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地方文學館─鍾理和紀念館 見證客家之愛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我相信自己的愛,我將依靠它為光明的指標。」 ──鍾理和

  高雄美濃是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人聚落,文化資產相當豐富,三合院、宋屋學堂、菸樓、百年公井、老街、敬字亭、伯公壇、擂茶、粄條、長藍衫、油紙傘…等,形塑出臺灣多元文化之美。其中最具魅力的地標,莫過於在美濃客家人聚落中最晚出現的「鍾理和紀念館」,鮮明的訴說著客家人最引為自豪的「硬頸」精神。但相對於美濃其他豐富文化資源受到歡迎和喜愛的程度卻難等量齊觀,甚至可說是備受冷落,這和紀念館主角鍾理和有著類似的命運。

笠山下的文學青年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中的鍾理和雕像。  鍾理和是怎樣的一個人?對不熟悉臺灣文學的人而言,即使是在國中國文教科書中讀過鍾理和作品〈做田〉和〈草坡上〉,對鍾理和也只有浮光掠影的認識。其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憂傷悲苦、年僅45歲即結束短暫且悲劇人生的鍾理和,讀者想經由文學創作與他的靈魂相遇,不但遙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鍾理和於1915年12月5日出生於和美濃隔著荖濃溪相望的屏東高樹一個富庶人家,18歲那年遷到美濃笠山,這裡是鍾理和一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笠山農場》的背景,不僅獲得中華文藝獎金會長篇小說二獎,隨後被日本大學翻譯成日文版在日本發行,鍾理和也因此被稱為「笠山下的文學青年」。

  在笠山農場協助父親管理自家農場的鍾理和,養成對文學的愛好和從事文學創作的構想。鍾情於現代寫實主義之外,他認識了沒有受過教育、在農場工作大他4歲的鍾台妹,譜出被鍾理和形容為「被詛咒的愛情」的姊弟戀,不但觸犯同姓不婚,還違反男尊女卑的傳統客家社會大忌,無法見容於當時的社會風氣,唯有遠走他鄉。

心靈受創後留下深度作品

  鍾理和與鍾台妹於1941年帶著剛出生的長子鍾鐵民,先到同為日本殖民統治的中國東北,再輾轉定居被日本占領的北平,鍾理和以翻譯日文維生,同時開始以文學創作抒發苦悶的內心世界。日本於1945年戰敗投降前夕,鍾理和出版生前第一部也是唯一部的小說集《夾竹桃》,其中還有〈新生〉、〈薄茫〉、〈游絲〉等多篇中篇小說。

  鍾理和夫婦和4名兒女,於1946年3月搭乘難民船返回離別5年的家鄉,受聘於屏東內埔中學代用國文教師,隨即因肺結核病發無法操勞工作。養病期間家產逐漸散盡,一家生計全落在鍾台妹身上,但也因此使鍾理和得以逃過1947年爆發的228事件以及隨後長達38年的戒嚴白色恐怖,沒有面臨他同父異母手足鍾浩東被槍決的相同命運。

  養病期間鍾理和抑鬱寡歡,唯有寄情於筆耕,這段時間正是鍾理和創作的高峰時期。從日治時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臺灣的大時代變化,加上個人經歷支離破碎困苦生活的折磨,都使得心靈受到傷害的鍾理和留下許多非常有深度的作品,生平最後的作品《雨》,也是鍾理和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鍾理和於1960年8月4日病逝,得年45歲,生前的作品陸續出版,其中最受到注目的是遠行出版社出版的《鍾理和全集》,在臺灣文學界引起非常大的討論。尤其是自傳體的短篇小說〈原鄉人〉,敘述鍾理和的成長過程,以及從民族自覺角度,逃離臺灣以至於大陸之行,對「原鄉人」和中國人認識的心路歷程,引起一陣本土文學的熱潮。隨後被知名導演李行拍成電影,其中一句對白「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被兩個中國各自賦予不同的政治解讀,鍾理和的文學也跟著漸漸受到民眾的重視。

作品被政府視為瑰寶

  鍾理和生前寂寞,鬱鬱而終,身後卻備受尊崇,更被他的故鄉高雄縣政府視為瑰寶。繼1997年由縣政府以公務預算出版新《鍾理和全集》後,再於2009年4月集合鍾理和祖孫3代合力完成全套8冊的《新版鍾理和全集》。內容包含鍾理和完整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與未完稿、日記、書簡,另外還擇選其中數篇彙整出版《鍾理和文選》單行本。

