書館及讀者三方皆蒙受損失,故出版者相當重視專有權之權益。
    2. 作者、譯者、編者之保證
      對作者之保證乃出版者選擇及評鑑之另一個因素,作者保證自己是唯一作品擁有者,並在法律上具有授予出版權或簽訂版權轉讓合約的資格(通稱版權讓渡書);且作者保證作品需符合著作權法中適用節錄該頁圖表及文字不超過1/3以上範圍,並引用出處為準;且沒有誹謗他人之言詞或違反新聞局規定之作品及其他侵權之行為。而這些保證是從屬於廣泛的解釋,其價值只有法庭才可以最終予以裁定。目前台灣侵權訴訟案件中通常最直接控告乃是出版業者,因作者僅是出版業者之稿源出處,出版業者為息事寧人抑或顧及未來生計,終會挺身而出;同時,圖書館在採購以上屬於侵權且蒐藏其圖書,在法律上仍有一定之責任。

 (二)完善編輯流程之建立

  一般圖書出版業者皆深知圖書館在採訪及徵集資料時,對編輯排版的邏輯性及可讀性相當重視,故在編輯人員應徵及養成教育會朝幾方面著手,除了擁有專業的知識及技術外,會選擇編輯人員是否有良好的國學素養;流利的文筆;豐富的常識及是否具備職業道德和細心、耐心、愛心的編輯精神……等等。無非將編輯技術由文字編綴、輯結,然後透過印刷呈現意念以符合圖書館之需求,最後將有邏輯可讀之圖書傳達至閱讀者之良好視覺。

  編輯工作是一件需要長期之毅力、忍耐與高度的智慧,身為資深且優秀之編輯員,在認知上皆需了解如何熟悉自觀念轉化為文字,經編輯、複製後傳達至讀者之處的每一過程;懂得寫、編且具審美眼光及預見錯誤之能力;認識相關協助廠商之運作流程(諸如︰排版公司、打字行、印刷廠、裝訂廠……等等);對著、譯、編者與讀者有周詳且深入的認識,並對發行對象(如圖書館、書店、學校)及廣告業務有所體認;最後能運用想像力、創造力與技術,透過思想理念且不以主觀意識為依歸,編輯一份與讀者心靈相通且以大家能夠接受的論點做基礎之產品。綜觀編輯之運作流程,了解編輯員所具備之素養及艱辛之過程,當透過意念呈現出出版品時,那種喜悅之情猶如懷胎十月喜獲麟兒,真正道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茲將編輯流程圖示如下︰

