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閱讀中汲取綠色靈感

文:鄭俊德 照片提供:天下文化、新自然主義、麥田出版社、臺灣麥克、小熊出版、Shutterstock

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已成為現代人類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氣候變遷、生態破壞、資源枯竭等問題正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應對這些挑戰,不僅需要科技的進步,更需要全體社會對永續的認識與行動,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理念,為地球貢獻綠色能量。

 

邁向永續未來 從閱讀中汲取綠色靈感

  閱讀作為一種古老而持久的學習方式,具有深遠的影響力。透過閱讀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啟發讀者思考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靈感,促進永續行動,知識就是力量,結合閱讀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我們總聽過「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愛護它」這個廣告詞。近年來天災頻傳,過去愛地球的口號,變成近在眼前、需要面對的危機。因此,世界各國針對環境污染等課題,制定了許多保護地球政策。聯合國在2015 年啟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193 個國家都參與SDGs,希望在2030 年前達成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 項目標。


企業結合永續 打造永續金融的經濟環境

  臺灣雖非聯合國組織成員,但許多國際商業組織都開立了需要配合的SDGs 合作條件,因此臺灣不落於人後,順應著保護地球的浪潮,計畫許多SDGs 的各類行動方針。要進行SDGs,絕對不能只喊著遠在天邊的口號,更需要結合商業行動,有利益驅使下,更能讓商業模式轉型成為健康永續的綠色經濟。

  《企業進化:兼顧獲利、社會與環境永續的B 型企業運動》一書中提到:「真正成功的企業應該是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受益的企業。」資本主義社會中,企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半世紀以來的經濟發展,企業越來越強調股東利益優先,忽略了客戶、員工、社區、環境的權利,使得經濟不平等、氣候變遷、環境惡化、勞工權益受損等種種問題接連發生。


《企業進化:兼顧獲利、社會與環境永續的B 型企業運動》  有一群企業家對此不以為然,他們集結起來,共同推動「B 型企業運動」,包括世界著名的食品和飲料公司達能集團(Danone)、聯合利華(Unilever)、戶外服裝公司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等跨國企業集團,還有綠藤生機、鮮乳坊等公司,全都接連響應。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 CJBS)教授孟睿思十多年來持續研究B 型企業運動的發展,並與發起運動的創辦人和參與的企業家進行訪談,將成果集結成這本書。


  什麼是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 B Corp)?指的是在商業營運中,除了追求經濟效益外,還致力創造社會和環境價值的企業。B型企業既需要滿足高標準的社會和環境績效,又要具有合法的法人形式,以平衡利潤和公益。這些企業通常會進行自我評估並接受第三方認證,以確保它們在社會和環境責任方面達到高標準。


成為B型企業雖然不容易,但能獲得以下好處:

增強品牌形象:展示企業的社會和環境責任,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提高消費者忠誠度。

吸引投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B型企業可能更容易吸引社會責任投資者的青睞。

員工滿意度:積極的社會和環境責任措施可以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熱情,吸引優秀人才。

業務發展:通過創造社會價值,B型企業可以開拓新的市場機會和商業模式。


  優質的B型企業要獲得更多知名度,就更需要學習如何行銷,學會介紹屬於自己獨特品牌的好故事。

 

理念化作行動 永續經營無所不在

從閱讀中汲取綠色靈感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的作者盧建彰(Kurt Lu),是廣告導演也是詩人,是小說家也是跑者。他認為,「試著參與世界,世界才認同你的存在,要賺錢,還要賺到比錢更大的東西。」


  超愛說故事的盧建彰,以獨特的導演觀點,帶著社會關懷拍攝企業、社會團體、藝術家永續經營的祕訣,把這些優質團體秉持的ESG理念、如何實踐,以及ESG帶來的效益化為故事,期待更多人具備這樣的思考,為未來帶來正向改變。書中收錄許多臺灣在地優質ESG好故事,包括綠藤生機、光寶、Google、瑞典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台達電子、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卡照、嘉義縣布袋鎮的洲南鹽場及各大獨立書店等。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  面對許多的事物,盧建彰表示:「有時候,你會遇到一個題目,你們一直以來致力於一個目標,也許是改善碳足跡,減少碳排放,也可能是減少塑化物的使用。你會遇到一個挑戰,這些事都不是一蹴可幾的,所以,會花上許多年,甚至是幾十年、上百年,都在這個題目裡。」


  盧建彰也提及,「我們可以尋求不同的故事角度,換個人們沒有想過的角度來說。」你可以往前、往後,可以從中間切片,你可以談被影響的人們,或思考如果不這樣又會如何。你也可以發想,這樣做的10年後,世界會怎樣?就像未來有個30歲的青年人發明了癌症新藥,解救到時患病的你,只因為你此刻的作為減少了空汙,降低一個小嬰兒過敏的可能,讓他沒有得到過敏性鼻炎。因此在閱讀學習時可以專心,在思考解決難題時不會被打斷,其實是你救了自己。學會盧建彰看事情的角度、說故事的方式,讓一切都變得有可能。

 

教育是永續行動的重要推手

《我們想要的未來2 SDGs最實用課程設計:從解說、引發動機到行動,校園、機關團體、企業講習最佳教材》

  主編何昕家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透過每個目標詳細說明,提出3個關鍵問題,最後延伸至教學活動,是教師將SDGs融入課堂教學的敲門磚。《我們想要的未來2 SDGs最實用課程設計:從解說、引發動機到行動,校園、機關團體、企業講習最佳教材》讓讀者了解,「SDGs」是否能推動成功,「教育」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關鍵!此書也是臺灣第1本專注於談論SDGs教育實踐的書籍,有明確的教學指引與教學示例,支持教育第一線的老師,激發更多教育實踐永續發展的量能。

