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台灣農業臉譜》《煙墩二百年:臺灣地區燈塔巡禮》《臺灣植物探險:十九世紀西方人在臺灣採集植物的故事》《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等介紹

文:張春芳(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臺灣農業臉譜
著 者:溫秀嬌
出版者:常民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溫秀嬌,一個學會計出身的平凡女性,卻與臺灣農業結下不解之緣,這際遇似乎有些傳奇,亦引人不由得想去更深一層的了解她。溫女士現任臺灣省畜產試驗所會計主任,只因為熱愛寫作,於是在「撥算盤」的空檔時間裡,開始以身邊的農業人、事、物當題材寫作。溫女士以平實的文字和精緻的圖片,來記錄本土「農業人」在「走過千陌路」的心路歷程,她的文章除了反應農業人員的智慧和汗水,文章中親切的筆觸,更是緊緊抓住讀者的情緒。溫女士至今共出版了六本書,其中有四本均以人物報導為主,包括兩百五十多位農業專家學者,他們為臺灣創造了「綠色奇蹟」,為臺灣農業奮鬥的故事,一一詳盡的被納入這些書中,也為臺灣的農業留下許多珍貴的傳記資料。

  這本《臺灣農業臉譜》分六卷,以農業性質來歸類,六卷分別為園藝、農藝、茶與糖、林業與水產、畜產與養豬科學、生態保育等,著者將原似零散,甚或無主題農業點滴,串聯成一條綠色的軌跡,原是「農業外族」的會計人,竟能將對臺灣農業的熱愛,轉換成溫馨動人的文字,令人不由得讚嘆著者文字功力的深厚。這本書以著者及事件為單元,著者先以一段簡短的文字當開場白,引出一篇篇精采的奮鬥故事,這一小段文字文圖並茂,頗能抓住內容精髓:如:「白色舞姬」回娘家-介紹培養白色蝴蝶蘭的羅聖賢;山蘇花回部落-引述「臺灣山蘇」如何從鄉土野蔬「飛」到都市裡而被「貴」為新秀;「仙人妙計」-則是史宏財研發的「仙草濃縮汁」與「即溶仙草」,另燒仙草延燒到了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逐臭之婦-則是介紹沈韶儀研究如何以「生物處理法」去除養豬廢水的「氮」和「磷」,替養豬業者開闢了另一片天地。讀著一篇篇真人真實的奮鬥歷程,令人欣喜也不勝唏噓,成功的背後其實有太多的滄桑與堅持,令大多數的農業門外漢,從文字中汲取許許多多的農業科學理論與實際經驗,讓我們這一代新臺灣人更佩服臺灣農業改良的亮麗成績,及臺灣農業科技所成就的「綠色外交」,就是這一張張純樸又自信的臉譜所努力耕耘而來的。


書 名:煙墩二百年:臺灣地區燈塔巡禮
著 者:沈文台
出版者: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煙墩-燈塔是也。猶記得小時候到墾丁遊覽,那白色高聳美麗的燈塔是一份難以磨滅的記憶,記憶中一直封存著美好,但我想大多數的人跟我一樣,不會去探究它究竟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直到在書堆中看到這樣一本介紹燈塔的書,真是教我感動不已。原來燈塔是有生命的,而臺灣地區竟然有這麼多各式各樣的燈塔,他們屹立在不同的地方,陪伴著多少航海人的甘苦歲月,守護著無數寶貴的生命與家庭。

  你想知道臺灣地區究竟有多少的燈塔嗎?標準答案是本島連離島共計三十一座。每一座燈塔均有它所以興建的理由,獨特的造型,及鮮為人知的身世,燈塔最大的功用是為了照明海上航行的船隻,以免失路擱淺,撞岩觸礁,造成船難。而今大型船隻均有導航系統,燈塔似乎已不似從前那麼重要了,但對於靠海維生的漁民來說,那不僅僅是精神的標竿,也是他們一生的夢與回憶的所在。

