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走讀台灣─踩踏部落 南澳視野更遼闊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侯聰慧

  跟著大螢幕上《練習曲》沉緩的步調環島,沿途經過許多觀光勝地之外的景點,或許就隨主角停下,也或許任憑它漸漸消逝於眼前。然而,在安靜凝視與傾聽的過程,電影字幕曾出現的一段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就不會做了……」反覆迴盪在耳邊。

  劇中這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環島途中將單車停在宜蘭縣南澳鄉的「漢本車站」,讓他停下腳步的是,拿著相機不停捕捉異國風光與旅行記憶的背影。除了早已領略過車站之美的鐵道迷外,這幕以太平洋為背景既壯闊又浪漫的景象,應該誘發不少觀影者默默許下「一定要親自走一遭」的心願。

  在南澳鄉,還有一處充滿神秘傳說的「莎韻之鐘」,也隨著電影鏡頭讓塵封已久的傳奇故事再次被憶起。受到《練習曲》中夢想實踐者的激勵,而帶起一波自行車環島的風氣,「讓南澳成了沒過客、有來客的小鄉鎮。」是宜蘭縣南澳鄉鄉長江明順最感到開心的事。而一般人以為「南澳」就是「南方澳」的誤解,也促成他發展地方特色的動力。

文化自主 泰雅當家

因《練習曲》讓「莎韻之鐘」再次被憶起。  爽朗的江明順站在「南澳鄉泰雅文化館」的村落遷徙燈箱前,明快且生動地訴說著當年遷徙的故事,想認識南澳就從這裡開始。他還按下過去任一部落的燈,現今村民居住地的燈也隨之亮起,這代表村落遷徙的軌跡與分布,也是泰雅族人追溯先民的心靈地圖。

  再往內走,充滿傳奇色彩的莎韻之鐘真相,就在館內的「莎韻主題區」等著被了解,這背後訴說著,日治時期發生在南澳鄉著名的歷史事件。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泰雅少女莎韻為了送老師出征而不幸喪命,當時台灣總督長谷川清為表彰她的事蹟,特送一只鐘給部落以資紀念,而這座鐘即以「莎韻之鐘」為名。

  不過,此一意外事件發生至今,各方詮釋殊異。江明順表示,日本政府以莎韻事件,包裝與宣傳日本的殖民意志;莎韻的姊姊卓清香說,日本政府將此渲染成師生戀,對意外喪生且未婚的妹妹很不公平;寒溪國小校長莊仁實認為,泰雅民族責任與榮譽的美德,足以為後人尊崇。

  以「活化泰雅特色,發展觀光資源」為施政理念首項的江明順,除透過泰雅文化館展現村落的遷徙與建立,還展示他口中「泰雅族人用來吃飯的傢伙,還有抵抗外來入侵的武器」,從豐富多元的風土文化中,可以看見南澳鄉泰雅的民族性,也感受到江明順以此推動文化自主的心意。

活化泰雅 原味觀光

  與「泰雅文化館」一樣,同於去年啟用的「泰雅傳藝中心」則是江明順為推動觀光產業,讓遊客認識泰雅工藝之美的基地。文化館內販售的手機吊飾與手機袋,都是在此製成、產出的,「雖然年輕人都覺得學織布很累,可是提供一個定點後,想學就可以來。」一位有二十三年織布經驗的社區媽媽透露,連江鄉長也來學過,還很會織布哩!

  「居住於南澳鄉的居民,有九成是泰雅族人,只有一成為漢人。」江明順分析,自行車環島風氣盛行,就有機會讓族人留下觀光消費。當自行車騎士們願意慢慢走訪南澳鄉,就有機會藉此發展地方的觀光產業,增加鄉民的就業機會。說著說著,他面露喜色小聲地說,最近剛探勘到能以「全國第一個美人湯」為名的溫泉。

  之後,江明順便靈活地操控著方向盤,距離南澳車站約莫只要十五分鐘的路程,就是未來南澳鄉的溫泉開發區。這個深約一百一十米的碳酸溫泉在探勘後,還經過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穩定測試,結果顯示出水量為一千五百噸、溫度可達五十八度。無論經過泉質、溫度與水量的測試均顯示,兩、三年後的南澳鄉溫泉開發區將很精采。

  江明順雖以發展觀光產業為優先考量,卻也深知低度開發對於仰賴大自然生活的泰雅民族的重要性,「馬路大,對鄉民不是好事。」在帶動周邊消費行為之餘,他也提醒自己要低調,以及不危害到泰雅民族的生活。

  在道出這番話之前,江明順開的座車恰巧與一輛載著十多隻土狗與兩隻山豬的小發財車會車,他問︰「今天成績怎麼樣?」對方答︰「兩隻。」話還沒說完,他便像個孩子般開心地溜下車,奮力抓起山豬,展現出英勇的一面。上車後,後照鏡中的他微笑沒停過,還不忘興奮地說著何謂「傳統狩獵法」,泰雅民族的血液在他身上流著,而原味觀光的模樣呢?當地人會用行動告訴你。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