 

  教學重點以17項目標搭配生活實例:

SDGs1 消除貧窮︱介紹北歐國家透過高額稅收,提供完善社福制度的方法。

SDGs2 消除飢餓︱分享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以及人生百味募集食物給街友的計畫。

SDGs3 良好健康和福祉︱提及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危機。

SDGs4 優質教育︱為臺灣而教(TFT)計畫致力改善臺灣「教育不平等」問題。

SDGs5 性別平等︱聯合國婦女署推動「他為她」運動。

SDGs6 潔淨水資源︱15歲少女用科學解決水汙染。

SDGs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桃園大潭藻礁生態與天然氣接收站。

SDGs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工會罷工癱瘓民眾日常生活。

SDGs9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搭乘大眾運輸,了解城市交通規劃。

SDGs10 減少不平等︱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的漢生病友案例。

SDGs11 永續城市與社區︱社會住宅戶數及租金補貼。

SDGs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臺灣香蕉莖纖維取代塑膠。

SDGs13 氣候行動︱暴雨襲擊西歐多國、北美西部熱浪不斷。

SDGs14 水下生命︱海龜誤食塑膠袋,思考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SDGs15 陸域生命︱臺灣種樹的男人「樹王賴桑」,覺察生態多樣性。

SDGs16 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終止童工、友善多元性別、政府資訊公開。

SDGs17 夥伴關係︱藉由電影《蒼蠅王》反思自身的人性論。


  書中還有許多教學範例,適合讓老師與父母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子更清楚了解「SDGs」的意義。

 

從歷史脈絡認識永續

《臺灣潮人誌: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眼光、不同的「潮」》

  臺灣古今人物中,有一些偉人其實也走在「SDGs」的道路上。《臺灣潮人誌: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眼光、不同的「潮」》,作者宋怡慧精選臺灣史上8位各領域舉足輕重的「潮人物」,從政治到文學,從藝術到醫界,宋怡慧用「潮讀者」的視角,有哏有料地解析他們的處世智慧、時代風潮,探尋過去藏在歷史課本之外的「臺灣潮議題」。


摘錄3位「潮人物」:

1海霸速成班—鄭成功,永續發展目標是SDGs 14,保育海洋生態。

  鄭成功是讓臺灣變成中國領土的漢人,是驅除外來強權荷人的民族英雄,是當時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亦是首位能以海上軍力擊敗歐洲殖民帝國的東方航海王。
 

2臺灣族群和諧的造局者—林占梅,永續發展目標是SDGs 10的減少不平等與SDGs 16的和平正義及健全的制度。

  他不是在潛園,就是在前往潛園的路上,潛園幾乎成為當時竹塭的文青聚集地。戴潮春事件爆發時,他更以鹽運使的身分獨撐大局,變賣田產組織團練,力圖維持地方治安,成為平定此次民亂的重要功臣,秉持著減少不平等的精神和維持和平正義與有力制度的觀念。
 

3臺灣人正港的底氣—蔣渭水,永續發展目標是SDGs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發展。

  蔣渭水是臺灣醫界與政界的奇男子,身處殖民時代,他清楚知道:臺灣人民必須走自己的路。
 

  書中提及捍衛土地和彩虹橋的莫那.魯道、臺灣人民的光明榮耀的賴和、臺日女力養成記的主角張李德和、航向更好藝術人生的畫家陳澄波、臺籍女醫的夢想地圖醫師蔡阿信。


  8位臺灣潮人物的事蹟,與臺灣民主化現代化的歷程,有著或重要或隱微的聯繫,在在值得現代人借鑑。透過他(她)們的生命故事,展現臺灣曾經的歷史,從中挖掘出閃爍著永續的光芒,並與SDGs連結,帶領學生了解正確的價值與理念,重新認識這些禁得起世代考驗的人物,與其歷久不衰的本質。

 

永續觀念與行動應從小培養

《用繪本談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世界原來離我們這麼近:SDGs愛地球行動指南》

  SDGs這麼多項目標,如何一一傳達給孩子?從個人、社會、環境到合作關係,要用什麼方式讓他們感受並理解?繪本,應該是很好的幫手。以下2本繪本適合帶領低年級及學齡前孩子一起閱讀學習。《用繪本談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用17則故事,與17位代言人,讓你和孩子共讀繪本的同時,理解逐項目標並輕鬆上手。《世界原來離我們這麼近:SDGs愛地球行動指南》以情境漫畫入門,搭配全彩圖表解說,協助孩童拓展世界觀。


  願我們以閱讀為起點,喚醒內心對環境保護的熱忱,並將所學付諸實踐,推動社會邁向永續發展,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改變的力量。透過閱讀,我們不僅了解世界,更有能力改變世界,希望這些書籍能夠啟發你我,共同為地球的永續發展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書訊

《企業進化:兼顧獲利、社會與環境永續的B型企業運動》
 作者:孟睿思 出版社:天下文化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在實務上踏實,在想法上跳躍,ESG、SDGs必備》
 作者:盧建彰(Kurt Lu) 出版社:天下文化
 

《我們想要的未來2 SDGs最實用課程設計:從解說、引發動機到行動,
 校園、機關團體、企業講習最佳教材》
 主編:何昕家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臺灣潮人誌: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
 眼光、不同的「潮」》
 作者:宋怡慧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用繪本談SDGs,與國際教育接軌》
 作者:劉淑雯、黃譯平、黃明宏 出版社:臺灣麥克
 

《世界原來離我們這麼近:SDGs愛地球行動指南》
 作者:池上彰 出版社:小熊出

 

鄭俊德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的創辦人與主編,運用讀書會社團分享書摘與讀書心得,不僅將書中精華分享給大眾,也希望提供精神糧食,用閱讀為每個人帶來改變。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