編輯流程

 (三)控制印務品質之工作

  相同地,出版者亦了解圖書館在採訪及徵集資料時,對圖書外觀(如紙張、印刷、裝訂)之品質控制是否優劣,仍然相當重視,所以分別就紙張、印刷、裝訂方面的評鑑作一敘述。

    1. 紙張及印刷
      出版者通常會依據出版品不同而選擇性質不同之紙張,相對地,紙張品質會影響印刷品質;紙張性質識別如下︰
      【紙張性質的識別】
      (1)平滑性/紙張的平坦性與平滑度高,著色力大,鮮銳度高。
      (2)光澤性/光澤好,印刷畫面光度鮮銳。
      (3)鮮明度/鮮明度高,對比效果強,印紋細緻清晰。
      (4)潔白度/影響印刷色澤與光的反射。
      (5)捲曲度/紙愈薄,捲曲度愈大,愈硬,捲曲性也高。印刷時遇捲曲,易起皺紋。
      (6)彈力大/紙質內纖維的排列空隙大,愈能承受印壓,並能迅速恢復原狀,彈力性好,作多色套印時,才能套準,彈力性差的紙,纖維長,不適作彩色套印。
      (7)伸縮性/尺寸大者伸縮性大;尺寸小者伸縮性小。長纖維和組織密的紙,伸縮性亦大。紙張伸縮性大,易發生套色不準現象。(紙張的伸縮性與紙張的吸濕性有關)
      (8)強度性/紙的強度性包括抗張力、抗撕力、抗壓力、耐摺度。紙張的表面強度低者,易造成起毛「拔皮」的現象,即剝紙現象。強度性高的紙,伸縮性大,不適精密的印刷。(油墨的黏稠度是使紙張起毛原因,起毛不但破壞版面,損及著色力,並容易阻撓、降低印刷率。)
      (9)厚度(透明度)/紙張薄則墨色易滲透反面;厚則難以印刷;表面質地厚薄不均,則易產生印刷色版的偏差。
      (10)吸墨性/吸墨性良好,能表現好色澤;吸墨性大,印墨移轉量高;吸墨性小,則易發生反印。如平滑光澤者,對油性吸收小,對顏料吸收大,易生反印,粗糙者,對顏料吸收性小,易生粉化或透印。(紙的吸墨性決定於塗料層的成分和接著劑的多少,油墨過度,容易失去光澤,產生結晶。)
      (11)靜電作用/紙質良好不易產生靜電作用,發生印墨污染。
      (12)酸鹼性/紙的酸鹼值(PH5.6~PH7.0)過高或過低,會影響油墨的乾燥性。
      故圖書出版業者在紙張選擇及印刷技術上,無非採用最適合讀者閱讀及圖書館之館藏。
    2. 裝訂
      裝訂乃是圖書成書前之最後流程,所謂裝訂,意指印刷和加工後的成品,裁切裝集成一冊,稱之。
      一般受圖書館學正規教育之館員皆知,中式傳統裝訂方式有「簡策」(冊)→「帛書」,以上指商至兩漢之間的簡帛書時期;歷經「手卷式捲軸裝」→經折裝(又稱梵夾裝)→旋風裝(另有一說法是→卷子裝→旋風裝),以上指魏晉至隋唐之間的寫本書時期;再經「蝴蝶裝(又稱蝶裝)」→包背裝→線裝,以上指宋代至清代中葉之間的印本書時期。清朝中葉以後西方先進之裝訂技術引道,以至於現今台灣出版業所採用之平裝(有騎馬釘、平釘、線裝、膠裝)以及精裝皆為西式裝訂方式,讓圖書能夠加速生產量且朝向精緻、美觀、耐用,之優質品質。配合紙張選擇之講究,印刷技術之提升,以及封面設計之特殊加工,讓台灣讀者閱讀到優質之出版品,亦使得圖書館在採訪及徵集圖書外型上考量因素降低,使得台灣出版文化工作欣欣向榮,進而邁入國際舞台之林。

 (四)重視ISBN、CIP、EAN之申請

  對圖書館整體技術服務中,影響最密切且最具深遠,不僅是圖書館界及出版界科技整合的新措施及新觀念,更是提升二者業務朝國際化及標準化目標邁進。

  自民國78年圖書館推動ISBN、CIP工作近十年來,輝煌的成績,是各界有目共睹,站在圖書出版業者角度來看,從初期業者對這新措施的複雜性,不僅必須費時等待書號及預行編目,耽誤新書出版時效;更必須支付額外的人力及費用加印書籍條碼,增加成本而令業者退避三舍。然而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不餘遺力地加強與各界的聯繫與溝通,不僅主動參與出版業舉辦之各項活動,定期拜訪出版業界輔導業者解說推動書號之目的,如此宣導果然獲得熱烈迴響,這幾年來豐碩的成果,國內圖書出版業者主動參與書號之申請,已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由於國家圖書館同時推動兩項措施的成果,已引起國際間之重視,這無非是對國家圖書館推動ISBN、CIP的一種鼓勵。

  圖書出版業者深知ISBN、CIP申請,所提升高附加價值遠超過之前所產生的疑慮,隨著超電腦革命時代的來臨,業者早已朝電腦化、資訊化、科技化的管理,此項制度的變革正因應出版業所須之圖書出版、發行、經銷、統計與庫存等管理作業,更便於圖書流通於國際舞台,相對地全球之出版界、書商、圖書館及讀者而言,可透過國際認定的識別系統,迅速且有效地了解圖書之基本書目資料,進而採購或閱覽,甚至將圖書視為優良品質之保證,以及著作權註冊登記之標識。就圖書館技術服務而言,在採訪及徵集上可迅速、方便地提供最新穎且正確之書目資訊,且可適切地選擇圖書內容與所需學科範圍;另外亦可彌補編目人員之不足,省去館員標示類號,主題分析之時間,加速編目時效,提高服務品質;如此可減輕新書採購後積壓待編的時間,加速上架時效,即時提供閱覽者對新書之需求,充分發揮圖書館出納、流通之功能。總之,圖書館界與出版界齊心努力繼續推動ISBN、CIP的措施,使得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圖書出版後與圖書館之互動

