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冷靜的腦、溫暖的心 彭懷真連結閱讀與實踐

文:李墨 照片提供:彭懷真提供

閱讀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扇窗戶。面對社會工作,彭懷真在閱讀中向內檢視自己,以行動向外實踐閱讀的價值。


彭懷真談閱讀,強調閱讀除了知,還要能有助於行動。

  對許多人來說,閱讀專屬於閒暇的時光,但對一位社會工作者而言,閱讀是實踐的重要燃料。身兼社工、教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學校主管的彭懷真,強調閱讀包含了輸入與輸出,關注的是如何用行動體現閱讀的價值。
 

「但願能比孩子多活一天」個案衝擊激發行動

  因為工廠倒閉而流落街頭的前老闆、年華不再無家可歸的老年娼妓,社會工作面對的是從龐大人類集體中摔出社會網絡的悲傷群像。彭懷真回憶起個案帶給他一次又一次的強烈衝擊,「有回跟三個高中身心障礙學生的父母吃便當,他們說自己的希望,是能比孩子多活一天,希望能幫孩子做喪事。」這段話觸動他的內心,「孩子才高中耶,他們就已經在想死亡的問題。」
 

彭懷真認為,透過閱讀,能讓從事社會工作者深刻理解案主的感受。

  面對這樣的衝擊,彭懷真開始思索解方,他認為這樣的狀況,牽涉到法律、經濟與醫學,於是與法律專家、精神科醫師、照護專家、銀行界人士等合作,透過信託方式,讓銀行協助這些父母存錢,並請律師管理,讓父母不用擔心自己先走了小孩卻無以為繼。彭懷真強調,「不能只停在接觸個案,要進行廣泛性的思考。」
 

  除了信託,彭懷真也曾帶領臺中市街友輔導方案,他研究相關資料,勾勒街友人口樣貌,聘請背景不同的訪查員,以因應不同的情境。「聘的訪查員有很多種,像是曾經的街友,才有網絡,也聘教官,比較能處理龍蛇雜處的狀況,還聘請原住民,因為原住民街友很多」,希望藉此協助街友進入社會網絡。
 

冷靜、溫暖兼具 閱讀是行動的燃料

16 歲時在教會擔任小圖書館館員,如今又在東海大學負責圖書館業務,彭懷真笑說「沒想到60 歲又當了圖書館館長」。

  如何在面對個案衝擊時,能夠保持理性,構思出具有普遍操作可能的方案,彭懷真引用高希均教授的說法:「冷靜的腦、溫暖的心。」並基於自己在社會工作上的經驗,補充還要有「實作的手、實走的腳,以及挺直的腰」,在實際行動的背後,必須有足夠自信才能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他認為,冷靜的腦屬於社會學,局限其中難免苦悶,溫暖的心屬於社工,過度沉浸會導致濫情,把個案擴大化。
 

  因此,廣泛、跨領域的閱讀能讓社工深刻理解案主的感受,並對事件有全面性的理解。彭懷真曾撰文介紹陳玉慧的作品《海神家族》,他說自己睡前閱讀這本書,有許多次都是半夜又起來多翻幾頁,為了書中每位人物的傷痕幾乎掉淚。他也在閱讀過程中,反思自己的過往,並思索許多案主是在多重問題的家庭中長大,失去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快樂,在長期傷害中走不出來。在閱讀中,社會工作者可以有勇氣檢視自己,以及案主的家庭,正面面對各種家庭的不幸,做出改變。
 

從小就愛看書 閱讀要像在「吃魚」

彭懷真說:「讀書像吃魚,不要為了刺和骨就停下來。」

  笑說家裡因為大量藏書「亂的很恐怖」,彭懷真從小就愛看書,也與閱讀有深刻淵源,小時候曾拿過全國速讀賽的冠軍,他謙稱自己「不見得讀得深,但讀得很快」,16 歲時則在教會擔任小圖書館館員,肩負介紹新書的重任,如今在東海大學負責圖書館業務,致力推廣閱讀,「沒想到60 歲又當了圖書館館長。」
 

  談起鍾愛的閱讀,彭懷真大讚有千萬個好處,閱讀是鏡子也是窗戶,一個向內看,一個向外看。他說,我們終究要面對世界,學習如何生存,如何跟別人相處,向內則是跟自己相處,閱讀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跟自己獨處的份量很重。也因此,彭懷真說他不熱衷參加讀書會,認為與其聽人講解,不如多聽聽作者藉由文字,想跟讀者說些什麼。
 

彭懷真與年輕人分享閱讀。

  至於閱讀的方式,彭懷真也有自己的小撇步,他用吃魚來比喻,「讀書像吃魚,一定有魚刺、魚骨,但不要為了刺和骨就停下來,不然讀不快,只要把魚肉挑出來就好,所以我讀書量很大,很快就能抓出來魚肉在哪裡」,當然,這也建立在他累積已久、龐大的閱讀量,才能準確掌握每本書的精華。
 

  高希均曾建議,中年以前,閱讀三分之二是專業、三分之一讀其它,年紀大了,變成三分之一讀專業,三分之二在其它書本中享受,彭懷真相當贊同此說法,認為年輕時為了在本行立足,應該大量閱讀專業相關書籍,但年長後,只困在專業會太狹隘,他笑稱自己現在年紀大了,可以多念閒書,「週末下午累了,再念學術期刊也太殘忍。」

 

