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寶貝手指謠》《金黃色的燃燒》《爸爸講古蹟》《望遠鏡裡的精靈》等介紹

文:林秀滿(省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寶貝手指謠
著 者:丁慧瑜
出版者:啟蒙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小螞蟻,爬呀爬,
   爬到哪裡啦?
   爬到膝蓋啦!
   小螞蟻,爬呀爬,
   爬到哪裡啦?
   爬到肚子啦!
   小螞蟻,爬呀爬,
   爬到哪裡啦?
   爬到脖子啦!」

  「大拇哥來倒點油,
   二拇弟來打個蛋,
   三中娘來撒點鹽,
   四小弟來拌一拌,
   小妞妞來盛進盤,
   大家一起來吃炒蛋。」

  這兩首是童謠,亦是手指謠,小朋友們都能帶動唱的琅琅上口。

  世界著名的幼教專家蒙特梭利認為「教育主要奠基於肌肉教育、感覺教育和語言教育。隨著這些教育的施行,和幼兒不斷使用雙手的同時,幼兒的人格教育也漸趨成熟。」蒙特梭利也特別重視三~六歲的感覺敏銳期,強調多使用雙手,讓孩子雙手的操作逐漸熟練,提升孩子的智力水準。這套{寶貝手指謠}共二冊,蒐集多首有趣的童謠,內容用手遊戲,不但簡易性,而且生活化,所有的動作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取材,頗符合「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更是寓教於樂,促使幼兒的雙手十指在無形中以節奏感的拍子靈活的與身體其他感官配合運用。書中以可愛的娃娃圖詳細配合手指謠動作解析,可使親子邊唸、邊做、邊玩,還特別增闢「玩得更開心」,輔助說明每篇的主要動作和練習重點,讓大人、小孩各伸一指或雙手共玩,書本最後附「手部動作索引表」,本表格將每首手指謠所要強調的手部動作重點予以標出,做為您與孩子互動的參考,迅速找到合適的手指謠篇名。

  哲學家康德曾說:「手是身體的大腦。」用手遊戲,刺激孩子的大腦,充分發揮整合統馭協調的功能,親愛的家長,希望您能善用此書,那麼孩子的未來是令人期待的。


書 名:金黃色的燃燒-梵谷的太陽
著 者:戴天禾
出版者:三民書局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一月

  梵谷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

  荷蘭畫家梵谷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貧病中度過,但他卻以狂熱的態度燃燒自己的生命,激發創造的才華,畫了八百多幅,但在他作畫的過程中,沒有人欣賞他的作品,一生中只賣出一幅畫,然而,今日他的畫卻以天價賣出,受世人推崇。

  短短的一百年過了,梵谷從無名到有名,又從公認的瘋子變為藝術史上的天才。他究竟來自什麼的家庭?他的少年生活環境如何?他有沒有最好的老師指導?誰對他的影響最大?他與弟弟西奧的手足之情如何?本書詳述梵谷的一生,從梵谷在荷蘭的童年生活,一直介紹到法國悲劇性自殺,同時,也描繪梵谷在不同時期的生活及工作環境與當時的作品,例如,早期作品,吃馬鈴薯的人,以陰暗悲苦色調顯示農夫艱苦的生活與辛勤的勞動,巴黎早期作品,受印象派大師莫內、高更等的影響,色調轉為明亮,筆觸淋漓表現自己的感情,後來移居到法國南部的阿爾,愛上阿爾的陽光,常在強烈的陽光下寫生,藉黃色歌頌燦爛的陽光,「向日葵」便是代表畫,以「向日葵」代表堅強的生命力;「星月夜」一切都在旋轉的畫面,表現心裡的孤寂、苦悶、焦慮,讓觀賞者由畫面產生迴旋、轉動的感覺,體會到梵谷內心的壓力;「麥田群鴉」是梵谷自殺前所畫的,一隻隻預告死亡的烏鴉迎面飛來,藍、黑的天空,和黃色的麥田形成強烈對比,讓人感受到不祥的預兆。

  當您知道更多的梵谷故事後,可以用不同眼光來看他的畫,辨別他的畫完成於什麼時候及什麼樣的心境。同時我們也希望在閱讀之際,能慢慢培養欣賞「美」的內涵,雖不會畫,卻看得懂,雖不能畫,卻能鑑賞,以愛美的心,多接觸作品,多涉獵作品,感受美所帶來的快樂。


