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帶來的力量有多大?我們知道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但是這樣的正面的力量往往常被忽略。其實,閱讀的成果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永遠不要小看一本書帶來的改變。
閱讀力與經濟力有關
每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都很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之下,家長都努力的拉拔自己的孩子,重視孩童學業發展。功課落後了,心急如焚的家長往往求助於補習班或者是能力加強班。
一般課業或許可以透過「補習」提升成績,但閱讀能力是否可以透過加強班提升呢?這個問題在美國引發了一波波的辯論。一項研究顯示,經濟弱勢的小學學童,閱讀能力一直不盡理想,他們的平均成績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為了幫助這些經濟上弱勢的兒童,「暑期閱讀加強班」便應運而生。希望能幫助學生補強本學年不足之處,以銜接下一學年的課程。
不過,暑期加強班帶來的成效,一直是個爭議。贊成孩童應該上暑期班加強課業的一方表示,像這樣的課程能夠讓孩童有額外的時間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孩童趕上同儕,也能為下學年做準備。
反對孩童上暑期閱讀班的一方認為,為期數週的課程,無法帶來顯著的效果;再加上,孩童上暑期加強班的意願不高,在學習成效往往大打折扣。
事實上,暑期閱讀加強班雖然確實能夠幫助經濟弱勢孩童提升閱讀成績,但是效果顯然有限。主要的原因是課程的內容與上學年類似,學生理解的能力無法有太大的提升。另外,教師經驗不足無法對閱讀技能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使用相同的教材,似仍無法讓學生有顯著的進步。
除了如何幫助這些經濟弱勢的學童,不妨追本溯源的探討,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童的閱讀表現會低於全國標準。
研究人員指出,家中經濟情況和閱讀成績相互關聯。家庭與周遭讀書環境會影響孩童成績,這些經濟弱勢的孩童生活環境當中,能接觸到的書籍與刊物,與來自中高收入家庭的孩童相比之下,少了很多。正因為手邊書籍刊物短缺,閱讀機會自然也比正常孩童少得多。
放長假 引導孩童閱讀
不過,最近傳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讓這些經濟弱勢學童增加閱讀能力,除了暑期加強班,還有其他的選擇。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田納西大學由理查‧愛林頓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有連續3年之久。研究團隊在每個學年結束之前,發放給近900名弱勢學童一人25本書籍。通常放長假,學生都會有所謂的「暑假大退步」現象,特別是來自低收入戶的學童。但這些現象並沒有影響到把書帶回家的學童,反而他們的閱讀成績比其他學生高很多。事實上,只要12本書,帶來的正面效應就像上了一期暑期課輔班一般。
另外一組美國研究團隊表示,也支持了這樣的論點。他們發現,透過公立圖書館和國小發放書籍,對孩童閱讀態度有正面的影響。在暑假過後,這些學童的閱讀理解、識字能力和閱讀書籍數目都顯著的進步。
家中藏書多 在校園相對突出
紐約時報更進一步地指出,捐書給弱勢兒童的慈善家觀察到,不是書的內容帶來重大的影響,而是在孩童建立家庭圖書館的過程。孩童會認為自己不只是讀者,也讓他們成為不同群體的一分子。書本有強大的力量,全球27國的研究都指出,家中藏書超過500本書的孩童,在校表現較佳。研究也建議將圖書引入沒有藏書的家庭,帶來的教育效果會相當好。
一名空軍上校表示:「閱讀可以說是改變了我們的未來。以前你只能聽別人說世界的樣貌為何。但現在,透過閱讀,你可以開拓一個自己的世界。」
閱讀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進而影響到全世界。書本的力量在弱勢族群的身上更為顯著,不僅是傳遞知識,也能陶冶性情、撫慰不安的靈魂。閱讀的力量或許無法立竿見影,但是涓涓細流也能滴水穿石。一本書,改變了眼界,也改變了人生,讓弱勢孩童堅強面對原本不公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