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知識與美學並行 點亮閱讀新地標

文:Funny Li 攝影╱王士豪

2025年正式開幕的「麥寮社教ESG永續發展示範園區」,園區內的智慧圖書館透過紅磚建築融合傳統與現代美感,展現在地文化底蘊,更導入AR、AI等數位互動科技,打造一座面向全齡、貼近在地的公共閱讀空間。

 

麥寮智慧圖書館透過紅磚建築融合傳統與現代美感,展現在地文化底蘊。

  雲林縣西北沿海的麥寮鄉,是典型的「風頭水尾」地帶。過去居民多以討海為生,生活艱辛;1990年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六輕)進駐後,這裡又成為工業重鎮,長期在「生產者」的角色之間兜轉,成了人們對於麥寮的第一印象。


  如今走入麥寮,映入眼簾的是截然不同的風貌。這個曾以漁業與農業為生的濱海鄉鎮,隨著大量的就業人口,逐漸蛻變為沿海最熱鬧的鄉鎮之一,也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踏入麥寮鄉不久,便能看見一棟結合玻璃與紅磚的醒目建築「麥寮社教ESG永續發展示範園區」,這座贏得國際建築大獎的公共建築改寫了地方的天際線,園區內的智慧圖書館,更成為臺灣鄉鎮圖書館的亮眼代表。

 

 

紅磚與現代並存的建築語彙

新住民閱讀區蒐羅許多新住民家鄉文化相關書籍,滿足多元族群需求。

  由麥寮鄉公所與台塑集團共同打造的「麥寮社教ESG永續發展示範園區」,自2025年1月開幕後陸續斬獲多項大獎─「2025英國倫敦設計獎」(London Design Awards)金獎、「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以及「2025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這座占地約24,000平方公尺的園區,是由徐岩奇與趙建銘2位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最大特色是將質樸紅磚融入現代建築語彙,智慧圖書館與生活美學館兩大主題館圍塑中庭的孵化廣場,引光入景,並且融入低耗能設計,與在地風土環境相呼應。


館內空間明亮通透,營造出舒適的閱讀環境。  生活美學館為多功能的藝術文化空間,設有宴會廳、演講廳、會議室、藝享空間、簡報室、共享廚房等多元空間,成為麥寮鄉最具特色的公共場域。


  麥寮鄉鄉長許忠富表示,麥寮社教園區智慧圖書館(以下簡稱麥寮智慧圖書館)過去附設在麥寮國小舊禮堂內,僅有2、30坪的圖書空間。新館落成後,不僅空間擴大為2層樓,更在設計初期就與建築師討論,將在地需求也納入規劃,使圖書館可以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成為提振在地教育與文化的重要指標。

 

全齡共融的閱讀空間

「磚情個人閱讀區」以紅磚牆面為特色,創造出溫馨而私密的閱讀氛圍。

  麥寮智慧圖書館是一個多元舒適的閱讀空間,1樓以兒童及樂齡專區為主,入口設有「主題書展」與「新到館圖書推薦」區域,由館員因應時節精選書籍,比如兒童節的童書特展、重陽節的樂齡選書、或是畢業季的求職指南等,貼近民眾的閱讀需求。


  位在空間中央的兒童閱讀區,以溫暖的圓形書架與低矮陳列,讓孩子輕鬆取書並沉浸於繪本世界;而最深處的三角窗區,窗外綠意盎然、氣氛寧靜,便規劃為樂齡區,擺放舒適沙發座椅,方便長者閱讀報刊、雜誌,或觀賞電影。


兒童閱讀區以圓形書架與低矮陳列,讓孩子輕鬆取書閱讀。  圖書館擁有豐富多元的館藏,各領域讀者都能找到閱讀資源;隨著新住民人口增加,館內也設立專屬的新住民閱讀區,蒐羅與家鄉文化相關的資訊,未來將成為館藏特色之一。許忠富致力推動閱讀,圖書館未來將持續引進多元書籍,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更重要是,為了照顧上班族的需求,以及家中缺乏閱讀環境的孩子,我們將開館時間延長至晚間8點,希望圖書館可以成為民眾的『第二個家』。」麥寮智慧圖書館館長呂華洋說。