  臺灣燈塔多,自有其歷史的成因,臺灣幅員領域南北綿長,宛如一片芭蕉葉,除本島之外,鄰近海域計有八十餘個大小島嶼,海岸線總長約一千五百六十餘公里,水域深淺不一,又適逢黑潮、東北季風潮流及西北季風潮流交會處,氣候因素複雜,又因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所以漁船進出頻繁,但臺灣海峽島嶼交錯,淺灘暗礁多,往往造成船難,尤其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盛行之東北季風,波濤洶湧,海難頻傳。但三百多年前,澎湖群島已是福建廈門和臺灣兩地之間重要的航線。直至清乾隆三十年(西元一七六五年)漁翁之島(澎湖群島)附近因狂風巨浪交加,有一百二十餘名漁民慘遭颶風吞噬,澎湖通判胡建偉等人共同捐出他們的薪俸,在西嶼外塹興建一座石塔式小祠廟,用以祭祀怒海亡魂。這座石塔小祠歷經十餘年即傾頹不堪,西元一七七九年夏天,再改建成為一座七級石塔,由城隍廟僧人每天傍晚登上塔頂點燃燈火,於是這座位於西嶼鄉外垵村西海口高地上的「燈火塔」,拔得頭籌成為臺灣地區航路標示的先驅。早期燈塔是以鐵鍋盛放花生油,利用棉紗燈蕊點火的方式,來作為照明功能,但畢竟光力薄弱,見光距離有限,功用仍然不大;今日燈塔之光力則已是增強為八十萬隻燭光的四等旋轉透鏡電燈。自清初至清末、民國,漁翁島燈塔從它的前身西嶼石塔創建以來,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塔身結構與燈具形式雖然歷經多次更迭變換,不過這座燈塔除了具有臺灣地區燈塔建築史上新里程碑的象徵意義外,在歷史和建築史上更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因此內政部已將它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以這一座西嶼燈塔建造的來龍去脈當作介紹這本書的引子,其實只不過是要大家知道每一座燈塔的背後其實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陳年往事。遍佈於臺灣本島四周離島上的三十餘座燈塔,每當夜幕低垂時分,塔上燈光不停閃爍,有如螢火飛躍海面,與陸地上的萬家燈火相互輝映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然而這些多半興建於山陬水涯的燈塔,除了少數位於交通便捷的旅遊風景區內,為大家所熟知之外,其餘絕大多數都因為地處偏僻郊野,或者人跡罕至的無人孤島,甚至軍事管制要地,使得國人大多緣慳一面,很難能夠有機會一窺它們的廬山真面目。為使國人能夠對這些與世無爭的默默無名英雄有所了解,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特地委請沈文台先生,經有系統的規劃與整理,將這些燈塔的創建緣由、歷史背景、環境變遷及景觀現況,逐一加以詳盡的報導介紹。這項艱鉅的工作,歷經兩年餘始告完成,這本書亦可以說是一本珍貴美麗的攝影集,書中許多珍貴的照片都是著者歷盡千辛萬苦實地拍攝得來,讓國人能一覽無遺這些或現代或古色古香的燈塔,更希望別忘了對長年戍守於海島孤嶼,朝夕與孤單為伍的燈塔看守人員,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書 名:臺灣植物探險:十九世紀西方人在臺灣採集植物的故事
著 者:吳永華
出版者:晨星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初版

  跨越千禧年的今天,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新臺灣人,大概很難想像十九世紀末期的臺灣是怎樣的一幅景象。當時歐洲除了殖民主義興盛之外,亦受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的影響,海外探險活動蓬勃發展。許多自然學者是為了尋找進化論的答案而四處旅行,當時的臺灣即屬「蠻荒之地」,因此成了這些旅行家、探險者、官員、自然學者、傳教士所選擇的一站,探險所留下的紀錄就成了今天研究採集史的重要文獻,也因此許多的文獻及標本都留在歐洲,今日要研究這些文獻卻不得不跨海外求,真是可歎。

  臺灣植物的採集紀錄始於一八五四年英國的Fortune,一八九六年英國人Henry將一八五四年至一八九五年間,所有在臺灣曾記錄到的植物整理發表,共計一二八八種。此一時期陸陸續續有英、法、德、日等人到臺採集,其中以英國人為最多,採集的標本多送至皇家標本館及大英博物館,這些人之中,以Swinhoe最為大家熟悉,因為臺灣生物中有為數不少的種類是以「斯文豪」命名。

  《臺灣植物探險》是一本記述十九世紀西方人在臺灣的採集史書,臺灣的採集歷史大致可以分成日治的歐洲人探險時期,日治時期的資源調查,以及國府時代至今的調查研究。當時許多探險家具有「領事」身分,而且採集方式主要還是博物學式的網羅各種標本,所蒐集到的證據標本最後都提供給歐洲的專業學者研究,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採集和研究是分工的,而這些探險家所撰寫的多為遊記。著者吳永華遍尋許多古老典籍,整理散居各處的片紙隻字,編寫出困難度更高的日治前植物採集史,文中不但引述許多探險家對臺灣風土人情的紀錄,同時也羅列他們所採集的種類,臺灣百年前的生態風貌躍然紙上,亦令人不禁感慨臺灣百年來環境變遷之快速。

  本書針對西方植物採集家來臺之先後順序逐一深入介紹,所介紹之採集者,合計二十三人。本書以人物傳記的方式呈現,以植物作為他們與臺灣這座島嶼的維繫主軸。舉凡其肖像、生卒年、來臺背景、來臺採集年代、採集地點、採集種類、旅行見聞、相關學術文獻等生平事蹟,均再蒐集譯介之列。為求資料之完整真實性,著者並親身前往英國皇家Kew植物園等相關地點蒐集資料。

