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心靈轉個彎》《鐵道歲月經典》《臺灣歌謠交響詩》《打開生命的心結》《新中年主張》等介紹

文:林美惠(省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心靈轉個彎
主 編:洪寬可
出版者:原古心靈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七月

  「從小到大,我們是身體愈長愈高,知識愈學愈豐富,唯有快樂是愈來愈少,為什麼?」快樂是生命的泉源,是身心老化的剋星,如何保有一顆快樂的心?「心靈轉個彎」,隨俗過日,隨緣生活,認清自己的本分,認識周遭人、事、物,選擇適合自己的,「要穿自己的鞋子,不要穿別人的鞋子。別人的鞋子適合別人,只有適合自己的鞋子,走起路來,才不會腳痛,才不會起泡,也才能夠走得順暢,走得遠。」快樂豈不生焉?

  「心靈豐富的人,以感恩過生活,心靈貧乏的人,以不平度一生。」「心靈轉個彎」,不為執著所困,不為慣性思維所苦,豁然開朗,煩惱自然遠離。懂得感恩父母生育、養育、教育;感恩子女帶來的天倫樂;感恩另一半陪伴走人生之旅;感恩社會各階層的分工合作;感恩大自然對我們生命的照顧,生活的安排,凡事心存感激,心平氣和,則生活與生命美滿,豈非「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書共分四大篇:「快樂之道」、「豐富之旅」、「心靈生活」、「實踐」,其下再分小篇,共三十一篇,著者以生活故事,表達一個人生活中的一種思維的轉換,平實而充滿生活的哲理,細嚼慢嚥,當有助心靈的提升及生活問題的解決。


書 名:鐵道歲月經典:臺灣鐵道寫真、臺鐵機動車輛小史
著 者:應大偉、吳小虹
出版者:田野影像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聲轟轟如霆雷,火炫炫如流電;雙輪日駛速催行,回首千里忽不見。抵掌欲災夸父遲,輪台一日周圍遍;西人逞巧亦良危,顛躓往往艱一線。……」這是洪炎秋先生之父洪棄生所寫的{鐵車路},描述了早期人們對火車的新奇與疑慮,由此也可窺知臺灣火車在這塊土地上穿梭的歲月和奔馳的軌跡。

  臺灣鐵路創建於一八八七年(清光緒十三年)劉銘傳任臺灣巡撫之時,至今已有百餘年,它不但記載著臺灣的歷史,也承載著許多遊子的憧憬和思念。第一條鐵路—臺北至基隆於一八九一年竣工通車,「騰雲一號」是始祖,屬德國製造的燃煤蒸氣火車,可說是臺灣火車的見證者、記錄者,然歷史是殘酷的,在三義車站被拆,勝興站將廢之際,縱有緬懷鐵道者,熱愛火車者,紛紛奔走、研究,終究難免憾事發生。

  本書著者從日據時期,在臺灣機廠工作的日籍技師淵田三朗處取得玻璃板底片,經沖洗、考證、註解出版,將一百四十張照片歸納為四類:第一類是臺北工場;第二類為松山工廠;第三類局營巴士;第四類是蒸汽機車。不但補充了日據時期鐵道發展的史實,對愛好火車,或有心研究臺灣火車者都是珍貴資料。


書 名:臺灣歌謠交響詩
著 者:莊永明
出版者:偉翔文化

  「歌謠」反映著時代背景、文化興衰、社會變遷,是人民的心聲,歷史的見證者。

  臺灣歷經了多重的苦難和戰火;度過了被遺棄和被奴役的辛酸歲月,卻也蘊育了與斯土斯民血脈交流的「臺灣歌謠」,它們傾訴著悲歡離合的故事,唱出了心底的話。可是常因政治因素而不見天日,或被刻意隱藏,幸而今日,臺灣歌謠已走過坎坷路,有心人紛紛埋首於先民文化遺產的蒐集、整理,{臺灣歌謠交響詩}即是其中之一。

  本書首篇「百年來臺灣歌謠傳略」,敘述著臺灣歌謠的史略,以時代背景簡略介紹歌謠的誕生背景;次篇「臺灣流行歌謠作者小傳」,介紹詞曲作者生平與樂曲來源;末篇「臺灣歌謠選曲」,以五十多首經典名曲的背景故事及圖片,敘述著臺灣歌謠的淵源流長。本書同時出版十二張CD,共收錄歌謠一二二首。特色在於音樂的表達方式有別於傳統,以美國五○年代爵士搖滾的旋律,賦予臺灣歌謠新生命,耳目應可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書 名:打開生命的心結
著 者:國際巴帝韋丹達圖書工作小組
譯 者:國際巴帝韋丹達圖書工作小組
出版者:大麥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生命是如何起源?是奇蹟?是偶然?可用化學進化來解釋嗎?人是否有前世、來世?靈魂存在嗎?和軀體的關係是共體?或獨立的二體?為什麼有人誕生在富裕的家庭,有的人又貧苦終其一生?宇宙間有「神」的存在?人類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李廣施,一個大陸赴美留學的生化哲學博士,在一偶然的機會,參觀了一項名為「變更中的身體」的人體雕像展,邂逅了「哈瑞—奎師那」奉獻者阿南塔,認識了其靈性導師薩納坦‧斯瓦米瑜珈大師,而開始了哲學與科學的交戰。

  瑜珈有兩個主要原理,第一:人是一個靈性的生物體,即靈魂,靈魂有意識,和軀體完全不同。靈魂是永恆的,人的一生中,身體會不斷地變,有如「人卸下舊衣,換上新袍,靈魂放棄衰老無用的舊物質軀體,接受新的」,靈魂是永無生死,「它不會只在過去存在,也不會只在現在存在,也不會只在將來存在」,身體是物質的成分,會因老化或因災禍而毀滅,所以人類應追求永恆,明白自己到底是誰?原本來自何方?生命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第二:宇宙的背後有一位至尊智慧的生物,設計了宇宙萬物,掌管著宇宙規律的運轉。這兩個理論觀念,以學科學的廣施而言,凡事講求實驗、研究,瑜珈的哲理並不易被接受,然而最後,他捨棄了美國高薪的工作及自由的生活,毅然回國,貢獻所學,並當奎師那奉獻者,{打開生命的心結}正是他領悟生命意義的過程,各位是否願意看看他的心路歷程?


書 名: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
著 者:蓋爾‧希尹(Gail Sheehy)
譯 者:蕭德蘭
出版者:天下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你是否曾問過自己:下半輩子要怎麼過?願與誰共度?願嘗試那些新冒險?揚棄那些積習?又願投資多少精力、時間去努力學習,改變固有的生活形態?讓前方額外的歲月更具價值?你到底想要活多久?」一連串的問號,多麼令人悸動,又值得深思!

  生命的長短非人力所能掌控,當我們汲汲營營於生活之際,「中年」總會悄悄到臨,此時,或許難免有「歲月催人老」的感嘆,但惶恐,或攬鏡照遲暮,都是不堪回首。

  本書著者將成人歲月分成三階段:十八至三十歲是成人準備期;三十至四十五歲是第一成人期;四十五至八十五歲以上是第二成人期,同時提出一嶄新的觀念:中年的生命裡潛藏著生命的第二春。坦然迎接生命的蛻變,認真思考「我到底想要如何運用自己的生命?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我要如何建構出適合此刻的我,卻又與昔日迥然不同的生活形態?」才符合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十的第二成人期。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