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給青年詩人的信─評楊牧《一首詩的完成》

文:陳秀玲(新埔技術學院講師)

書 名:一首詩的完成
著 者:楊牧
出版者:洪範
出版年:民78

  這本書無序,但著者在目次前頁題上「給青年詩人的信」,而在末尾「又及」談及:「總是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的,我忽然發覺常被詢及詩的這個和那個問題,關於形式,關於內容,關於手段,關於目的;我和一些很年輕的詩人通信,以溫暖誠摯的態度互相問疑,回應……」(頁二二○)所以作者選擇以書信來作為寫作方式,便於經營語氣聲調。如是方式建構成著者著書的目的,如何成為優秀詩人?著者對立定志向後觀念釐清及培養胸臆累積學養作深沉細膩的說明,這是本對愛好創作新詩青年解惑指引的入門書。

  著者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一九四○年出生,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一九九六年回國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著作包含詩、散文、戲劇、評論、翻譯、編纂等中英文三十餘種。(註一)

  著者以其所體所感,將「如何成為優秀詩人」這課題分十八篇來談,其內容為一抱負、二大自然、三記憶、四生存環境、五壯遊、六歷史意識、七古典、八現代文學、九外國文學、十社會參與、十一閑適、十二形式與內容、十三音樂性、十四論修改、十五發表、十六朋友、十七聲名、十八詩與真實。筆者將作者所欲傳達的理念,如何培養優秀詩人?如何創作巨構?其過程分為二部分,前者為詩人本身志向及學養的累積,後者為實際創作可能所遭遇困頓及觀念的釋疑。

  就前者而言,一至十一篇屬之,十二至十八篇則屬後者。以下一一論及:

  第一篇〈抱負〉:這是立志為詩人首要的觀念,以詩的創造為抱負,應秉持獨立威嚴之心靈,使作品成為人格良知的昇華,見證其抉擇的生命的意義。第六篇〈歷史意識〉:著者要青年詩人站在時間洪流中,體驗並創造專屬時代的新文學。其「所謂傳統包涵了一種歷史意識,……認知過去三千年的文學已屬於過去,朝代交迭起落,文體層出不窮,俱往矣……每一個階段昭然閃爍著那一個階段的智慧。」(頁六三)「一代有一代的文學」所以我們要為新文學找尋出路。第二篇〈大自然〉:大自然能洗滌豐富詩人的心靈,同時在四季萬物動靜瞬息變化,體驗與永恒的關係。所以「大自然所提供給我們的是千萬億兆不可計數的啟示和慰藉,增進我們的愛和智慧。」(頁一七)第五篇〈壯遊〉:藉旅行來體會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刺激神經,這也是古人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第三篇〈記憶〉:作者對記憶的詮釋,其言「所謂記憶,是我們對往事的回想,把握和詮釋。」(頁二二)所以記憶是充滿力量的素材,充滿了使詩發生,形成,擴大,感動,並且變成普遍甚至永久的力量。這是著者體會每個人獨特生命經驗而道出珍重記憶部分。第四篇〈生存環境〉:詩人應該如何面對混濁惡質又不得不接受的社會現實,著者提出「介入那空間,設法以積極態度去參與,欣賞,喜悅」「勇敢地利用早知不能改變的環境,沉潛而冷靜地超越它……掌握它操縱它。」(頁三四)這是詩人對生存環境的態度。所以第十篇〈社會參與〉:詩人不應僅窩居書房,而應走出戶外,因任何詩人不可能在陰暗空洞的角落裏頓悟出真理,心態要開放豁達,參與社會是最好方式,而最高層次是「一份悲壯與汝俱亡的精神」(頁一一二)第十一篇〈閑適〉:談及我們也「需要寧靜和悠閒,時常需要完整的冷漠孤獨,面對自我超然的靈魂,靠近它,觸動它,鞭策它,珍惜那磨難的過程,蕭散悠然,無見無聞,縱使在別人眼裏我們竟好像是傭懶困頓於閑適狀態裏,其實我們正在積極不斷地工作。」(頁一二八)以上詩人在心志抱負立定後,胸臆拓展的預備工夫。

  學養的累積方面,首先著者在第七篇談及接觸〈古典〉:所謂「古典就是傳統文學裏的上乘作品。」(頁六八),而潛心古典是要發現任何生活經驗或學術訓練所不可能流露的真理,這是古典價值的啟示力量。接下來第八篇〈現代文學〉:若想準確把握他的藝術標竿,翻陳出新,與眾不同,則閱讀新文學和當代文學也是不可免的。(頁八一)也藉讀那些作品,尋覓三十代先進奮揚的精神,看他們如何掌握一種勢必有利於整個社會啟蒙的藝術媒介,犧牲既定的文言優雅,迎合時代的要求,參與文學新語言的建設。另第九篇〈外國文學〉,為了拓寬藝術視野,以之注入想像和結構方法的活水閱讀外國文學是必經途徑。「在那些詩文小說戲劇之中,我們泛覽遙遠而神奇古怪的世界,那些現實和精神的世界,體會迥異於我們的社會價值和道德倫常,並於其中探知一些共相,增加我們對文學藝術之可能為普遍真理命題的信心。」(頁九九)讀萬卷書,下筆如有神。著者以為深入古今中外典籍,汲取精華,方能完成擲地有聲的作品。