  《新版鍾理和全集》由孫女鍾舜文提供66幅插畫、孫女鍾怡彥編輯、長子鍾鐵民校對,是首部由3代合力完成的作家作品全集。

  鍾鐵民表示,他父親的作品中使用許多獨特個人色彩詞彙,必須加上註解以免讀者困惑,另外,其小說和散文不斷修改,常有一文三稿的情形,即使刊登發表也屢遭編者刪削修改,因此必須依其手稿及遺留資料一一比對還原。《新版鍾理和全集》不敢說是最好,但起碼是最貼近原創的彙整。

  鍾理和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寫作,在這裡長眠,重要作品大體上都以美濃為主;包含人和事、生活的悲喜、還有非常強烈的臺灣人的感受,他的文學地位受到肯定,興建一座鍾理和紀念館是實至名歸。但當文學界發起籌建成立「鍾理和紀念館」時,鍾鐵民曾反對參與。

  「因為鍾理和是我的父親,我參與這個工作,這個好像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事情。」鍾鐵民認為父親一向非常謙虛、低調,絕不會願意出這樣的風頭,但當時文學界的朋友表示,鍾理和是屬於大眾的,不可有內舉避親的罣礙,於是逕行發起了籌備委員會。後來籌備委員會在執行上有所不順,鍾鐵民只好接手,畢竟「鍾理和紀念館」以他父親為主軸,即使內心有所掙扎,也只能責無旁貸的扛起這個擔子。於是這個由文學界倡議籌劃的館舍,最後的興建、管理、經營責任還是回到了鍾家手裡。

鍾理和紀念館一隅。紀念館重現鍾理和書房意象。美濃文風鼎盛,也紀錄了客家文化的內涵。

珍藏作品擴及其他作家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於1979年6月由文學界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等6人具名,發出「籌建鍾理和紀念館啟事」開始籌建,1983年8月正式落成。館址坐落於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土地由鍾理和家屬無條件提供,館中紀念的文物,除鍾理和個人資料外,舉凡臺灣地區作家的手稿、著作,也在收藏之列。

  1980年動土後,因遇到物價波動,建館工作仍因經費困難幾次陷於停頓,直到1983年8月完成一樓落成啟用,第3年興建二樓。1997年,高雄縣政府在紀念館兩側興建臺灣文學步道園區,豎立鍾理和紀念雕像,同時設置35位臺灣作家以文學碑石鋪陳步道,長伴生前寂寞的鍾理和,完成今日之規模。

  目前紀念館一樓展示有關鍾理和的所有文學資料,包括手稿、日記、雜記、生活用品及研究鍾理和文學的相關文件資料。二樓收藏方向,原本是以臺灣當代文學史為主,展示臺灣許多作家的著作、照片、手稿,但因國家級台灣文學館設立,已將收藏調整為展示與美濃文學、鍾理和同代作家等相關資料。

開文學紀念館風氣之先

  1987年之前,臺灣文學在臺灣地區還是一種政治的忌諱,臺灣文學資料的收集並不容易,甚至還會干犯到政府的政策。這種情形之下,鍾理和文學館戰戰兢兢的經營。如今,臺灣在政治與社會面都趨向於正常化,臺灣本土文學逐漸受到社會重視,學校教科書裡也可以看到許多臺灣前輩作家的作品,在鍾理和文學紀念館開風氣之先後,賴和紀念館、楊逵紀念館也逐一成立。

  鍾鐵民表示,「我們當初這麼辛苦想推動的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屬於自己文化建設的成果,能夠展現給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紀念館能夠在我們的土地上讓我們後代子孫知道,文化才是我們的財寶,有文化的國家、有文化的民族才是有特色值得驕傲的國家跟民族。」

  紀念館的意義,在於成為珍藏人類共同生活記憶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尤其是「鍾理和紀念館」。對美濃人而言,鍾理和紀念館不但是當地知名作家的紀念館,同時也紀錄了客家文學的內涵,詮釋並記憶了客家文化的特徵。對臺灣人而言,則是展示了臺灣文學之路的艱辛。對鍾理和而言,更是足堪告慰,他相信的愛,已生根在臺灣這塊土地,成為指引光明的依靠之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