  總體上,每年圖書館採購包含了設備、軟體及圖書約莫四十幾億台幣,而圖書部分佔居幾十億,在這豐渥的市場中業者如何掌握先機,可分四部分來加以討論:

 (一)掌握圖書館的需求

  出版業者除了對國家教育和經濟進步有所幫助之外,為了有助於他們自己未來的發展,必會竭盡所能的支持圖書館的發展(如支持識字運動;培養新的閱讀讀者;提高閱讀能力的教學工作……等等。)當圖書館發揮其功能相對地閱讀人口隨之增加;如此,購買圖書的數量自然增加,一切具有良好教育素質的社會大眾,都會幫助開發圖書館及圖書,然而出版業者以增加本身經濟效益為動機,而更為積極努力。

  圖書館之讀書活動的展開和出版業者都是緊密相關的,任何一要素的改進(如前面所提),對其他要素都具有直接幫助效益。除非出版業者不斷生產出圖書館所需要的書籍,否則圖書館將無法存在;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向圖書館銷售圖書以增加銷路的出版業者,若沒有圖書館亦是無法存在的。故不斷培養未來圖書館借閱的人口,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即是「為出版社製造顧客」。不過,出版業者也必須為新的初步閱覽者,挑選準備出適合其程度及興趣的出版品;否則,初步閱覽者在啟蒙過程中,將因缺乏適當圖書可閱讀而再度退回到文盲狀態。因此,為了滿足圖書館之所求;必先分析圖書館之所需。

 (二)建立書香社會的樂趣

  閱讀圖書的樂趣一旦被新閱覽者發崛,即使沒有足夠正規教育或進一步學校教育的條件,圖書館亦可成為其終身教育的場所,基於圖書館能夠滿足人們的興趣和需求,並令讀者感受到閱覽的樂趣,因此圖書館本身就是為人們提供接近圖書之途徑。當閱覽者讀書活動力愈強時,很明顯此乃出版業者種下無限商業利益所在,並且不斷推陳出新投合閱覽者屬意之閱讀內容,否則,學校教育系統和圖書館無法完全提供其從事職業範圍工作。

 (三)圖書館乃是出版業者最佳顧客

  出版業者為搶攻每年幾十億圖書館的採購圖書經費,個個使出渾身解數,使得圖書館能青睞該出版社之產品雀屏中選,諸如:印製大量且精美之圖書目錄、抑或D.M.(及分類目錄,熟悉圖書館在選擇書目流程內容的業者,皆會在目錄上加註書籍之基本內容,諸如:封面、內容簡介、ISBN、EAN、出版年月、定價、開數、裝訂以及分類號……等等,尤其近幾年來受國外風潮影響,很多從事專業圖書出版業者,甚至製作分類目錄,如此對於專門圖書館的徵集書種上,更能節省選擇書目上的時間。

  故整體而言,圖書館之採購在出版業者的重視層面上,可見端倪,足以證明圖書館乃是出版業者之最佳顧客;再者,一般出版業者在行銷上必須承擔退貨及結帳之風險,而圖書館之採購在退貨率接近零及收帳率百分之百的情況下,站在出版經濟學上而言,行銷成本部分已替業者吃了顆定心丸。總之,圖書館本身即是圖書的顧客,圖書館的數量愈多,圖書的顧客相對愈多,圖書館有助於促進閱讀慾望,這種閱讀慾望的增強,會產生新的個人顧客群體,如此看來圖書館是出版業者的最佳朋友及顧客;反之,明智且用心的出版業者,也將成為圖書館的最佳朋友。

 (四)圖書館採編工作與圖書經紀代理公司之互動功能

  近十年來台灣出版業界已進入百家爭鳴、蓬勃發展的時代,與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單單叢書每年近三萬冊之出版(不含西書、期刊及論文),使得傳統圖書館的採編人事結構無法因應大量出版物,往往由新書採購後出納流通至讀者手中時已成為過氣產品,因此,圖書經紀代理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所謂「圖書經紀代理公司」乃指原來是圖書館中圖書資訊的「選擇」「採購」「整理」「分類」「編目」甚至「維護」的任務,透過信譽佳、形象好、服務功能強的出版業者來完成,稱之「圖書經紀代理公司」。而它與圖書館的互動關係如下︰