書 名:爸爸講古蹟-古蹟保存與維護
著 者:李乾朗
出版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

  燕燕的爸爸喜歡研究古建築,放假時,全家人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到名勝古蹟遊玩。燕燕上小學後,只要有人邀請爸爸為小明友解說古蹟,她就當小跟班,燕燕發現小朋友聽了解說後,對古蹟非常好奇,紛紛仔細觀察,提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讓我們了解每個古蹟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都是一個地方的歷史見證。

  {爸爸講古蹟}透過爸爸的講解和小朋友的發問,一問一答介紹臺灣的十個古蹟-臺南赤崁樓、臺北淡水紅毛城、彰化孔子廟、高雄鳳山舊城、彰化和美道東書院、臺北艋舺龍山寺、高雄旗後礮台,彰化永靖陳宅、板橋林家花園、屏東萬金天主教堂,從這十個古蹟中讓我們了解古蹟外觀與功能因時代的轉變而改變;古蹟是如何形成的;古蹟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臺灣的古蹟又有什麼特色等。本書同時對建築物及古蹟的描繪,運用細膩又有結構性的圖畫書方式、報導性的手法來表達,讓我們知道古建築是古時人們思想生活的縮影,例如,傳統居民正廳邊的房間是家裡長輩的臥室,臥室擺設紅眠床、蚊帳、馬桶、衣櫃門窗常用各種吉祥造形來表達祈福的心願,如日月洞象徵圓滿和諧;花瓶門象徵平安;八角門代表八卦,代表天地創造萬物。書中更透過剖面圖、透視圖和俯視圖,讓小朋友透過圖解學習研究古建築的歷史及建築藝術內涵,並讓我們認識古蹟有城郭、關塞、廟宇、宅第、庭園、礮台、教堂等許多類型,也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燕尾、馬背、翹脊、山牆、瓦當、滴水、龍柱、花鳥柱、門枕石、門環、藻井、瓜筒、鳥踏等,讓我們一賭古建築的風貌與全景。古建築的修復亦是一門重要的課題,必須依照古老的照片或圖樣資料去考証,利用傳統建築材料與古法的施工去復建,一切做到整舊如舊,方能保存歷史的真實性與延續古代施工的智慧與技巧。

  神遊了燕燕爸爸的古蹟解說後,您是不是覺得上了一堂簡單的臺灣史,您是不是想親自到現場仔細觀察,體會一下古蹟,讚嘆老祖宗們在這塊土地,遺留下的智慧與藝術,進而肯定與接受古建築存在的意義。


書 名:望遠鏡裡的精靈
著 者:劉克襄
出版者:玉山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

  走!賞鳥去

  自週休二日以來,各地的賞鳥區,聚集了不少賞鳥人,掀起了賞鳥、關心鳥、愛護鳥的生態保育活動。

  著者劉克襄先生綽號鳥人,在野外賞鳥已經有二十多年的經驗,所以將平常較常看到的鳥類,整理出十七種,撰寫成十七個不同的散文故事,將鳥類的行為、生活習性介紹給小朋友,讓小朋友體認鳥類的環境與生活史。著者更一再的叮嚀小朋友,剛開始賞鳥時,除了帶雙筒望遠鏡外,一定要帶賞鳥圖鑑,看到鳥兒時,趕快比照圖鑑裏的圖片和說明,加深印象。同時也要養成帶記錄本,記錄本大小不一,只要攜帶方便,記錄賞鳥的過程和內容與心情感想,跟哪些人去賞鳥?賞鳥的地點在哪裏?看了哪一類鳥?當時的鳥兒在做什麼?以及棲息的位置?當天的天氣如何……等。

  麻雀是城市公民、白頭翁是水果大王、小白鷺是白色農夫、老鷹是消失的貴族、家燕是騎樓的房客、烏秋是飛行高手,這些都是臺灣常見的鳥類,且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知道紅尾伯勞每年都會回到同一個地方過冬,只要哪兒的環境不會變壞;小白鷺是脾氣很不好的農夫,不喜歡見他的同伴接近領域;白頭翁喜歡吃蓮霧、荔枝等成熟的果漿,且經常利用我們意想不到的位置築巢,是相當聰明的鳥類。

  誠盼這十七種本土鳥類的基礎認識,能夠啟發小朋友觀察鳥類的窗口,而成為小小鳥人。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