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有幾棟新的大型圖書館相繼落成啟用。一年以前,政府又撥款整修了許多公共圖書館。新的館舍展現著一種溫馨、親切和便捷的吸引力。在走訪之餘,個人發現長久以來許多的館舍在標示系統上一直出現著一些問題,其中較明顯的就是標示物的顏色,顏色的影響層面較廣。本文試以方向性標示板為例加以說明。
顏色與照明
一些規模較大、館藏較多、服務性較複雜的圖書館為了要提升對讀者的服務性和減少館員的額外負擔,會特別重視利用標示系統的服務功能來增加讀者活動的便捷性、解決尋路上的困擾並增加館內的空間特質。在標示板上,經過設計安排的的顏色會產生有系統的聯想和辨認,以做到傳達資訊與令人愉悅的效果(Carpman et al., 1986)。
標示的顏色是指標示板上的內容(文字、圖繪或符號)和底板間在顏色上的關係。基本上,在選擇顏色時應注意到兩個重點,一是和室內的顏色(色系)相配合以建立整體的空間形象,二是利用字體(內容)和底板間顏色的對比以增加讀者對它的辨識性;再依色碼、對比性的效果以及相關條件(如殘障、對比、材料、內容、雙語等)建立選擇時的優先次序(Kosterman, 1978)。標示板上的文字可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區域、類別或性質,以有助於對其他標示物(如地圖)內容的辨識。
在國內,方向性標示板多採深色板面和淺(白)色的字,其中以黑底白字最普遍。在國外,方向標示板上最早使用的是黃底黑字,1990年代流行的是藍底白字。根據研究,最容易被注意到的顏色是黃色,因其視覺暫留的效果最明顯,因此有專家建議標示板上顏色的最佳搭配是黃底黑字,其次是白底綠字、白底紅字、白底藍字、白底褐字等(Cohen et al., 1979)。根據Mikellides(1990)的研究,人們對顏色的反應在效果上是色彩重於色調,色彩越明亮效果越好。一些圖書館表示,最容易引起問題的是灰底白字、淺色底白字及深色底黑字的標示板(Yeaman, 1989)。
標示板上的顏色會讓人容易看見,卻不一定有利於閱讀其內容。有色盲、視力不佳、在認知能力或感覺能力上有問題的人都難以善用標示中顏色的區分性(Walling, 1992)。老年人對藍色和綠色的分辨性不高不容易看清楚 (Pastalan, 1979)。
照明亦是一種吸引力。人們通常會去注意較亮的物體,光線會使物件看起來比較明亮並有放大的效果。標示板上顏色的表現會受到光線的影響,光線(亮度)一旦改變,人們對顏色的反應也會不同。當光線灰暗時,黑底白字的效果不錯;光線較亮時,白底黑字的效果較佳。對室內的標示板而言,板面的照度應高於四周照度的三倍,標示板的辨識效果會較好(Carpman et al., 1986)。



討論與建議
一.顏色的搭配。在國內,白底黑字的顏色搭配並不是很理想的做法。原因有兩個,一是幾乎所有館舍的天花板都是白色或淡灰色,除非有特別的燈光照明,否則從遠方看去,標示板和天花板幾乎是相混在一起(圖一、二)。專家指出當背景有些灰暗時,標示板的底色不宜用白色,除非是用紅色系或藍色系的文字,讀者才比較容易注意到標示板(Cohen et al., 1979)。二是缺乏適當的燈光照明,這幾乎是國內各種建築物中在標示板上的共同缺點。因為館舍的燈光早在建築設計時就已定案,設計燈光的機電工程師不曾注意到標示板對照明的特別需要。偶爾有幾個標示板正好放在頂燈的下方就會有比較醒目的效果(圖三)。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可以有二種:
(一)預設燈具線路。館舍在設計之初,即由機電工程師依設計圖中家具或區域的設置,將該區燈具的位置做彈性的安排,待標示板設置時再加調整並安裝燈具。
(二)當標示板上方確定無法加裝任何燈具時,可考慮對標示板上的顏色進行調整(圖四)。在顏色上可改採用深色底白字或黃底黑字(圖五、六)。但綠底白字和(鮮)紅底白字不宜使用,前者和館內緊急逃生標示的顏色太過接近而恐引起誤解,後者的紅色一般習慣代表著警急或有警告的意味(圖七)。



二.照明的處理。應將標示板安排在燈具下方的中央,避免偏置一側而造成板面一側受光另一側背光。此外,燈具下方的標示板不宜掛得太高,因為太接近燈具常會造成板面的上方很亮而下方較暗(或相反),在稍遠的距離就會看不清楚一端的文字(圖八)。
三.標示板的位置。標示板的板面不宜太接近外窗並與窗(牆)面平行。如果沒有特設的燈具照明,因為白天窗外較亮,標示板的內側會因光暈現象而常顯得灰暗,影響人們對標示板的注意力。
四.符號的加色。在許多標示板上,符號的顏色幾乎都與文字相同,這並不能凸顯符號的辨識性。標示板上的符號可用不同的顏色以強化其效果,例如男女廁所或箭頭符號(圖九)。
五.雙語標示。在雙語內容上,許多館舍只是在標示板上中文字的下方加上同色的英文字,這並無助於標示板的美化和提升辨識性。圖書館可將中英文分別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或將兩種文字分別放在不同顏色的底板上以增加人們對它的注意力(圖十)。
六.材料的選擇。即使有著顏色的差異和對比性,標示板的板面和文字(符號)皆不可使用反光的材料,這對弱視者而言是另一種傷害。
結語
要使標示物的服務功效得到最大的發揮,除了必須及早進行規劃工作之外,更應注意到顏色的選用和照明的配合。缺少了燈光照明的協助,顏色的效果難以完全的發揮。針對這些工作的推行,館員(方)必須先對它們有清楚的認識,再將相關的要求和條件列在建築計畫書(報告)中並附在工程合約書裡,如此一來,館內標示系統的服務成效才會有再提升的機會。
參考書目
- Carpman, J., M. Grant, and D. Simmons (1986). Design that cares: Planning health facilities for patients and visitors. New York: ALA.
- Cohen, A. and E. Cohen (1979). Designing and space planning for libraries. New York: R.R. Bowker Co.
- Kosterman, W. (1978). A guide to library environmental graphics.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May/ June, 269-287.
- Milkllides, B. (1990). Color and physiological arousal.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Spring, 7(1), 13-19.
- Pastalan, L. (1979). Designing a human environment for the frail elderly. In David Tilson ed. Aging in place : Supporting the frail elderly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Co.
- Walling, L. (1992). Granting each equal access.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Summer, 20(4), 219.
- Yeaman, A. (1989). Lost in the information supermarket. Wilson Library Bulletin. December, 64(4), 42-46.
- Zimring, C. " Stress and the designe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81), 37(1), 14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