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親子一起來閱讀─讓公共圖書館成為親子共讀的補給站

文:袁美敏(臺北市立圖書館天母分館主任)

【摘要】

  探討親子共讀與兒童閱讀之異同,及公共圖書館在推動親子共讀方面可提供的資源與活動型態。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t reading experiences in children reading alone and those sharing reading with parents. It will also discuss what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provided by public libraries will help motivate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read together.

關鍵詞:親子共讀;兒童閱讀;公共圖書館

Keywords:parent-child reading together;children reading;public library

壹、前言

  民國七十二年,臺北市立圖書館成立國內第一座以兒童為特色的圖書館──民生分館。初期佔館舍面積三分之一的兒童室與遊戲室最常遭遇的困境是:家長將圖書館當作臨時托兒所,在上市場買菜的時候,把孩子「寄放」在兒童室,或是任由學齡前的小孩在遊戲區玩耍,家長則在成人閱覽室看書或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閒話家常。

  當時國內經濟剛起飛,青少年在升學考試中掙扎求存,兒童閱讀風氣受限於觀念未開、國內出版品欠豐,而國外相關出版品引進尚不普遍,可說處於啟蒙階段。在此階段,家長在兒童閱讀上扮演的角色是管理和督促。在管理方面,家長會注意孩子到圖書館借閱什麼書,在督促方面,則是帶孩子去圖書館借書、看書或幫小朋友報名參加活動,鮮少親身參與孩子的閱讀活動。

貳、什麼是親子共讀?

  在討論親子共讀之前,我們先要釐清的是親子共讀讀什麼?學習基本上是循序漸進的歷程。謹將兒童認知能力與讀物的關聯性表列如下:

年齡層 認知方式 讀物類型
0-2歲嬰幼兒 嘗試透過眼、耳、手、口等感官,以遊戲方式認識周遭事物,探索世界。耐力和注意力有限。 能夠把玩、撕咬玩具書、洞洞書、厚紙板書,以及具有美麗色彩、線條、圖案的圖畫書。
3-5歲的幼兒 語言能力快速發展,想像力豐富,對人物好惡分明,尋找角色認同。 具有節奏或重複趣味的兒歌、童謠,有聲出版品,充滿想像的故事書、圖畫書;數數兒、認識顏色的概念書等。
6-7歲國小低年級學童 認識一些字,能以同理心關心別人。 文字不多,輕鬆幽默的故事書。
8-12歲國小中、高年級學童 具備論辯事理的能力,能夠獨立閱讀,自由進出書中世界。 歷史故事、傳記、科學讀物、散文、少年小說、文學名著等。

  既然兒童閱讀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鮮能逾等,親子共讀就閱讀內容與範圍來看,與兒童閱讀無異,不因為家長或家庭成員的參與而使閱讀層次有所增減。那麼親子共讀與兒童閱讀的差別何在呢?茲整理二者之間的同異,略論如下:

一、親子共讀為計畫性閱讀
  親子共讀不再是把兒童閱讀的事交給學校或圖書館,甚至放任不管。從共讀開始,家長需先了解孩子的認知能力,探索其閱讀興趣,進一步掌握出版資訊及相關社會資源才能選出適合的讀物。

二、家長是親子共讀的經營者
  從布置適合閱讀的環境、營造愉悅的閱讀氣氛、設計閱讀活動進行的方式……等等,無非都是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與興趣。而家長在過程中扮演經營者的角色,是孩子一生閱讀計畫的奠基者。

三、親子共讀是互動式閱讀
  不論是說故事給孩子聽、為孩子唸一本書、和孩子討論一本書或分享一個情境經驗……等,在過程中家長都是參與者,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最重要的是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一起討論。楊茂秀教授指出,討論不是漫無目的地閒談,而是一種思考的編織和組織,是一種整理經驗、交換心得、合作反省、共同找尋思想的進路。因此親子共讀是互動的分享,家長在過程中充分參與孩子的成長歷程。隨著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互動的方式也有所因應調整。

四、親子共讀是深度閱讀
  在共讀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思考、說出自己的看法和他人分享、提出問題,並且能傾聽不同的意見。透過討論不僅可以訓練孩子表達的能力,更有助於釐清問題。這樣的深度閱讀與孩子閱讀一本書及自己摸索的方式不同。

