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鳳林鐵三角 打造學習夢工廠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從前花蓮縣鳳林鎮這一帶森林樹叢茂密,還有一種叫木蘭的植物會繞樹滋長,到處攀爬在樹枝上,遠觀形狀就有如鳳凰展翅一般,故取名為「鳳林」。而鳳林人有70%是從新竹以及苗栗地區遷移過來的客家人,秉持客家人晴耕雨讀、耕讀傳家的悠久傳統,在這個只有一萬多人的東部小鎮竟培養出100多位校長,「校長好!」成為鳳林最引以為傲的招呼聲,鳳林人靠著自身的後天努力,擺脫東部教育資源較為貧乏的先天條件,爬上枝頭,成為在天空翱翔的美麗鳳凰。

  因此鳳林鎮也特別重視文化的保存與閱讀的推廣,並將閒置空間加以利用,加上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的進駐,重新整合圖書館、客家文物館、校長夢工廠等功能,發展成為鳳林的文化聚點,讓鳳林學風永遠流傳,進而讓民眾在文風書香的薰陶下,重塑正確的價值觀,更發揮提攜後進的優良傳統。

原本老舊菸樓建築,今年搖身一變成為「花手巾植物染工坊」。鳯林鎮立圖書館的工作夥伴們。

成立數位機會中心

  一位在鳳林的汽車修理廠的老闆連得勝先生,從前每次作帳都是抄寫在紙張上,結算時常常會搞亂,在偶然的機會報名鳳林鎮立圖書館的數位機會中心電腦課程,開始學習利用Excel,連先生說:「在這得來不易的12堂課裡,獲益良多,確實有學到進階課程內容,希望以後有機會能更上層樓,學習更多的電腦知識,拓展人生領域,讓人生活更有意義。」像連先生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鳳林鎮立圖書館上演,鳳林鎮公所社會課課長蕭明甲表示:「鳳林鎮是花蓮縣唯一將圖書館與數位機會中心結合的地區,我們同時也與在地文史協會合作,就是希望將資源充分發揮,民眾也可以來上課順便借書,與課程相輔相成,增加圖書館書籍的借閱率。」

  鳳林數位機會中心專案經理彭曉萍長期與這些學員相處,常常會因為他們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便開始持續紀錄學員們的小故事發表在網站上,他說:「許多社區創業民眾雖有好產品,卻因不熟悉網路、不會用電腦,失去很多機會,數位中心致力於幫地方小舖打造行銷平台,除了為有意參與電子商務的社區居民開課,指導架設部落格、學習產品攝影、參加網路拍賣,例如鳳林鍾家臘肉就是因為來上課後,架設起網站打開知名度,讓更多人有機會吃到這裡的家鄉味道。」最近鳳林鎮文史工作協會也申請到2名多元就業方案人力,從原本被動接受報名,現在更主動出擊,到社區尋找需要「數位機會」的創業人。

  目前已經成立2年的鳳林數位機會中心,除了有各式各樣的數位資源應用課程,還有產業經營管理、外配中文學習等,今年還承辦地方導覽解說的服務,接受遊客的預約,並以客製化的方式來設計遊覽行程,目前最受歡迎的行程之一就是今年才由鳳林鎮文史工作協會成立的「花手巾植物染工坊」,這裡從昔日常有人聚賭的菸樓舊建築,變身展售客家媽媽們染製的花手巾與地方特產,除了各式之「花手巾」成品,可以當特色伴手禮外,還規劃安排植物染親子DIY的活動,整個植物染從製作與染整需要2個小時左右,中場熬煮等待的過程,也會安排「親子自行車逍遙遊」到周邊文化景點的遊賞,如客家文物館、菸樓文化聚落、日本移民文化、箭瑛公園等景點,在回程時即能見到自己的創作品,為鳳林之旅增添美麗的回憶。如此鳳林鎮立圖書館從原本只是在地人的資訊學習空間,現在更變身成為外地遊客與鳳林鎮的最佳媒介。蕭課長表示:「運用資訊素養發展社區所自主規劃的永續發展特色,透過社會力的提升,社區將有能力開創屬於自己的機會。」

為凸顯鳳林鎮原有之菸葉產業文化,圖書館外觀打造成菸樓造型。菸樓外觀 凸顯地方特色

  鳳林鎮立圖書館在92年辦理中央擴大公共建設「圖書館公共空間及營運改善計畫」將舊有空間重新規劃,並以鳳林鎮原有之菸葉產業文化,將外觀打造成菸樓造型,凸顯地方特色,在寬廣的台九線上顯得特別醒目,接下來還會與即將正式啟用的鳳林遊客服務中心結合,推廣在地的閱讀文化,真正成為鳳林鎮的最佳代言人。

串聯眾多文化館 志工多達一百位

  鳳林鎮客籍人口佔60%以上,加上文風鼎盛,培養出眾多優秀子弟,大家都以身為鳳林人為傲,團結的氣氛從志工團隊人數多達百餘人就可看出端倪,加上鳳林鎮設立了眾多文化館,並保留有菸樓聚落,公所的人完全忙不過來,全靠這群志工才讓每個景點皆能正常運作,在這裡沒有人分你是哪個館的,全靠大家自動自發的排班或臨時機動支援。

  在志工資格方面以鎮民為主,除了校長夢工廠核心課程固定由校長或老師擔任外,有興趣的鳳林鎮鎮民都可以成為志工,將依鎮民專長或興趣予以安排職務:如接聽電話,導覽解說等等。後期校長夢工廠與客家文化館的志工養成將交付地方文史工作室負責培訓,才真正做到了整合地方資源,結合社團力量,凝聚社區共識。

  而客家文物館與校長夢工廠也就成為鳳林鎮立圖書館最佳延伸體驗的場所,圖書館蒐羅的客家書籍在客家文物館裡得到更完整搭配,以一實一虛的方式呈現出當年這些為了生計,翻山越嶺來到後山的客家人,今天不僅在後山闢出了一片開闊的天空,更難能可貴地留存住了許多東部客家民族珍貴的文化。

  校長夢工廠則是日治時期興建的「鳳林支廳長官官舍」,這個地點的決定,也相當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將透過開放性的閱讀場所提供學子良好的閱讀空間,且開發多元化教材,提供莘莘學子一處生活教室,以便讓鳳林學風永遠流傳,也希望能把孩子從學校帶出來,除了課本上的知識,更能習得自然和生活上的知識。

鳳林鎮小朋友所作的可愛造型面具,成為圖書館兒童區的最佳裝飾品。花蓮市明恥國小的校外教學,來到鳳林鎮DIY手染巾,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鳳林鎮立圖書館的志工媽媽說故事,吸引許多孩子前來同樂。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