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新校園運動─高雄縣立過埤國小 創藝校園獎不完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進入過埤國小學校網站,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見了過埤國小的面貌;從操場、從籃球場、從遊戲場、從3樓教室,3D鳥瞰、3D蟲視、3D環視……,除了360度仔仔細細觀看過埤國小外,我們還可以從太空觀看,甚至,我們還能看見夏至的過埤國小以及冬至的過埤國小,除此之外,我們還看見以前的過埤國小以及未來的過埤國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探索全世界之前,必須先自我了解!這是過埤國小校長李進士懷抱的想法,他期待每一個孩子走向世界,但首先,這些孩子必須先徹頭徹尾看清自我的根源。於是,校方極盡所能的展現學校的面貌;包含時間與空間的透視!

從歷史進入

過埤國小校長李進士榮獲99年閱讀磐石閱讀推手個人獎。  過埤國小位於高雄縣鳳山市南端,距離小港國際機場不遠。「過埤」地名源自經過埤塘就到達鳳山的簡稱,「埤塘」指低下潮溼之水池,水池內蘊藏無限生機,存在相當豐富的自然生態。

  時至今日,進入過埤國小校園,仍可挖到創作陶品最好材料的埤塘泥土,也可以見到長約50公尺、兩邊種植高大喬木的林蔭大道,加上小小的森林公園,隨著季節變化吸引不同的蟲鳥駐足。

  處處充滿田園之趣的校園美景,在擁有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的過埤國小校長李進士眼中自是如獲至寶。97年8月接任過埤國小校長新職時,心中立即浮現英國浪漫詩人濟慈(John Keats,1795~1821)所說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那是你在世界上所知道的一切,也是你只需要知道的一切。」

  李進士做足功課,深入了解鳳山和過埤的傳統在地文化後,和學校推動閱讀團隊不斷的腦力激盪,決定從落實藝術人文課程出發,深耕閱讀、發展藝術與人文。除學校師生努力研發課程和精進教法外,也因為李進士本身擁有視覺藝術的背景和專長,引進各類專業教師和藝術家,形成夥伴結盟支援特色教學,與學校老師共同進行協同整合教學,活化延伸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豐厚學生的學習內涵。因為這些努力,過埤國小以競爭型計劃獲取成為教育部「藝術深耕」小學,高雄縣政府文化局也協助邀請藝術家駐校進行創作教學。

特色課程展現在地生命

  鳳山市自400多年前建立漢人統治政權以來,一直是自然環境優美與人文薈萃的故城,過埤國小推動閱讀也充份運用這項優勢,配合校本課程,納入環境資源與文化資產。除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之外,並指導學生深耕閱讀故鄉,進行整合式在地文化閱讀課程與活動項目,積極推動班級共讀、讀報教學、創意繪本、讀者劇場……,並且特別以鳳邑文化、軍陣文化、埤泥新生、傳奇故事作為課程發展主軸發展特色課程,展現源遠流長的在地生命。

  過埤國小閱讀在地文化的校本課程,學生學習成果相當顯著,視覺藝術課程中的「埤塘學園青蛙系列」文具用品、「鳳彈彩珠系列」的彈珠台DIY、「鳳尾迎心系列」的銅雕書籤、「馨香鳳凰系列」的手工皂……都相當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以學生自行創作的故事版畫繪本為例,許多學生都能經由繪本創作不同的故事,畫出鳳山的老故事,既能認識鄉土的淵源,更能與自己天真原始的內心世界對話。學習成果,已從一般藝術人文課程提升到動態可以從事表演活動,而靜態的成品,可以是裝置藝術,或是作為學校的伴手禮。

  為了深化閱讀內涵、營造優質書香校園,過埤國小再以「書藝飄香.優質閱讀」為主軸營造「創藝校園」。秉持「閱讀時時可得、書藝處處飄香」的閱讀期許,融入藝術校園、營造在地意象,透過充滿學習契機的空間形塑,校園中處處充滿可以述說故事的望角,引領孩子踏入閱讀桃花源,尋找生命泉源,歡喜閱讀、自在學習。