    1. 節省圖書館採編的時間與人力
      為了要充分適應資訊社會的發展和讀者的需求,配合因新技術所提供的設備和衝擊及利用現代管理學的觀念和方法,圖書館的管理已逐漸脫離傳統墨守成規之模式,為因應時代潮流發揮圖書館在資訊社會中應有之功能。當圖書館人員省去繁瑣之徵集工作,甚至分編工作的時間及人力,就可以促使圖書館人員有更多之時間朝「圖書資訊之流通與使用」;「讀者服務、指導和教育」;「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配合社會潮流所需、針對促進教育、文化、政經、工商發展所提供的特殊服務」;「對圖書館和資訊服務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以及對新技術的發展、引進和使用」……等任務而努力。
    2. 加速圖書之出納、流通等功能
      圖書館的圖書資訊徵集,不僅在數量方面加速增長,在種類上亦不斷改變,從早期手抄本到印刷品至電子出版品;從文字圖片到視聽媒介到多元媒體;從幻燈片至錄影帶,甚至從縮微片到光碟,舉凡書刊、資料、檔案、文獻……等等,不論是何種媒體,只要能符合讀者需要及具有資訊價值皆可收藏,當圖書館收藏愈豐富資料呈現也會愈迅速,同時也愈能滿足讀者需求使圖書館發揮的功能效益愈大。由於圖書館自動化的發展,早期最通用的卡片式逐漸演變成了電腦處理的線上目錄,不僅節省出納流通的時間,由於資訊所帶來的方便性讓讀者更樂意接觸圖書館,如此書香社會的氣息就更加濃厚。
    3. 開闊出版業者行銷觸角
      圖書出版業在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結構中只佔極小的比例,而且產值小、利潤小,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少,且從業人數更少的情況之下,圖書館有機會將其不影響主體運作功能之任務委託代理公司來執行,無形中讓圖書出版業者多一條生存且行銷的管道,讓更多出版業者投入代理公司的行列,且讓圖書館與出版者之間的整合更加密切,彼此提升圖書出版及圖書館之間的文化素養,促使讀者能夠享用一流的圖書館及一流的圖書。
    4. 經紀代理公司願景
      從事圖書館經紀代理公司皆相當了解,為做好對圖書館最佳的服務,不僅針對近幾年出版之圖書及每月出版之新書資訊整理與建檔工作必須加強外,(甚至為服務專門圖書館,書目建檔乃依類別分類),圖書館擁有的分編軟硬體(包含電腦資訊及聘請專業圖書館系工作人員)必須一應俱全,否則很難符合圖書館的需求,因此近十年來由於投入經紀代理公司的業者在數量上增加,由於有限的市場再加上投入相當資本,為求公司整體生存之道,相當多代理公司在價格上競相削價,理所當然價格愈低圖書館的營運成本相對遞減,但是國內多少經紀代理公司本身並不生產出版品,也就是說只是中盤商必須向出版社進貨,所以經紀代理公司營運成本不變,但削價競爭、利潤縮小,當此家公司體質不振時,勢必影響到圖書館的服務,情況嚴重者可能無法在業界生存。

參、圖書館對圖書出版業之認識

  圖書館員因應新技術所帶來如提供資訊使用是人力抑或設備需求之衝擊,已是應接不暇,更遑論有多少時間對於圖書出版業的認識,以下就各種角度切入,讓圖書館對圖書出版業有更深層之認識與了解。

一、台灣圖書出版業發展現況

  圖書出版業是文化深耕工作極為重要的環節,雖然出版業的經濟結構相當薄弱且產值低,是否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就屬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嗎?

  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地,圖書出版業乃是國家發展的一把鑰匙,一個國家圖書出版業的發展,對於該國的教育、社會、經濟的發展相當重要,進而影響至整個民族素養,所以「教育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投資,而圖書即是教育的基本工作」。

  台灣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圖書出版從簡陋經過艱苦的奮鬥到今日的蓬勃發展,目前的出版市場上,出版品琳瑯滿目,百家爭鳴,一路走來確屬不易,整個亞洲地區出版品之中已佔有重要之地位,而且在品質和內容上皆有相當水準,然而台灣圖書出版業究竟發展程度如何,(依據1997年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現況可略窺一二︰