 

智慧設備讓在地文化更好玩

全新打造的圖書館,是孩子們閱讀學習的好去處。

  麥寮智慧圖書館引入多項AR與AI互動設備,讓知識學習更有趣。入口的麥寮意象牆播放麥寮歷史文化影片,同時也是AR互動平台—透過感測器,孩子能與濁水溪口的白海豚、東方白鸛、文蛤「相遇」,認識濁水溪出海口以及家鄉的自然生態。而5台導覽機可以協助民眾快速了解圖書館的空間位置,也能找到書籍資訊和園區活動資訊,並且內建AI拍照功能,讓參觀民眾能與園區建築場景合影,並下載到手機留念。


  專屬兒童的「貝殼藝術創作繪畫互動牆」,則以麥寮鄉海豐社區的養殖文化為發想,麥寮為雲林重要的養殖產業聚落之一,在無線投影數位轉化之下,孩子們可在平板上創作貝殼畫,完成的作品能即時投影到牆面上,透過遊戲認識家鄉產業。「麥寮捏塑藝術創作台」利用雷射感測互動裝置,把雙手動作投射到虛擬陶土上,孩子們能以在地農產品如美生菜、大蒜、花生為藍本進行創作。

 

  館內還有透過AR互動系統與360度投影的「情境教室」,打造沉浸式導覽體驗,讓孩子邊玩邊讀,潛移默化認識地方特色,探索麥寮的村落建築、產業與信仰文化,設有6大主題包含在地「公共建設」、「人文風采」、「地景地貌」、「工藝傳承」、「產業歷史」以及「國圖到你家平台的多元語言電子繪本」,讓讀者開啟一場科技與地方融合的文化旅程,置身麥寮文化之中,從閱讀延伸到對地方生態文化的理解與關懷。
 

圖書館引入多項 AR 與 AI 互動設備,圖為「捏塑藝術創作台」與入口的麥寮意象牆。 圖書館引入多項 AR 與 AI 互動設備,圖為「捏塑藝術創作台」與入口的麥寮意象牆。

 

從禮堂小室躍升國際級文化地標

許忠富(右)與呂華洋(左)期盼麥寮智慧圖書館可以融入地方,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推動麥寮社教ESG永續發展示範園區的幕後推手正是許忠富。他坦言,園區土地從前是一片舊墓地,經過團隊長時間奔走協調,終於在2015年舉行一場隆重又莊嚴的儀式,告慰無主祖靈後,開啟為家鄉奠基文化建設的新契機。

 

  過去的圖書館條件簡陋,因此團隊在新館規劃時決定「大膽拉高規格」,不僅陸續走訪考察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等館,也積極提案募款,費盡心思推動競圖,希望吸引全臺有創新思維的建築師願意共同參與規劃建設,最終得以成就這座兼具建築美學與實用功能的智慧圖書館。


  在競圖評選過程中,擔任專業評審之一的前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讓許忠富印象特別深刻。她直言:「看到麥寮鄉有決心要蓋這麼好的圖書館,再遠我也願意前來!」這份肯定成為許忠富繼續推動的動力。許忠富強調,圖書館不只是硬體設施的升級,更代表著鄉鎮形象的重塑,能將閱讀服務擴展至麥寮的周邊鄉鎮,對雲林海線的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談及圖書館開館前的心情,許忠富坦言相當忐忑:「我原本擔心館內會像菜市場一樣吵雜,沒想到環境能影響人,氛圍會感染人。民眾進來後都很自然地安靜下來。」如今,不論日常或假期,孩子們都能在此安心閱讀與學習,圖書館也成為培養氣質、自信的重要場所。「我希望麥寮鄉的孩子能愛上圖書館,願意主動前來接受文學、藝術的薰陶。」許忠富期盼麥寮智慧圖書館成為滋養文化與知識的源泉,讓在地居民與更多民眾重新看見文化底蘊豐厚的麥寮鄉。

 

「貝殼藝術創作繪畫互動牆」在繪畫互動桌創作,完成的作品能即時投影到牆面上。 「貝殼藝術創作繪畫互動牆」在繪畫互動桌創作,完成的作品能即時投影到牆面上。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