小學堂快樂共讀。傳統故事刻劃成裝置藝術;磚雕座椅取名「鳳彈新生」,呼應學校在鳳山丘陵之地理位置「鳳彈山」。學生彩繪創藝繪本。

故事入境 學生最愛

  李進士的視覺藝術背景和專長,在創藝校園營造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他將學校定位為「埤塘學園」,以創意巧思營造悅讀角落和走廊,這些場域大受學生歡迎,下課鐘聲響起,衝出教室享受不同於教科書的閱讀樂趣是不少學生的習慣。同樣深受學生喜愛的,還有分佈在校園中以有故事情境為發展主題的「埤塘記憶」和「鳳邑系列」兩大主軸裝置藝術空間。

  為了呼應過埤國小校名,校門入口北側有座「埤塘記憶──水的對話」裝置藝術,這是學生放學時的家長接送區,其中並建置一個淺水池,取名為「若水塘」,引申老子道德經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隱喻「埤塘學園」的孩子即使處於「埤塘」,亦有積極向善之心、婉約似水之柔情。

  在校園南側遊戲區,有三座大理石雕座椅,取名「水的對話」,以科學角度解構水的三態,期勉孩子用理性面對問題,並以「水」為師,調整自己、面對環境,如水之三態,來因應多變的周圍,更希望孩子們面對再險惡的阻礙,都能「若水」般的適應萬變,也期盼透過「水的對話」,讓孩子於校園坐臥之間,能如水般調整形態,以迎接不同的環境挑戰。

  校園裡還有以埤塘元素:水、青蛙、蓮葉設置的「埤塘記憶──埤塘一角」;結合校名與舊地名打造近3層樓高的「埤塘記憶──埤塘學園」藝術鑲嵌畫,畫面由一隻可愛的小青蛙打開故事書說起,透過燈泡的照耀,開啟孩子們一連串的學習活動,有科學、藝文、天文、生態,象徵豐富的校園生活。

閱讀的身影無所不在

  鳳邑系列裝置藝術,最受注目的是新校舍的圓形建築,由一隻飛鳳引領過埤的孩子,進入快樂光明的學習殿堂的「翔鳳過埤」。仔細端詳,鳳的尾巴是由過埤英文字母「GOUPI」所組成,裡頭的小朋友,時而化作自在的小魚優遊於學海之中,時而蛻變成迎向天際的彩蝶,日與月巧妙交織於視覺動線的右上方,隱含「日月光明」之意,期勉孩子在學海中勿失方向,切記迎向光明。

  在雨豆樹上,則有善用廢棄的鍋碗瓢盆、金屬零件製成可愛的小鳳凰,取名「有鳳來儀」,利用廢棄的東西再製,隱含回收再生,也期勉孩子在最低潮時仍應正向思考,如鳳凰般浴火重生,開創自我的新價值。

  此外,以鳳山市傳統故事刻劃成裝置藝術的「鳳彈新生──鳳凰磚雕」,以及利用高雄市「火球節」的剩餘物再生製成孩子最喜愛的「鹹蛋超人」與「女超人」可愛的造型公仔,取名「鳳彈寶寶」。在這些校園中雕像旁看見孩子閱讀的身影,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過埤國小發現在地特色,找出學校的亮點,一步一腳印經營鳳尾山下埤塘學園的「人文過埤‧藝遊味境」校本課程,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美育的薰陶與啟蒙、拓展學藝術與人文學習視野,因而榮獲教育部所頒發的99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團體獎」,國中小學藝術與人文素養指標績優學校評選「總體績優標竿學校」、「課程與教學績優標竿學校」雙料殊榮,李進士也獲得99年閱讀磐石獎個人組的肯定。

  「路,走對了,就不怕遠!」面對榮譽的肯定,李進士最感欣慰是在於能夠力行與實踐,為孩子們開啟樂於學習的空間。

埤塘記憶─若水塘。雨豆樹上的小鳳凰。以埤塘元素青蛙作為廁所設計。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