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心中永遠的痛─《兩種不同的愛》好書導讀

文:張耐(靜宜大學兒福系教授)

前言

  任教兒童福利學系多年,經常在課堂上或實務界與學生及社工員研討「領養」─出養、收養、認養、寄養等相關的議題,也十分關懷當事人三方及安置的社工機構的權益問題。事實上這些涉及許多複雜的層面。但卻很少被提出問題,也很少為人們所了解。但隨著不孕夫婦之增多以及不育家庭的決定,加上近年來養子女千里迢迢回到故鄉來尋根尋親以及家人重逢團圓的動人畫面,似乎人們對於領養的認知與態度有待探討。

  過去領養多半以秘密接洽、私下安排的方式進行,以免當事人因公開而困擾。年輕可能未婚的媽媽根本少有說話的權利,而未婚爸爸更像是個「隱形人」,至於被帶走的孩子,大家都勸說「忘了他/她吧!」但願領養父母能善待孩子且視如己出。其實在申請等待的過程中,領養父母也歷經轉折,飽受苦楚。至於事件中的主角,那個被帶走的孩子,像是一株失根的浮萍,一旦懂事知道甚至懷疑實情時起,就不斷地心中探問:「我到底是誰?為什麼我被送給別人?我的親生父母是誰?我長得像誰?」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因失落、分離、悲傷而難以適應新家庭。可見所有領養的各方都有著難以言喻的舊痛新傷,且長期籠罩在黑暗的心理陰影下。

  因此人們希望從過去那種毫不知情、下落不明的黑暗中走出來,為了使所有當事人能夠更坦然地面對事實,過去那種私下進行、一刀兩斷的方式逐漸被公開所取代。《兩種不同的愛》就在現代開朗的民風下出刊了,這兩本書由兒童聯盟及內政部兒童局長大力推薦,書中每個出養及收養個案都是無限力量、勇氣、與摯愛交織而成的動人故事。不但寫給當事人、專業社工及諮商員,更讓一般大眾讀者對這個主題有深刻體認。

●出養篇
書名:兩種不同的愛─出養篇
原著名:Saying Goodbye to Baby
著 者:Patricia Roles 派翠西亞‧蘿絲
譯 者:兒童福利聯盟(編譯)
出版者:新手父母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

  出養篇原文書名是《向嬰兒道別》,著者Roles女士獻身說法,以出養母親及專業諮商社工員雙重身分,將從懷孕起到送出孩子的「漫長」心路歷程和盤托出,尤其是出養人原生母親的身心轉折、情緒反應、抉擇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資訊、資源與支援管道和心理調適方法策略等,書中都有詳細述說。本書中並以「唐娜」的案例與訪談實錄貫穿全書,說明出養的完整歷程。讀者邊閱讀邊了解原生母親及出養人為愛出養,與孩子道別那種刻骨銘心、永遠失落的傷痛,同時也深深同理當事人的難言之隱與內心掙扎之心路歷程。

  最值得推崇的是本書收錄多篇動人且感人的詩。其中四首是出自一位出養母親伊瑪黛‧巴克利(Imelda Buckley),二首則出自一位被收養的女兒珍妮佛‧拜吉(Jennifer Bige)。而另一首「給被收養的孩子」則未列出處,但這首詩卻和筆者有段緣分:五年前幸運地得到加拿大駐臺辦事室提供的「馬偕醫生獎助」,在暑假前往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及多倫多的University of Toronto進行家庭研究。就在一位教授的研究室牆上讀到看到這首詩,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於是在那位慈祥的教授允許下,從牆上拆下,隔著鏡框影印了一份。雖然這首詩的作者不詳,原本已失傳。但根據加拿大BCCF家庭通訊一九九三年春季刊載:這首詩是安‧韋伍德(Ann Welwood)女士在多年後與親生兒子羅博(Rob)重聚時送給兒子的見面禮。筆者試著翻譯並曾刊登於社會福利雙月刊。

  透過這七首詩文,讀者可以深深體會出養母親及女兒的心境。珍妮佛‧拜吉這位被收養的女兒在「一位母親的愛」中描述著:
 「心中深藏了一個小孩
  如此深愛著這個寶寶……
  ………
  但是必須做出決定
  給孩子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
  在世界上某個角落,有個小女孩越長越高
  卻從不知道她的母親曾經付出什麼代價
  即使母親因此而深受煎熬
  還是給了她新生命─一條開啟前路的大道」

  珍妮佛又在「身世之謎」中怒吼:
  「我必須知道我來自何方,我必須知道我是誰
  我的一部分活在遠方,……
  『我必須知道、也必須找到我的認同;
  我跟那些來被領養的孩子都有相同的權利』……
  我們的遺產被拿走
  我們的認同被澆熄
  我們的努力總是受挫
  我們一直被遺忘……」

  而那位飽受煎熬的出養人─原生母親伊瑪黛‧巴克利則在「給摩妮卡」的詩中向女兒告白:
  「…時光飛逝
  請相信我永遠愛你……
  當我必須跟你道別
  我祈禱有人能好好照顧你……」

