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追索的誘拐-評蔣勳《島嶼獨白》

文:江林信(輔仁大學或文讀書會會長)

著 者:蔣勳
出版者:聯合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

  在散文的境界裡,我們習以生命點滴的散佈這樣的創作型態,習以自我析剖的閱讀規則,我們在觀察著者的見解、觀念、道德、與其所作所為所獲得的徹悟,我們忽略了著者可能的路人性格-著者勇於告知你:關於文章的成立他只提供眼睛,眼睛並不會說話,至多透露一些七情六慾的神情,只不過將環境換成鏡頭裡的風景罷了,他要求文章的純粹性,切離所有關連,令一切兀自存在,蔣勳的{島嶼獨白}正有如是的性格。

  我們其實樂於遺忘解讀,樂於擁護作品的神聖性,這對於這本書是一種恩賜,然而,聽畢整座島嶼的獨白,我們發現了太多故鄉的歷史,而那些歷史依然在我們背後,儼然一幅山水畫的遠景,儘管焦點模糊卻不妨害其原本樣態的本質,所以,拒絕解讀的聲明並無法囚禁我們的記憶以及記憶中深深傷害著心靈的種種荒謬與憤怒,作品與現實兩兩獨立只能發生在兩者彼此的邊界過遠的情形之下。

  「我們閱讀、解釋、猜測,其實都只是在探索窺伺命運本身,與解讀無關」,準此,似乎命運的掌握是這本書較願意承受的負擔,它願意被當作一句詩,被冠以不可解的面貌,然而,詩句其實隱隱說明著過去以及將來。

  儘管如此,這本書依然散發濃濃誘惑的意味,在閱讀的過程中,沿途你都可以發現現實的標記(或者取材於現實的標記),每個路標都吻合心中某些傷痕的形狀,於是你便不可抑止的追索下去,直至文章最後給你一個懸崖,你在懸崖前止步,悵然、茫然、然後心驚。

  面對獨白,令人較為關心的,該是它到底說了些什麼罷?品味整本書,著者的企圖似乎至為深廣,其所訴說者雖離不開島嶼的範圍,但島嶼的性格、成員、環境與其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卻一併宣告了諸多社會文化下人類不得不逼視的問題,如<楓香>裡的軍政結構與人權、<夜郎>裡的情慾與道德、<芝麻>裡的金錢意識與金融體制、<我是狗>裡的族群意識與<讖緯>中對於治安的不安情緒所衍生出來得慌駭之情,在在都是在人性底層抽動的行為,然而,它控告了什麼嗎?批評了嗎?我似乎只感受到深度的無奈,和一點旁觀的冷感,這裡的主觀空白正好呼應了著者在序中所希望的反解讀,因為不解讀是存有希望唯一的可能。

  誠如著者所指稱的,{島嶼獨白}是一本使人逃亡的書。從環境中逃離,逃回自己內心深處躲藏。著者扮演帶領逃亡的首領,不塑雕像、不立規則,首領的角色也在眾多孤獨者當中亂數替換,只要你看得見虛像,然後呈現虛像只是虛像此一起碼的真實。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