  1. 出版社數量︰行政院新聞局登記有案之出版社約5400家,實際市場營業之出版社約2000多家。
  2. 圖書出版市場規模︰如附圖一。
  3. 台灣市場流通情況︰如附圖二。
  4. 各類別圖書市場值︰如附表。
  5. 出版社員工人數比例
    人數 1~10人 11~20人 21~50人 51~100人 101~800人 1000人以上
    比例 71.7% 13.3% 8.1% 2.8% 3.6% 0.5%
  6. 出版社資本額比例
    資本額 100萬以下 101~500萬 501~1000萬 1001萬~1億 1億以上 不知道
    比例 58.8% 21.3% 7.5% 7.3% 2.6% 1.1%

二、台灣圖書出版業未來趨勢及展望

  自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不論是身為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抑或圖書出版人,茲因人類資訊的突飛猛進,諸如︰多媒體技術(影碟、音碟、CD-ROM),電訊技術(光纖網路)以及電子出版品技術(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等等之快速發展,使得相關從業人員在過去三、四十年的變化和影響比過去四百年來還要深遠且巨大。而圖書出版業也因資訊的便利性努力朝向科技化及國際化的目標而戳力,而未來發展趨勢將朝以下方向發展︰

  1.提升圖書出版品質,2.成為亞太版權交易中心,3.成為華文市場中心,4.拓展國人閱讀視野,建立書香社會。

 (一)提升圖書出版品質

  由於業者近年來相當重視所謂企業化形象(CIS),再加上印刷技術及紙張品質的提升與優良,不斷朝圖書出版精緻化而耕耘,固然相對成本提高(尤其出版成本),然而品質優良所帶來之商機,不僅國內讀者購買率高,更成為國外客戶採購的目標,無形中養成的讀者遍及海內外,增加其曝光率,相對地在市場行銷上佔有一席之地,往往新書上市其流通率更廣,細數當初雖然相對成本負擔不小,而出版然皆知流通即是市場的原則下,每位出版人更絞盡腦汁如何提昇圖書出版品質,進而創造更高利潤而費心。

 (二)成為亞太版權交易中心

  台北國際書展是僅次德國法蘭克福、美國BEA、義大利波隆納世界書展,位居全球第四大書展,亦是亞洲第一大書展,自民國七十六年創辦迄今已歷五屆,十幾年來在行政院新聞局以及國內圖書出版業的努力經營下,不僅提升台灣在國際文化上的形象,同時亦是全球出版同業矚目之焦點,由於台灣出版市場蓬勃發展以及本地市場深獲國際出版同業的肯定與重視,自一九九八年以後由每二年舉辦一次改為每年舉辦一次台北國際書展,以因應市場活絡所帶來之需求。追溯一九九六年第四屆台北國際書展主題為「當東方遇見西方」,這屆書展正透露出台灣文化進軍國際市場的訊息,表現果然不凡。在一九九八年第五屆書展主題為「在亞洲與世界之間」,更明確代表台北國際書展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門戶角色,以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時代角色,除繼續拓展國際市場及國際交流外,更提升書展的層次面和影響面以落實專業書展形象,也奠定台灣成為大亞洲地區出版文化之交流中心,樹立一道亞洲人看世界讓世界走入亞洲的東西文化交流的門戶,成為名符其實的亞太版權交易中心。

 (三)成為華文市場中心

  依據目前台灣之閱讀人口比率以及新書出版速度(每年約三萬種)而言,產值小的出版業只侷限於本地市場的容納量,絕對無法負擔沉重之出版成本及管銷費用,近幾年來因出版品質之提升以及國際書展所提升之出版地位,讓早期海外以銷售廉價書籍及大陸書為主的客戶,以將採購重心朝向台灣精緻且高品質之出版品,無形中為投資成本重的出版者注入無窮之商機,固然獲利率不高(因為海外折扣比本地折扣大約低二成),然而降低出版業沈痾的出版成本,讓業者不至於血本無歸抑或加速投資成本的回收,未嘗不是一件利多的因素,促使出版業能夠生生不息,繼續投資購買取得國外版權(日、英文為主),讓全球華人同業者共同分享屬於國際上流行訊息或新資訊所帶來的知識,讓亞洲文化能夠與先進國家同享第一手訊息,更重要的是使得台灣圖書出版成為華文市場中心。

