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三世紀,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在港口攔截並一一謄收往來船隻上的所有卷軸,成為當時最大,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圖書館。自此,圖書館就扮演著典藏、保存、推展人類文明及知識的寶庫。隨著社會環境和科技發展的嬗變,我們對圖書館的期待,已進化到一個除藏書外,還能融合人、書與環境的閱讀空間,並且在流通方式及服務範圍上能及時跟上科技躍進的幅度。循此脈絡而生的「國立臺中圖書館」新館,便是一個結合實體及虛擬資訊服務的新時代圖書館。
以89年悠久歷史及豐富的服務經驗為碁石,國中圖團隊歷經8年的努力,籌畫並打造這座饒富時代意義的國立級數位圖書館,為全國民眾邁向數位閱讀時代積極開路。除了充分運用嶄新科技針對不同年齡層打造閱聽服務及空間,也提供社會大眾多種閱讀、休閒、探索及學習的活動,甚至和英國、法國、美國等在臺協會合作,規劃出多元文化區,為圖書館營運刻畫出嶄新局面的同時,也為全臺文教事業發展設立重大里程碑。
灣流印象 眾所矚目
國中圖新館定於民國101年6月3日正式啟用,以主體建築的驚艷揭開序幕,充滿各種想像的流體外型,擺脫傳統工法,利用許多曲線和弧面打造,象徵河流串聯,文化傳承,整體建築沒有一處重複的曲線,施工高難度,連國外設計師都嘆為觀止。
綠帶地景的自然弧線是新館給社會大眾的第一印象,讓自然與建築不再是互斥的平行線;關心環境、尊重環境原有的生命與脈絡,是建築師設計的精神,也是圖書館欲突破原有的窠臼形象。即便尚未正式開館,也已經吸引許多部落客前往攝影報導。
多元活動 蓄勢待發
當「閱讀」加入了互動的行為,閱讀媒介不僅限於書面文字、紙張,知識的流動不只存在於實體圖書中,新的閱讀時代即宣告來臨。國中圖新館接續將呈現的內部服務及空間,其虛實合一的型態及內涵勢必將引領國內公共圖書館掀起新一波的服務革命。
在正式開館前,國中圖透過試營運、專業人員及5大類部落客(親子、旅遊、閱讀、攝影、生活)體驗活動進行暖身,累積資訊傳播能量。開幕當天,除以隆重簡單的儀式迎接新館開館,會場中也有神秘的智慧使者與來自多個國家的代表將帶領全民一同迎向新閱讀時代。
當日還有閱讀趨勢講座,邀請科技界及文化界指標人物對談分享,揭示新世代閱讀模式面臨的轉變與發展;新館建築工法特展,解析結合藝術美學及實用功能的現代建築新貌;國中圖館史特展,從各項史料彰顯社會潮流下公共圖書館的歷史變遷;戶外創意文化市集及館內體驗活動,使民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新時代圖書館服務,進而軸射學習及閱讀的能量。
無限想像 無盡延伸
1989年,誠品書店誕生於臺北市仁愛圓環,讓書店不再等同於賣書的地方,如今更蔚為臺北城市的「文化景觀」,成為許多書店及圖書館經營的典範。我們期待,國立臺中圖書館新館能成為臺灣教育文化地圖上的重要地標,帶領各種可能的閱讀者走向想像和期待的方向,讓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不只侷限在館內,而能不斷地向外延伸到每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