  對實際的創作而言,著者首先在第十二篇提出〈形式與內容〉關係:「有創意的文學,內容和形式平衡,現實和想像面面顧到,而又不羞澀牽扯,不炫人耳目,有一種明快準確的語法,佈置在呼應自然的大結構上。……層次分明,段落和章節之間往往含蘊表裏互為詮釋的深度,而且還能自動擴充演繹,……理智和情感調和的作品,合於人生經驗的規則,可是又往往提示著一種我想像不到的精神的,甚至宗教的境界。」(頁八八)「詩的美與好是建立在它真的基礎上;感情誠實,思維率直,聲籟大然,幅度合理,以這些因素融合交響,突出一個顛撲的藝術生命,那才是美與好。」(頁一三四)而關於創作時文字修正與音樂性的觀念,在第十三篇〈音樂性〉:指出「詩的音樂性指的一篇作品裏節奏和聲韻的協調,合乎邏輯地流動升降,適度的音量和快慢,而這些都端賴作品的主題趨指來控制。」(頁一四五)依主題為自由詩體創造新的、可靠的〈音樂性〉。而在第十四篇〈論修改〉:修改通常是詩人書齋裏自我磨練的功夫。(頁一六五)對於創作觀念的釋疑,在第十五篇〈發表〉:創作是內省外放的活動,發表乃是進一步觀察自我超越自我的方法,試探社會,求其友聲,或即使志在刺激諷諫,也對自己新文學理念提出說明;第十六篇〈聲名〉:創作的快樂,在於我們能無中生有,在過程中獲得喜悅,再說聲名若屬於你的,就是你的。如是不致因創作發表而產生患得患失心埋。

  末尾重新對詩的涵義作了詮釋,在首章也曾談及何謂詩?「詩是宇宙間最令人執著,最值得我們以全部的意志去投入,追求,創造的藝術。它看似無形虛幻,卻又雷霆萬鈞;它脆弱而剛強,瞬息而永恆;它似乎是沒有目的的,游離於社會價值以外,飄浮於人間徵逐之外,但它尖銳如冷鋒之劍,往往落實在耳聞目睹的悲歡當下,澄清佹偽的謊言,力斬末流的巧辯,了斷一切愚昧枝節。詩以有限的篇幅作無窮的擴充,可以帶領你選擇真實。」(頁四)而真實的涵義,「所謂真實,乃是一件經歷體驗的具象全部,美和不美歷歷在目,來不及轉化為詩,只停留在散文的層次,而所謂詩指的是那些整理過的部份,轉化提煉,詩人間一切美與不美取來照明,在藝術的篇幅中企及抽象境界,往往也就有美存在於完成的內容中,它不是具象的素材,是活潑生動於抽象形態下的藝術,它是詩。」(頁二一四),所以詩人是超然的心情去面對世界,去追尋普遍真理,足見著者態度始終是正視人生現實,而非迴避的。

  以上是著者想要告訴青年詩人的理念,所以在書信體裁中,也呈現些特質:一、時有勉勵之語出現:如「你是昔日之我,我希望未來之你不僅止今日之我。」(頁八);二、破除世俗可能偏頗的觀念:如對暢銷作品的看法,「永恆的作品,第一不能以它面世當時短暫裏所接受的采聲,或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不能依照銷售量的多寡而定,因為那印刷數目的流程雖然激急如current,其實絕不可靠,而且第二,正因為文學的傳承是長遠的,建立於不朽古典的銜接輝映之中,更因在為這持續的傳承過程裏,隨時自備著文學真理的檢驗,所以衝不過那些檢驗的作品,縱使它短暫一時被人們所傳誦,勢必就在那過濾方式中被淘汰,消失在泥沙堆裏。」(頁六二),又如對古典文學的看法「古典文學的研讀不是為了使我們脫口能斷章取義,是為了教我們有好的典型可以仰望,好的楷模可以追尋。」(頁七六)。

  綜上所論,著者立論清晰,學養豐富,引經據典,遍汲古今中外,例舉也廣闊,全書筆調柔和細緻,予人循循善誘之感。然因未加注解,可能對讀者會有閱讀上的困難。向明《新詩五十問》《新詩後五十問》(註二),同是以釋疑方式處理,相對的比較簡明,也對詩與創作本身問題有了闡明,讀者可再旁涉閱讀。

  • (註一)見〈遠見雜誌〉二○○一年五月號「用故鄉的山水寫詩 楊牧」頁二九三
  • (註二)向明《新詩五十問》爾雅叢書三一四 一九九七年二月一五日初版
          《新詩後五十問》爾雅叢書三三四 一九九八年四月一五日初版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