 (四)拓展國人閱讀視野,建立書香社會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國民所得的提高、台灣朝向書香社會乃是指日可待。早期由於生活經濟的因素以及出版環境的不成熟,使得國內閱讀風氣不盛行,如今,由於出版業者不斷開發不同書系的書種,原本讓人甚覺生澀難懂的自然科學類及應用科學類,藉由引進翻譯的方式,透過原著書寫體裁的大眾化,讓國內讀者不再重視專業科學為畏途,甚至在書店排行榜上往往登上前幾名,由此可見國人閱讀視野不斷地在拓展。再者,網際網路的市場行銷讓讀者可以迅速訂購國內外書籍,以及企業財團不斷成立大型連鎖書店,加上原始傳統書店的銷售,更讓讀者產生購買書籍的便利性,當然圖書館所發揮的功能自不在話下。如此政府、民間及企業界不斷的為文化深耕,台灣長久被認為是「文化沙漠」已漸成為歷史名詞。

肆、建議及總結

  圖書館與出版同屬文化工作一環,二者之間如何加強及整合文化建設,有著共存共榮、相輔相成的緊密關係,推動成效的良窳關係著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興衰,文化建設之推動絕不單單屬於圖書館界抑或出版界一方,亦企盼學術機構參與,更渴求國家整體政策之調整及全體人民共同努力,透過文化建設的努力成果,讓全體國人更享一個「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

  身為一個圖書出版人對未來之展望,針對相關單位提出幾點建議,企盼包含︰

一、圖書界的建議

 (一)加速ISBN、CIP之申請時效

  由於台灣出版業之蓬勃發展,以及重視ISBN、CIP之申請,成就今日圖書與資訊之整合,站在圖書行銷角度而言,行銷是圖書出版業經濟來源的命脈與關鍵,而每月新書發行量佔相當比重之營業額,在目前行銷市場白熱化的競爭階段,行銷經理人恪遵之行銷觀念,除了「富於創造性的想像力外,就是出版品上市之時效觀念」。眾所皆知在整個出版工作的系統工程中,是件費時費力之過程,然而必須等待多時方能申請到ISBN、CIP,而延遲圖書上市時效,以漸成為圖書出版業者降低經濟效益之困擾。

  為了因應新書出版量大,對書號中心所造成之衝擊,尚且國外ISBN及CIP兩項制度是分開實施,而台灣書號中心乃ISBN、CIP兩項制度一併實施,工作人員除了例行工作之外,尚需兼辦研究、推廣、宣導、編印刊物等工作實屬繁重,本人建議書號中心人員編制是否符合圖書出版業之需求,乃是相關單位該正視的問題,否則多年來出版業者一向重視ISBN、CIP之申請,如因延遲圖書上市造成損失,讓圖書界及出版界多年來之努力付之一炬,該是相關單位所不願意樂見,所以正本清源之作法,擴充書號中心編制人員方能加速ISBN、CIP之時效性。

 (二)推動圖書點狀式二維條碼

  由於ISBN、CIP之推廣成效,當圖書的ISBN碼轉成EAN以後,就能納入商品條碼的編碼系統,以滿足圖書出版業自動化管理之需求,此種條碼乃是傳統直線式的條碼,稱之「一維條碼」。而編號制度乃是資訊朝自動化管理之基本元素,與條碼之結合更能提升圖書之生產力及銷售力。

  隨著「一維條碼」之推廣,ISBN的應用將更落實。

  傳統直線式的圖書一維條碼,僅僅將數字與英文字母二種符號轉換,儲存量很少(約15個文數字),故只能儲存一項單品資料及當成一個關鍵欄位。而點狀式的二維條碼,不僅能儲存數字與英文字母,更能儲存多國文字(含中文在內),故可將出版品的書目資料或者預行編目機讀資料,透過「編碼程式」及「資料庫之應用軟體」轉換成點狀式二維條碼,再經過特殊掃描槍(器)之判讀,可馬上顯示在電腦螢幕上或列印。二維條碼之功用,可以省去人工建檔,經過掃描圖書之書目資料就全自動地輸入圖書編目系統;且儲存量大,可存放一千多個各國文、數字;加上追蹤性強,可以讓資訊跟著出版品走;而其抗損性高,可利用「錯誤糾正碼」的技術,將磨損率高達15%左右的條碼內容正確地讀出;讀取率亦高,經美國俄亥俄大學自動辨識中心實驗,在掃描三千五百萬個二維條碼後,發現並未出現錯誤。所以不論圖書界抑或出版界為因應新技術所帶來之便利性,不拘泥於既有的經營方式,積極尋找新時代的專業切入點,增加專業的附加價值。是否必須朝已經被ISO國際標準確定之條碼走,值得二者思考,惟讀二維條碼相關之軟硬體及周邊設備,價格是否合理化、大眾化,亦是開發之資訊公司必須重視的問題。