  家長在親子共讀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時間之外,所需投注的心力亦十分可觀,尤其在出版資訊與閱讀資源的掌握方面。在現代繁忙的工商社會中,家長是否有時間長期去經營這樣的閱讀活動是一大問題,更何況,有些家長心有餘而力不足。

參、圖書館在親子共讀扮演的角色

  圖書館能為親子共讀做些什麼呢?以下就推薦好書、提供共讀資源及辦理相關活動分述之:

一、為親子推薦好書
  很多家長雖然意識到閱讀對兒童的重要性,但常常遇到的問題是:看什麼書好呢?要同時兼顧孩子的認知能力、閱讀興趣、評斷書籍的良窳及掌握新書出版資訊,對家長而言,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這對於身為知識傳遞與資訊交換者的圖書館而言,卻是當仁不讓的。

  為親子推薦好書的方法包括:提供好書資訊、提供兒童閱讀相關網站、舉辦好書展覽及出版好書書目等。

 (一)提供好書資訊
  目前有許多的政府與民間機構進行兒童讀物的評鑑。舉其犖犖大者,包括:

  1. 由文建會、臺北市立圖書館與民生報、國語日報合辦的「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活動。每四個月針對科學讀物、圖畫書及文學綜合類的少年兒童讀物進行梯次評選活動,得獎作品同步刊布於臺北市立圖書館網站(包括書影及專家書評)、次月市圖之窗及民生報、國語日報等。此外,次年年初再進行上一年度最佳讀物評選,年度入選圖書除於上述媒體刊布外,並編印年度《好書指南》,提供關心兒童閱讀之家長、教師與社會人士參考。
  2. 行政院新聞局舉辦之「金鼎獎」相關獎項皆設有兒童及少年讀物類,每年七月公布得獎名單。
  3. 國語日報主辦之「小太陽獎」分設團體獎(圖書故事類、科學類、人文類、文學語文類、叢書工具書類、漫畫類及雜誌類)及個人獎(最佳創作、最佳插圖、最佳編輯、最佳美術設計)。
  4. 中國時報主辦之「年度開卷好書獎」設有最佳童書及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以上四種獎項得獎名單一經公布,臺北市立圖書館的網站即同步公布。除「好書大家讀」在年度內每四個月進行一梯次評選外,其餘皆屬年度評選活動。為掌握時效,圖書館可指引民眾參閱中國時報每週日出刊之「開卷版」、聯合報每週一推出之「愛書人週報」,以及國家圖書館每月定期出刊的新書資訊。

 (二)提供兒童網站資源
  網路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善用網路資源的人可說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國內許多機構、出版社甚至作家個人都為兒童設置相關網站,例如文建會的「兒童文化館」、教育部的「未來小子哈書網」、遠流出版社的「小人兒書鋪」等。網站內容包羅萬象,舉凡新書介紹、好書推薦、活動訊息及親子問題討論……應有盡有。

  以下僅整理一些重要兒童網站資源如下表:

網站名稱 新書介紹 好書推薦 活動訊息 專題討論 網站特色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
http://www.cca.gov.tw
  V V   1.每月選書:每月介紹三本童書,可點選動畫播放、玩遊戲並加入討論。2.繪本美術館:以動畫指導認識繪本、並提供線上插畫展及國外知名插畫家個展。3.圖書館:提供國內重要童書得獎作品書目、出版社名錄及其重要出版品。4.互動區:設有討論區、留言版、看圖說故事網頁供孩子憑藉想像發揮創作力。
教育部未來小子哈書
http://www.reading.edu.tw
V V     1.選書分類:所蒐集的書皆作分類以便查詢。2.好書大家讀:由文建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北市圖、幼獅少年共同推薦。3.電子書:提供已取得版權的有趣電子書供讀者在線上閱讀。
小狀元夢工場
http://www.kingbaby.com.tw
  V V V 設有兒童閱讀區、才藝教室、兒童遊戲區、兒童學業區、妙姐姐信箱、兒童投稿園地、幼兒學習區、親子教育區、家長問題信箱及親職教育100招。
信誼基金會
http://www.hsin-yi.org.tw
V V V V 以學齡前兒童為主,網站中有0123成長祕笈、0123專業父母推動計畫、小小愛書人TOP疑難雜症及家庭學習單等學前教育資源。
遠流博識網:小人兒書鋪
http://www.ylib.com.tw
V V V V 設有認識作家及出去逛逛單元,前者介紹重要兒童文學作家,後者介紹並連結優良兒童網站。
小蕃薯搜尋引擎
http://kids.yam.com
    V V 設有爸媽新樂園,包括教養絕招、學前教育、家庭學習單等單元。
國立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http://www.ntttc.edu.tw/ice
  V V   設兒童讀物研究中心網站,計劃建置一座完備的當代兒童文學資料庫。目前僅蒐集國內兒童文學博碩士論文題目及中英文摘要、相關兒童讀物選書工具書書目、語文科教學參考資料彙編、年度兒童新書書目、創作與活動等。
誠品全球網路
http://www.eslitebook.com
V V     設有童書區,推薦新書並有編輯選書及國外兒童文學獎、焦點人物專欄等。
方素珍兒童文學館
http://home.pchome.com.tw/
smile/funstory/fun.htm
        屬作家個人網站,設有會客室、童詩童話專櫃、散文故事櫥窗及作品檔案室等。
管家琪故事週刊
http://www.autoshop.com.tw
        屬作家個人網站,設有故事週刊(每週五更新)、作家個人檔案並提供免費線上訂閱故事週刊及與作家聯繫的管道。
國語日報
http://mdn.aide.gov.tw
V V V V 網站除國語日報網路版外,並設有1.網路書局:提供新書與好書資訊、作家特寫及線上投稿園地;2.資訊導航:提供人文、科學、藝術、健康與生活等網站資源及活動訊息;3.學習頻道:分語文學習、才藝園地及教學資源三個單元;4.歡樂王國:N世代工房提供線上趣味益智遊戲外,並有雙城期刊堡分別提供學齡前與學齡期兒童人文、自然與藝術的學習素材;5.關懷您:提供孩子傾訴問題與發表意見的園地。
新雅圖書樂園
http://www.sunya.com.hk
V V   V 設有經典好書、新書速遞、圖書目錄、小跳荳、互動樂園及親子閱讀讀書會。

  將好書資訊與網站資源提供家長參考的方式有很多,諸如:配合好書評選結果出爐舉辦書展、印製傳單或書籤供民眾索取、將相關資料彙集成冊置放在兒童室供親子翻閱、定期選介新書或好書資訊、將優質兒童網站掛上網頁供民眾點選連結......都是不錯的方法。

二、舉辦親子活動
  除了新書好書資訊的提供外,圖書館可以為親子舉辦各類型活動,包括常態性的讀書會、讀經班、說故事及非常態性的講座、研習活動等。

 (一)說故事
  說故事活動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招募義務林老師為小朋友說故事前,即已和快樂兒童中心合作,在總館及東園分館舉辦說故事活動。如今團隊人數將近二百人的義務林老師,每週六下午二時三十分輪流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三十所分館為小朋友們說故事。十四年來,到館聽故事的孩子始終不輟,足證故事不論新舊魅力無可擋。

  以目前活動情形看來,參與聽故事活動者普遍以學齡前及國小低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義務林老師多半具有幼教的學科背景或本身即為幼教教師,故事選材上多半來自繪本,在延伸活動時則以唱遊、肢體律動、美勞為主,這樣的故事內容和活動型態自然較吸引國小低年級與學齡前兒童。

  然而,這樣的型態是否就此一成不變呢?說故事活動有無必要開發中高年級的聽眾呢?說故事是一個刺激閱讀興趣的方法,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固然已具有自我學習及思辨能力,足以獨立閱讀一本書。但在媒體發達、網路遊戲環伺等外在因素下,如何藉由說故事及其延伸活動吸引兒童閱讀人口,重新發現書中樂趣,並進一步藉由討論豐富說故事的內容與意義,是值得努力的課題。

  要如何開發中高年級學童與家長的聽故事人口呢?筆者以為可從故事取材著手,可取材於英文原著,發展出英語說故事時間,也可取材自少年小說、散文或科學讀物,選材多元化可滿足中高年級思辨與創造的能力。

 (二)親子讀書會
  九○年代,讀書會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省各地發展著。臺北市立圖書館設立的讀書會約有五十個,其中萬興分館小大讀書會、力行分館親子讀書會都為親子共讀的讀書會,前者以學齡前後的學童與家長為主,後者則分為兒童及青少年兩組進行。