輸入也要輸出 讓讀和聽轉化成寫和說

彭懷真身兼社工、教職、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學校主管多重身分。

  身為社會學家,社工是實踐的場域,寫作、廣播則是推廣理念更為有效的手段,至今已撰寫超過60 本著作,內容涵蓋社會學、社工、家庭關係,甚至談閱讀、談電影。彭懷真回憶,自己大學時參加學校的寫作社團,大四就去雜誌社兼職編輯工作,碩士班則進了報社,在過程中大量閱讀、大量書寫,念完博士之後,角色翻轉,從訪問別人的人變成評論者,寫評論、寫各種專欄,出各類型的書,直到現在。
 

  彭懷真常反覆思考「什麼是自己最喜歡的事呢?」寫作於是浮現心頭。每天早上,他通常會寫文章。一天當中有完整空檔,也拿來寫稿。晚上要睡覺了,更要寫個幾百字。看報、看雜誌、讀書、欣賞電影,常想到哪些是可以寫作的體裁議題。連開會、聽演講、搭車外出時,想的也是有哪些經驗可以放在文章裡。
 

彭懷真在圖書館舉辦各種活動,希望能引發師生閱讀興趣。

  如同許多著名作家,對於寫作,彭懷真強調練習的重要性,他認為寫作不是靠靈感,必須多讀多寫,寫多了靈感才來,他說就像教課,一定要平時準備大量內容,「不然站上臺一定完蛋。」此外,他也引用「與成功有約」一書的說法,寫作可以「以終為始」,依據刊登媒材、讀者受眾決定寫作的方式,像是在報紙上寫專欄,多半會分成事實、原因分析、實際面對三部分,加上一些自身經驗,並用感性語句修飾。
 

  除了寫作,彭懷真也主持廣播節目20 多年,以推廣閱讀為主軸,他在節目中推薦大師原典,像是佛洛伊德、榮格等,除了艱澀學說,也介紹作者生平。對彭懷真來說,「讀和寫,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語言的輸入輸出則是聽和說,因此聽說讀寫要扣在一起,我做廣播,說的內容從哪裡來?就從讀的和聽的來。」
 

秉持「實作的手」的精神,彭懷真親自導覽。

  為何有這麼大的動力,在繁重的教學工作外還動筆不輟,彭懷真掛念的還是行動,他說自己近年寫書、寫期刊,多是把自身實作的經驗記錄下來,像是身障信託、自立家庭脫貧、街友輔導等的推動。彭懷真剖析,書寫中難免有作家個人的自言自語,這可以讓作品閱讀起來比較軟性,但過多了會失去與外界的連結。
 

  對他來說,寫作的目的之一是讓更多人投身他所熱愛的社會工作、能夠從書中得到實作的指引。彭懷真笑說,很多來自中國的學生跟他說沒看過這種社工書籍,因為中國學者較偏理論,很少寫實踐的部分,「我的則是告訴你一步一步怎麼做,目的是理性上能知,行動上能做。」
 

談愛書 最崇拜林語堂生活態度

推廣閱讀是彭懷真最注重的事。

  回想大學時期,彭懷真說自己曾相當著迷於佛洛伊德、佛洛姆的著作,甚至因而兩度前往精神科實習,他建議大學生,求學時期要多念大師的作品,讓大師帶領自己走進學術殿堂。此外,他除了念本科系的社會學,也念了經濟、心理、政治、人類學的相關經典。彭懷真強調,閱讀要跨領域,有時候會發現,困擾已久的問題其實可以在不同領域中得到解答,像是他在經濟學中得到貧窮結構性問題的啟發。
 

  在閱讀書本的選擇上,彭懷真偏好有歷史脈絡,較為「真實」的作品,像是《海神家族》、《耶路撒冷三千年》,他也推薦白先勇的名作《臺北人》,臺北是彭懷真的故鄉,他認為《臺北人》是描述臺北相當優秀的作品,艾茵.蘭德的巨作《源泉》則鼓舞他堅持信念。
 

彭懷真推動圖書館購買電影, 讓學生有多元管道吸收知識。

  說起對自己生命歷程影響最深刻的書,身為基督徒的彭懷真,聖經是每天必讀,此外他特別提到林語堂的作品,幾乎每本都看,最佩服的是林語堂「瀟灑、能力大慾望小」的生活態度。除此,他也透露閱讀和背誦是追到太太的關鍵,「她是中文系,為了追求她,我就開始讀詩經、背詩經」,彭懷真笑說:「這說起來有點目的性,但你總需要有動能嘛。」
 

推廣閱讀 盼能分享對書的愛

  從社會學專家,到社會工作的實踐者,熱愛讀書,轉化為書寫與講述的輸出,問起現階段最關注什麼事,身兼東海大學圖書館館長的彭懷真,毫不猶豫地回答:「如何讓老師、學生重新喜歡走進圖書館。」為了推廣閱讀,他舉辦大量活動,甚至與最新科技VR/AR 結合,基於電影與閱讀的共通處,他也推動圖書館多購買紀錄片。
 

問起現階段最關注什麼事,彭懷真毫不猶豫地回答:「如何讓老師、學生重新喜歡走進圖書館。」

  諸多在圖書館所推動的努力,為的就是讓身處多重感光刺激的年輕一代能夠回頭再翻翻書。彭懷真再度成為那個捲袖子實作的人,一如在社工路上的漫長耕耘,「我會親自導覽,面對面口說,不知道效果如何,但總是要做。」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