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撫今追昔 府城古蹟巡禮

文:陳家詡 照片提供:侯聰慧/攝影

赤嵌樓 府城精神象徵

  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這座古老的建築經歷了荷蘭、明鄭、清代、日據至光復後的歷史遺跡,再加上這裡原來是平埔族「赤嵌社」所在地,所以赤嵌樓不愧是一座擁有豐富史料內涵的古蹟。

  在明末永曆六年(西元一六五二年),郭懷一領導抗稅抗荷事件,引起荷蘭人的警惕,便在永曆七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建造普羅民遮城,至永曆九年(西元一六五五年)大致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赤嵌樓。

  當時的城樓,背山面海,與數里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控制台江內海,城的右側設穴窖,左後及前門外有井,海潮直湧城樓下,由於市街繁盛,荷蘭人遂以它做為商業及政務的中心。

  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延平郡王鄭成功自鹿耳門登陸,收復赤嵌樓,改為承天府,因此赤嵌樓也是漢人在台灣最早設立的行政中心,鄭成功去世後,赤嵌樓成為火藥、軍械的貯存所。

  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之亂,城樓遭到破壞,門額鐵字也被取下來鑄造武器,接著幾次地震的肆虐,城樓坍塌,景色更是淒涼;直到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年)知縣魯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才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邑治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

  同治初年,供奉觀世音的信徒們,首先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同治末年及光緒初年兩度來台治事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在城樓上建造海神廟,但因內渡作罷;中法戰爭時,劉銘傳為杜法軍侵台口實,乃命台灣知縣沈沒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基,大士殿因而受到波及;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為了振興文教,購置民地,將呂祖廟內的引心書院,遷至赤嵌樓北側重修,改名為蓬壺書院,同時,又將赤嵌樓樓基填平,在高台上建造文昌閣及五子祠;於是,赤嵌樓,竟成了廟、院、閣、祠、殿等各種不同中國建築的展示場。

  日據時期,赤嵌樓充當陸軍衛病院,光緒卅二年(西元一九○六年)蓬壺書院因地震多半側塌,宣統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五子祠也因颱風侵襲而損毀,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日人整修赤嵌樓,並將它做為台灣總督府日語學校台南分校。

  民國卅一年(西元一九四二年)日人再度整修赤嵌樓,並配合傾圮部分進行城基挖掘,在文昌閣的台基下發現荷蘭時期赤嵌樓的正門入口,但為顧及安全,僅止於表面發掘;這次的整修,拆除了大士殿及大部分的蓬壺書院,只留下門廳;損毀的五子祠也不再重建,於是最後僅存歇山重檐屋頂的海神廟和文昌閣。

  台灣光復以後,赤嵌樓做為台南市立歷史館使用,所以赤嵌樓可說是台南最著名的古蹟與精神象徵。

二鯤身砲台 又名億載金城

  二鯤身砲台,舊稱安平大砲台,又因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楨題額:「億載金城」,因此俗稱「億載金城」,因為這個砲台的建立者是沈葆楨所以又有「沈葆楨砲台」之稱。

  砲台是在清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九月開工,至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八月竣工,歷時共計一年又十一個月才建造完成的二鯤身砲台,肇因於牡丹社事件的發生。

  約當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有琉球籍的漁民六十九人,因風漂流到台灣今恒春附近,其中三人溺斃,五十四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倖免於難的十二人,由督撫從優撫恤後,遣回琉球;但是居心叵測的日本,竟妄稱琉球為它的保護國,藉機發動兵變,乃於同治十三年發兵,以剿番為由進犯台灣,當時的清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嚴辭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積極治理台灣。

  沈葆楨到台灣以後,勘定安平地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台一座,並延請洋匠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以做為防守海口、阻遏日軍。

  砲台建築,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的作法,所建造而成的方形稜堡式台,四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稜堡安大,做為遠攻之用;凹入的牆面,列洋槍隊,以防止近撲,四周再環繞深溝,以鞏固防衛。

  砲台完成後由沈葆楨親題「億載金城」、「萬流砥柱」,分置內外門額,氣勢雄偉。

  砲台下方,四周圍建有糧房、兵房、伙食房及彈藥庫等設施,中央留的隧道式門洞通達砲台內部,門外以木橋跨越護城濠,木橋靠城門的一段,用懸吊式橋板,平時供補給通行使用,可惜木橋結構,年久失修,日據時期毀壞,改為鋼筋混凝土橋,沿用迄今。

  雖然二鯤身砲台尚未建成時牡丹社事件便因清廷與日本政府議和而結案,但在中法戰役中,法艦尋釁安平,砲台發動攻擊,法艦因而不敢再貿然進犯;光緒廿一年,台灣割日前夕,劉永福據守安平海口,二鯤身砲台曾發砲二枚,擊中來侵的日艦,發揮了海岸防禦台應有的功能。

五妃廟 小廟大意涵

  舊稱桂子山(也叫魁斗山)的五妃廟,是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從死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五人的墓塋與墓廟,在廟右側的小祠,有「義靈君之佳塋」相傳是當時殉節的侍從太監之合塚,單開間的義靈君祠,格局雖小,含意深遠。

  永曆卅七年水師提督施琅征台,鄭軍失利,鄭克塽乞降,堅貞愛國的寧靖王以為義不可辱,決定殉死,並將心意告知年紀尚輕的五妃,希望她們各奔前程,隨侍在側的五妃,聽了都含淚對泣,在表達了全節從死的決心以後,便從容自縊,寧靖王在事後,辭別故舊及鄭克塽後,也投繯而亡。

  當時崇仰她們的忠貞節烈,乃將五妃合葬在城外南郊的魁仔山上,也就是今日的廟址所在,魁仔山本是一個荒涼的墳地後來改諧音為桂仔山或魁斗山。

  五妃墓原稱「五烈墓」,原來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因清廷初有台灣,忌諱前朝,只稱為五烈墓,清乾隆十一年巡台滿御史六十七及漢御史范咸,命海防同知方邦基修墳,並在墓前建廟祭祀,所以後人多稱「五妃廟」,形成今日所見前廟後墓的五妃廟格局。

  正殿供奉五妃神像,像後的牆上鑲著「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碑,廟本身規模不大,但佔地廣闊,並有「血化一元鳥哀帝魂、香流五桂花是女貞」對聯,傾訴王室的悲曲,一元子是寧靖王別號,五桂花則是暗喻五妃;門的左右,紅色的院牆連接左右兩護龍的山牆面,與三弧形的馬背屋脊,構成高低起伏的外觀,四周老樹垂蔭,芳草碧綠,引人憑弔。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