  親子讀書會的宗旨是:讓親子在共同參與中,由討論與分享建立良性互動模式,並且藉由觀察讀書會的不同家庭成員,相互學習與交流,擴大視野,分享經驗。

  為進一步推展親子共讀讀書會,臺北市立圖書館於九十年四、五月間,開辦「親子共讀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第一階段結業將近三十名學員,取法中國古代晉朝人車胤囊螢苦讀的典故,組成螢火蟲親子共讀讀書會,於七月起陸續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永建、永春、城中、景美四所分館展開實習。

  從之前的萬興小大、力行親子以及後來成立的螢火蟲親子共讀讀書會看來,親子共讀日益受到家長的重視。但其中有些現象值得在此提出討論:

  1. 父親在親子共讀中的角色
    幾乎每一個親子讀書會中95﹪以上的家長成員是母親,父親扮演的角色多半是接送母子,足見他們雖然未能親身參與卻樂觀其成。這個現象很難以父親負擔家計,抽不出時間加以解釋,因為許多父親在過程中是全程守候在室外或室內一角旁聽的。可能的原因是書籍主題的選取和現代父親仍不習慣在家人以及眾人面前表露自己心中的想法。以上只是推測,究竟是什麼因素使然,有待進一步探究。
  2. 分齡實施
    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由於心智發展的差異,認知能力與學習興趣亦處於不同階段,以分齡方式組成讀書會進行討論可以更準確地選擇適切的讀物與討論方式,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螢火蟲親子共讀讀書會為例,各館依不同年齡階段分別招生如下:

館別 時間 對象
總館 每週六 09:30-11:30 5-8歲兒童及家長
城中 每週六 10:00-11:30 學齡前兒童及家長
城中 每週六 19:00-20:30 5-8歲兒童及家長
景美 每週六 09:30-11:30 5-6歲兒童及家長
永建 每週三 15:00-17:00 4-8歲兒童及家長
永春 每週三 14:00-16:00 7-10歲兒童及家長

 (三)親子讀經班
  讀經活動近年來已蔚成風氣。一般人常誤以為讀經不外是讀中國古代的「四書五經」或西方的「聖經」。其實,讀「經」指的是讀「經典」,也就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因此,論語、孟子、詩經、唐詩宋詞、英美小品文、聖經中的詩歌……都在背誦之列。

  讀經沿襲的是古代私塾的背誦傳統,不講求逐字逐句的字義理解,而主張在童年階段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強的時期,只要經過十次到二十次的反覆誦讀,無論多麼深奧的字句都很自然的烙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成為他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讀經活動中,我們同樣看到有許多家長充當「書僮」,接送孩子上下課、為孩子提教材、照相……。事實上,如果父母親在孩子讀經的過程中參與愈多,愈可以增進孩子的學習意願與持續力。以臺北市立圖書館永春分館兒童讀經班為例,雖名為兒童讀經,但帶領讀經的老師們鼓勵家長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孩子採用不同的共讀方式。比如尚未識字的初學者,家長可以先唸一句,再由孩子跟著唸,一段時間後,可以採用輪讀的方式,等孩子更為熟悉後,就可以用背誦的方式進行了。

 (四)相關閱讀講座
  公共圖書館可以不定期舉辦一系列以兒童閱讀為主題之講座。講座內容包括如何為孩子選書、如何與孩子討論一本書、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與習慣、不同類型兒童讀物的導讀、親子共讀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探討以及閱讀資源與資訊的取得……等相關問題,都是關心兒童閱讀之家長與社會人士深感興趣的。

  無論從深度與廣度來說,親子共讀可說是兒童閱讀的延伸,公共圖書館在推動相關活動時應發揮專業角色,整合相關資源以成為親子共讀的補給站。

【參考文獻】

  • 天衛文化。孩子一生的閱讀計畫。臺北市:天衛文化,民國89年。
  • 楊茂秀。討論手冊。臺北市: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民國89年。
  • 台灣地區家庭教育中心。學習型家庭手冊。臺北市:教育部,民國88年。
  • 連翠茉。歡喜閱讀。臺北市:遠流,民國90年。
  • 鍾聖校。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民國79年。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