  另一首「再見‧我的愛」中則坦承一位出養母親的思念之苦:
  「我不曾有機會說『再見』……
  許多年來我躲躲藏藏
  我對你的愛在淚水中綻放……」

  而「重生」一詩中則乞求著:
  「你已經離開我身旁
  但你活在我的心裡……
  但我知道
  我們將永遠同在」。

  在「一首情歌」裏做母親的則盼望著:
  「如果我能看著你長大
  我一定會比現在更快樂……
  我期望終有一天能與你相見
  祈禱我們能像朋友一般共同成長」。

  本書著者以她專業立場提出有關出養每一階段所面臨的議題與建議,包括身心變化與調適、法律手續的層面、出養的途徑與方式、出養的決定與抉擇、甚至尋親與重聚。書中細心且耐心地條列出很多讓當事人省思的問題,不斷鼓勵出養的原生父母要走出陰霾、重拾信心、面對生活。並在書中時時提醒當事人千萬別忘了尋求外界的資源與專業的支援。

  總之這是一本知性與感性的書。並且編譯者是幾位社工員,不但有專業素養、有實務經驗,且文筆流暢,是值得閱讀且令人動容的好書。

●收養篇
書名:兩種不同的愛─收養篇
原著名:Communicating with the Adopted Child
著 者:Miriam Komar瑪莉安‧卡默博士
譯 者:白麗芳
出版者:新手父母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

  收養篇原文書名是《與收養的孩子溝通》,著者卡默博士兼具治療師、社工員以及學者的身分來探討收養家庭的種種議題。著者蒐整了許多收養家庭的案例,有系統地列出有關收養的問題,衝突的議題、管教的方式、以及回答的方式。尤其強調「溝通」的重要,教導收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有效持續地溝通,來撫平孩子被出養時受到的傷痛,並解開孩子種種收養的心結、答覆孩子身世的疑問、培養血緣所不能成就的親情。

  本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強調被收養的孩子是經過「挑選」而來的。但是他們都得面對和一般親生子女不同的挑戰。他們會擔心因血緣不同而產生的困擾、他們需要撫平失去原生或寄養家庭的悲傷、他們還想得知自己的身世與原生父母的狀況、他們更得掙扎成為家中真正的一分子。

  一般的收養父母通常會十分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親子情緣。但是收養父母也不需太焦慮、更不必扮演超級爸媽,不妨按照書中的說明與孩子好好溝通。收養家庭的關係完全仰賴「雙向溝通」!雖然沒有天生血緣連心,但只要親子之間坦誠雙向溝通,真誠表達與分享,讓孩子理解的同時,也傳達了訊息與情緒支持,並展現永遠的愛與關懷,也就能化解所有的難題。

  至於該於何時告知孩子身世、告知的時機與方式都很重要。本書提及太早或太晚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重要的是要確保孩子是從父母口中,而非外人得知自己的身世。當然要顧及孩子的智力與情感之成熟度,以免造成混淆與困惑。這個問題牽涉到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對家庭的歸屬感及安全感,還有收養父母本身的自信與心理準備。說明的方式及語氣態度都很重要。強調的重心是「我們是個收養家庭。」而不是「你是被收養的孩子。」也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收養的過程,使告知成為全家共有的寶貴經驗─「我們是如何成為一家人」的。

  孩子得知身世後的反應很複雜,所以本書建議收養父母要小心處理,以更多的愛心、更大的耐心及包容的態度來幫助孩子感到釋懷。孩子往往產生許多「想像」─猜想、幻想……。這些知覺概念也會影響到孩子本身的「自我價值」。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利用書籍來幫助溝通與療傷。至於尋根、尋親─找「生命中失落的一章」是件大事。記得多年前澳洲少女卡雅在養母陪同下千里迢迢來臺尋親,造成轟動。當卡雅見到生母及姐姐時喜極而泣地說:「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十七年來我要的就是這個答案。」收養子女尋根的動機不同,但多數為了解開身世之謎,希望填滿一塊失落的空白,而追尋過去、寄望未來、找回真我以免抱憾終生。

  近代研究指出,尋親是一種「治療」,使當初那段不明白的「悲劇」、不公平的「過去」以及夾雜著當初分離的「創傷」得以化解、平復。這個被帶走的孩子彷彿撕裂的衣裳,需要針線細密地縫補。尋根可以使大家都走出陰影,卸下多年來累積的千頭萬緒及心中的龐大石頭。一旦圓了心願,就可以從困惑中解脫,從此可以主導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尊嚴與價值、重新出發繼續人生的新目標。

  中國人認為生養關係是一種緣分,冥冥中自有安排,無須強求,也不必怨懟。臺灣有句諺語:「生的放一邊,養的功勞比天大」。收養父母與收養子女之間的「愛」是可以突破血緣隔閡的,經年累月點點滴滴培養的領養之情更濃、更深,是彌足珍貴的。《兩種不同的愛》─出養篇及收養篇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