 (三)鼓勵出版界參與圖書館週活動

  中國圖書館學會自民國58年舉辦「圖書館週」(訂每年十二月一日至七日為圖書館週時間)至今已近三十年,在圖書館界菁英及專業圖書館員全心投入之下,秉持著推動圖書館事業之理念,促使全國民眾了解讀書對於充實個人知識見聞,健全民主社會的重要性,鼓勵國人善加利用圖書資源為宣傳口號進行各項活動,這幾十年來的努力已具卓越的成效。再者學會每年暑假期間會針對不同的主顧,尋找相關學術、機構、團體舉辦講習,諸如︰館藏發展、圖書館自動化、出版研究……等等,無非讓會員能在科技進步的洪流中,如何善用資訊科學所帶來之各項業務與功能,以及解決遭遇頻多的質疑與挑戰,以謀求圖書館學學科的永續發展。

  由於學會本身乃社團法人且相關人員的投入工作是採無給職,再加上有限的運作經費,相對地服務範圍只侷限於會員本身,所以訊息傳遞方面出版界就顯得封閉,如今如何敞開圖書界與出版界接觸的大門,鼓勵出版界參與圖書館相關活動,由於圖書館學學科在國內文化工作上一直居於領導之地位,而且學術地位強,應該發展其教育功能,讓文化專業性較弱出版界更能依循學科專業而行,當然希望政府或企業團體,能協助或贊助成立屬於財團法人機構,讓組織的健全及充裕的經費,來提升二者之間整合功能及互動關係,同時全國上下應群策群力的參與此社會活動,以及各界在精神上及物質上之支援,讓社會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

二、相關單位建議

 (一)政府方面

  為獎勵閱讀風氣,應將個人年度購買圖書費用抵減個人綜合所得,如此不僅可以減輕圖書採購經費限制外,亦可活絡出版之市場生態;一般而言,期刊,雜誌之發行為零稅率,相同屬於出版文化而圖書出版投資成本不亞於期刊,為何能長久享有如此的優渥條件,應值得政府相關單位正視的問題;基於國內外出版生態的急遽變化,應該全面加以檢討不合時宜之出版法規,以順應時代潮流之發展;不僅繼續推動優良圖書獎項,獎勵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輔助外,更需因圖書出版者重視國外著作權法的版權取得,增加優良翻譯專業著作的輔助,以減輕業者沉重的版權費與翻譯費,及聘請專業人才的人事費用;環伺國際(尤其歐、美),不乏出版事業的集團化及上櫃、上市之圖書出版公司,行銷據點遍及世界各地,政府亦應輔導國內業者朝企業化、集團化發展,在政策上明確訂定優惠措施及實質獎勵辦法,及協助業者設立國際市場行銷站,以開拓國內出版文化之新視野。以上林林總總的意見,希冀政府對經濟結構薄弱,產值低的圖書出版業者多一份的關懷與鼓勵。

 (二)金融機構方面

  出版者在圖書出版過程中,資本投資之重已漸成為他們的夢靨,經過幾年的出版奮鬥歷程之後,多少業界為了安置生產過剩之圖書;傷透腦筋,望著辛苦籌措的資金變成無形的資產,心中隱藏痛與無奈無人知曉,也因此業者常自我解嘲「出版是條不歸路,一則進退維谷,另則騎虎難下。」,故出版者對金融機構信貸之需求非常渴望,猶如久旱,企盼降甘霖般的心境。

  資金運轉匱乏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圖書出版極為嚴重的障礙,不僅使圖書出版者不得以高定價維持圖書之量產,也阻礙了業者構築未來長期努力的藍圖,進而影響社會遠久的服務。茲因當局人士直接用產值概念評估及衡量,它佔的比例極低,以致規劃全國財政者很少正視出版者對金融信貸之渴求,當業者無法取得合理利率之商業貸款時,迫使轉向另覓資金運轉,諸如︰民間貸款、錢莊……等等。故所獲取之利潤皆難以去支付額外的利息,使得業者經營更是雪上加霜,試問?多少具有熱忱,文化涵養的出版者,皆因資金運作之匱乏使人淚滿潸。總之,企盼具真知灼見得國家文化建設推動者,能真正推動那雙搖籃的手。

