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灣ㄟ米故事展 一嘗舌尖上綠色奇蹟

文:許瓊丰 照片提供:達志影像、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符合東亞季風帶自然環境生長的稻米,自古就是此區域人民的重要食糧。1895 年後,臺灣的稻米品種有了劃時代改良—「蓬萊米」誕生,展現了這塊土地的富裕豐饒,也餵養許多嗜吃美食的味蕾。

 

臺灣ㄟ米故事展 一嘗舌尖上綠色奇蹟

  稻米與小麥、玉米,並稱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在亞洲的產量約占全球半數以上,更是東亞地區居民的每日主食。
 

  然而歐洲工業革命後,日本也在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大量人口移入城市打破了人口與糧食的均衡,於是自1890年日本開始進口外國米;1904年,日俄戰爭觸發糧食增產需求,除積極推動日本稻作改良,亦提高殖民地的稻米栽種產量,盼減低對外國米的依賴。於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正式推動臺灣米改良工程;1922年,日本米品種栽植成功,爾後普及全臺,命名為「蓬萊米」;1930年代耕作面積更超越傳統秈稻,主要運往日本銷售,二戰後才逐漸成為我們餐桌上主食。
 

  由於「蓬萊米」與我們的成長與生活緊緊聯繫,因此「臺灣ㄟ米.香—臺灣蓬萊米的故事」展,就是要向民眾介紹這段扎根於臺灣的「綠色革命」故事。
 

蓬萊仙島的蓬萊米

1930年出版的《臺灣米研究》主要介紹米種改良與發展。

  關於臺灣米的品種與栽種方式,清代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中即有記載,當時的水稻品種有秈稻與糯稻,但秈米作為一般米飯食用,日本人並無法習慣其較無黏性、香味偏淡的口感,也因此統治臺灣後著手改良,讓在臺日人可以吃到黏度適當、既香且軟的粳米,也因為要與粳米區別,故日人將秈米稱為「在來米」。
 

  即便如此,初期還無法確認栽培方式,於是出現「在來米」或「日本米」的研究爭論,而後才確立以「日本米」品種進行改良,並以地理環境、氣候因素皆與日本九州相似的大屯山竹子湖進行試驗,1922 年後開始於全臺普及種植。由於在臺試種成功的「日本米」品種很多,所以1926 年舉辦的「第19 回大日本米穀大會」中,總督伊澤多喜男將之統稱為「蓬萊米」,亦即「在蓬萊仙島臺灣栽種的米」之意。

 

臺灣之光的好食味

臺北州竹子湖日本型稻的原種田。

  而在米種改良過程中,磯永吉與末永仁的貢獻卓著。磯永吉在臺中廳農事試驗場期間指導末永仁,且畢生致力於臺灣稻米研究,被譽為「臺灣蓬萊米之父」;末永仁則將「龜治」與「神力」兩種「日本米」品種進行雜交育種,1929年在第65號實驗田成功選出,故命名為「臺中65號」,成為1930年代廣植的「蓬萊米」。
 

  這段由臺灣總督府主導的稻米品種改良、將日本農業試驗場與農會運作模式引進臺灣,並積極推廣「蓬萊米」栽種的故事,皆可自本次展覽中的《臺灣米研究》、《臺灣產業組合倉庫經營》,以及《臺灣米穀移出管理關係法規 》與《臺灣農事報 》等日文舊籍裡,找到相關記載。


米種改良讓臺灣農村開始有了不同風貌。圖為大溪郡的水田(今桃園市大溪區)。  1935年,「蓬萊米」的耕作面積正式超越「在來米」,但「在來米」仍有其條件優勢,因而用它料理出米粉、米苔目、蘿蔔糕、碗粿等料理,或利用糯米製作飯糰、肉粽、湯圓、紅龜粿等;「蓬萊米」則成為我們日常食用的米飯與粥品,且用於冷食壽司仍能保有最佳口感。
 

  時至今日,臺灣市售米種除上述外,還有黑糯米、紫米,也販售具健康概念的胚芽米、糙米、發芽米等。琳琅滿目的米食,以視覺與味覺一點一滴餵養你我日常,也將成為未來的記憶。
 

----------------------------------------------------

「臺灣ㄟ米.香—臺灣蓬萊米的故事」展

展出時間:2021年10月19日(二)至2022年1月16日(日)
展出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3 樓期刊櫃檯旁迴廊區

----------------------------------------------------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