  看完這本書對喜愛研究植物的我們,有了很大的啟發,由於歐洲探險家的悉心蒐集,專家學者的研究分門別類,所以才能讓這些散居地表的大地使者,一一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名字及身分註記,當我們看到並且叫出許多美麗的花草、樹木名稱的同時,千萬不要遺忘了這許許多多的植物英雄。


書 名: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
著 者:陳蕙雯
出版者:博揚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我想許多人跟我一樣,到今天還不太清楚何謂大稻埕?大稻埕又是指今天的哪裡?大稻埕的探訪必須從淡水河岸的洋行和富豪家族坐落開始談起,主要市街沿淡水河成南北走向,東延伸至延平北路、重慶南路北端至臺北橋頭。以日據時期之街町來看,貴德街所在的港町、迪化街所在的永樂町、延平北路所屬的太平町,屬於大稻埕的核心區,大橋町、日新町、及蓬萊町、下奎府町則為大稻埕之外緣。另外做為大稻埕精神重心的霞海城隍廟,住在「雞母穴上」的傳說,也與大稻埕女性人口居多,女性在店家管理、揀茶、藝妓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的特點互相輝映。

  大稻埕在一八六九年《淡水海關報告》中,大稻埕只是「艋舺附近一個小村」而已,當時的艋舺是北臺灣最大的商業中心,淡水港所有進出口貨均在艋舺集散。到了一八九八年大稻埕人口已有三一五三三人,僅次於當時的臺南,為全臺第二大城。最主要的產業是茶葉,茶葉在此加工、集散,所有華人資本、外國資本均聚集於此。初始的一切都先依此應運而生。

  清末乘淡水河船利之便,與洋行有密切關係的買辦家族,沿著河岸興建獨棟華宅,這些華宅同時是重要的貿易辦事處,招待宴客的大廳及居家住宅,如辜顯榮的鹽館及臺北宅第,李春生的大厝及洋樓,陳天來的錦記茶行洋樓;他們都面對著淡水河,與商人店家、大厝,緊鄰而立,漸漸集結成市集店屋,辜宅前埕甚至可供船舶靠岸,可見其繁華。大稻埕奠定現代化城市的雛形,其實應歸功於劉銘傳,於一八八六年對大稻埕作了許多公共設施的建樹。日據時期則是自臺灣傳統走向現代的過渡時期,這時日本全心全意進行全島性殖民改造,如幣制改革、完成土地調查、開通縱貫鐵路、南北築港等,全面性的社會整編,使得大稻埕的空間性格已有所不同。

  本書既然取名《大稻埕查某人地圖》,當然是以女性為主軸,著者再以時間為脈絡,敘述女性在大稻埕早年的歷史中,如何從無到有、到繁華、到歷盡滄桑。女性從農業經濟的揀茶女(茶葉製造過程所需的揀茶女工),引發大量女性人口聚集在大稻埕的茶行、亭仔腳,到轉為工業化經濟,較底層的女性只能走向所謂的演藝和風月場所,城市的娛樂消費,吸引大量女性往城市討生活,因而形成一種「女性化」的城市發展過程。

  本書分七個章節,從資本催動下的大稻埕,女人的家與枷、大稻埕的職業婦女、殖民政策對女性的改造、女性的社會角色與家庭經濟地位、兩個大稻埕商人家庭中的女性到女性與城市空間的互動,大稻埕女性的生活紀錄,從訪談整理、論文寫作到出書,著者原來只是想引燃一點星火,無意間竟慢慢烘托成一本有深度、厚度、且有熱度的一本書,這是著者始料所未及的。這本《大稻埕查某人地圖》有很多的角色,養女、媳婦仔、細姨、大某(大太太)、頭家娘、女工、藝旦、酒女、妓女……等等,大稻埕原是臺語歌曲的胎動地,這些故事主角,也正如「雨夜花」中所描述的女性故事一樣令人動容:而「望春風」則是女性覺醒後,想吐露自己「真愛」的表現。

  這本書的寫作歷程是著者在和時間競賽下完成的,因為走過大稻埕的女性,經歷搬遷、衰老或去世,恐怕來不及描繪出整體輪廓圖像前,已是凋零殆盡。女性在本土歷史的身影原是模糊的、孤單的,但在著者忠實的訪談、記錄之下,卻成了一部可讀性極高的「報導文學」,配合許多珍貴的圖片、歷史資料,大稻埕的女性因而更加鮮活了起來,這本書也可以說是為廣大的女性作了歷史的見證,更希望見到著者更多的作品,以彌補過往的空白。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