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將吃苦當作吃補《走過痛苦》一書讀後感

文:龔金助(省立臺中一中教師兼后里鄉圖書館讀書會會長)

書 名:走過痛苦
著 者:鄭玉英
出版者:光啟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五年四月

一、前言

  著者鄭玉英女士開宗明義地說出:「人生旅途是一個漫長的教育過程,『痛苦』是其間的老師。我們倘若願意受教,必會在旅程中收穫滿懷,成長不已。」

  事實擺在眼前:痛苦是活著的代價,人祇要活著,就難逃痛苦發生的可能。佛陀說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煩惱熾盛。上天給人留下一個好難的功課:使生命中痛苦必然性的存在,又使人性中具有逃開痛苦的本能。似乎給人一個挑戰:能否運用自由意志,超越逃避痛苦的本性,體驗更高的人生意義。事實也一再地證明:在人生中一波波的困難挑戰中,所帶來的痛苦,何嘗不是孕育了我們生命的成長與成熟,創造出生命的高點亮點。

二、超越痛苦之途

  一般人遇到痛若,不論是考試不中、謀職不成,或失戀、失去親人甚至父母,本能地產生痛苦,也本能地一味地想逃避退縮,因為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但超越痛苦之途,卻是反其道而行,是勇敢地面對,而且積極地做出準備,努力付出。釋迦牟尼沒有選擇當王子的安逸生活,卻選擇了痛苦,投入苦難的修行,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佛教創始者。耶穌沒有運用他超能力,使自己免除做人的苦痛,反而選擇以痛苦的死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更完整地顯示他是誰。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些不幸所引發的遺憾和痛苦,有時令人很難消受,如果拒絕接受人生苦難,而試圖將之排除的心態,有時帶來更大的災難。如果在「痛苦」中感謝主,讚美上蒼,人在一份最謙遜之後,必會再度產生出超越性的力量來化痛苦為快樂。所以能將感恩銘記於心,將吃苦當作吃補,把麻煩視作上天的禮物,擁有這種心態的人,老天爺也無法不對他們疼愛。所以哲人說得好:「常常感謝的人,能把自己的人生變得值得感謝。」

  凡事總在一念之間,想開了就是生命的活水源頭,走上快樂成功的坦途;想不開了便是生命的死水盡頭,走上痛苦失敗的慘途。回教教主穆罕默德說得好:「你若喚山,山不回,你便向山走去。」意思是說你如不能平息痛苦的海浪,但你可以學著乘痛苦之浪而行。是的,與其遠離,不如更往裡頭去。這是處理痛苦和危機時刻的最佳對策。西諺有云:「上帝為你關上這扇窗,必將為你打開另一道門。」失去一扇窗的風光,卻得一道門的視野。換個角度看人生,苦不盡然是苦;改個心態對事情,失也未必是失,有時失去反而是更大的獲得。禪機說得妙:「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大捨大得,小捨小得,不捨不得。」也就是這個道理。

三、結語

  既然無法逃避,何不勇敢面對?與其詛咒黑暗,何不點亮蠟燭?世界最著名的探險家被問到:為什麼有人不顧生命危險,前仆後繼地去攀登聖母峰呢?他只輕輕地回答:「因為聖母峰存在那裡。」人生的痛苦何嘗不是存在那裡,既然無法逃避,何不勇敢面對它呢?山不會增高,而我會長大,我一定會征服它;痛苦不會增加,而我會成長,我一定能克服它。

  總而言之;{走過痛苦}一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將吃苦當作吃補,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痛苦時,要能化悲痛為力量,將痛苦當作挑戰,視為再成長再學習的契機和動力。勇敢地站起地來告訴自己:我絕不讓痛苦擊倒,我也絕不讓別人再受這種苦痛。言而總之:將吃苦當作吃補,你一定能走過一生中所遇的痛苦。最後期望並祝福大家生活得開朗有朝氣,快樂又健康。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