 (三)學術機構方面

  中國圖書館學的學術發展濫觴於廿世紀初,透過學術機構及學者不斷的研究發展,姑且不論圖書館學它是否已成為真正「科學」,世紀末的今日已經在學術上佔有一席之地;反之,圖書出版業在台灣不僅不具有學術地位,從行業別而言更被視為邊際行業,距離所謂「出版學」的學術認定更是漫漫長路。圖書業者的培訓傳統,皆以師徒互傳授,無制式的理論基礎與完全憑著赤手空拳,闖蕩多年自行摸索的經驗法則傳承,為了讓圖書行業朝專業技能、圓熟技術、培養信譽感,責任心的人才以及兼具現代觀的管理人員方向邁進,必須相關學術機構單位廣設出版學系、所及培訓職能的管道,尤其圖書館學相關系、所之學術單位更應負起承先啟後之責任,以現有之課程內容增開圖書管理及應用,及其他對圖書出版有關之課程,站在學理的觀點上,圖書館學與出版學(自稱)在某方面的同質性及關聯性相當緊密,如兩者學術結合,不僅能學習到共同基本概論的課程,在整體教育功能的發揮上更具體。欣逢國內第一所「出版所」於民國86年8月成立,對圖書出版界而言是新的里程碑,也是樹立出版業朝學術方向邁入的第一步,亦可以更深入研究出版生態主、客觀環境因素及國際觀的趨勢,培養出一流的出版長才,亦企盼它能提供實務經驗豐富出版界,以甄試方式入學。然而出版界發展如同圖書館學發展般,必先具備基礎學科的架構理論,更殷切國內陸續成立相關「出版學系」,而不僅只設以研究方向為主的學術單位,依此發展中就會研究出一套可以測試及運用的理論,真正提升屬於「出版學」的學術領域,更讓未來投入圖書行業者能先具備專業素養和認知能力,否則仍以人力資源為主體的圖書出版業,將面臨「將多兵寡」的困境。

三、出版界的建議

  懷抱著「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信念,學習圖書館學學科發展的經驗及過程;參照先進國家成功的方式,打破同業之間各自為主的藩離,加強同業間整合功能;群策群力,讓政府單位真正重視被視為邊際行業的出版業;以及為讓國家圖書館發揮典藏之功能,確實遵守圖書出版品之「呈繳制度」。最後「立足台灣」─擴展國人閱讀新視界,建立書香社會;「放眼國際」─成為亞太版權交易中心,華文市場中心。

【參考書目】

  • 查啟森、趙燕群、謝灼華等著。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武漢: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年。
  • 李莉茜。國際標準書號與出版品預行編目。台北市:文華,民85年。
  • 陳雪華。圖書館與網路資源。台北市:文華,民85年。
  • 李偉華。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台北市:三民,民85年。
  • Datus C. Smith, JR著;彭建松、趙學范譯。圖書出版的藝術與實務。嘉義縣:佛光大學,1995年。
  • 羅莉玲編。編輯事典,大村,1991年。
  • 賴鼎銘著。圖書館的哲學。台北市:文華,民82年。
  • 出版界53期,台北市:台北市出版商業公會。
  • 1997台灣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
  • 著作權法。台北市:北辰事務所,民87年。
  • 電腦與資訊(1995年9月~11月)
  • 「二維條碼在祥記」,詳記資訊,第三~七期(1995年6月~1995年12月)

附圖一:圖書出版市場的規模

圖書出版市場的規模

附圖二:台灣圖書市場流通情況

台灣圖書市場流通情況

附表:各類別圖書市場值

類別 所佔比率 店銷市場值(億元) 加上直銷市場值(億元)
總類 3.97% (*)17.1 47.1
文學類 20.41% 88.0 88.0
工商企管類 5.42% 23.4 23.4
電腦類 7.71% 33.2 33.2
中外史地類 2.58% 11.1 11.1
宗教哲學類 5.83% 25.1 25.1
自然類 4.73% 20.4 20.4
社會科學類 2.39% 10.3 10.3
休閒旅遊類 11.35% 48.9 48.9
教科參考書類 11.23% (*)48.4 98.4
動漫畫類 8.47% 36.5 36.5
童話名著類 6.78% (*)29.2 99.2
工具書類 4.14% 17.8 17.8
視聽書類 4.13% 17.8 17.8
電子書 0.58% 2.5 2.5
其他 0.28% 1.2 1.2
合計 100.00% 431.0 581.0

(*)預估直銷市場值為150億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