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遏」、「疫」之戰:1895年-1945年臺灣的傳染病與公共衛生

文:許瓊丰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當時瘧疾防遏作業的情形

 

 臺灣位處亞熱帶與副熱帶地區,自古因傳染病流行而有「瘴癘之地」的稱呼。對此,日本自1895年後展開臺灣傳染病的醫學調查、研究與建立公共衛生,而發揮了防遏疾疫的效果。

 

1895年乙未戰爭中,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因染瘧疾死於臺南,是死於臺灣的第一位日本皇族

 臺灣是日本第一個殖民地。但日本在這個與本國截然不同緯度的地區,卻因傳染病面臨了臺灣抗日勢力以外的巨大挑戰。從最早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來看,日軍戰死者僅8人,但因病死亡者有5百餘人;再看1895年的乙未戰爭(日本稱「征臺之役」),戰死與負傷者未達7百人,但卻有病死者4,624人,罹病者26,094人,故將臺灣形容為「鬼界之島」。這裡因病死亡的人,指的即是霍亂、傷寒、瘧疾等熱帶傳染病,由於罹病與死亡人數遠多於戰死與負傷者,故令日人產生畏懼。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後,臺灣總督府即公布法令與展開各種措施,包括傳染病調查與研究、設置醫院、醫學校發展熱帶醫學及培育人才、清潔環境衛生等,來降低傳染病的擴散。這些政策,都是在國家權力架構下做推動,以解決傳染病問題來順利統臺灣。
 

 無論如何,透過西方醫學與衛生環境的改善,以及臺灣人衛生習慣的養成,也提升了臺灣的防疫能力。

 

解開傳染病真相擺脫瘴癘之地汙名

 面對臺灣的熱帶傳染病,臺灣總督府在1896年10月公布「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指定鼠疫、天花、霍亂、痢疾、傷寒、腸傷寒(又名副傷寒)、白喉、猩紅熱8種為法定傳染病。接著,在1899年成立「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調查全臺的地方病、傳染病及鴉片癮者。
 

1917年11月臺中廳舉辦「教育衛生展覽會」中,介紹鼠疫的展示陳列

 法定傳染病中,瘧疾、霍亂、鼠疫三大疫疾為臺灣總督府列為首要撲滅的目標。瘧疾(マラリヤ,中文音譯「麻剌利亞」)是經由病媒蚊傳染瘧原蟲,患者會有脾腫、黃疸等症狀;霍亂(コレラ,中文音譯「虎疫」、「虎列拉」)是由霍亂菌導致急性腸道傳染;鼠疫(ペスト,中文音譯「百斯篤」)在1896年經由廈門至安平入港的舢板船傳入臺灣,經跳蚤叮咬傳播,因患者皮膚呈黑斑故又名黑死病。再舉例,傷寒(チフス,中文音譯「腸窒扶斯」)與副傷寒,是傷寒桿菌與副傷寒桿菌經由口糞來傳染。而大家熟悉的登革熱(デング,中文音譯「天狗熱」),是總督府規定的特殊疾病之一。1902年首次在臺灣南部爆發,後因西部縱貫鐵路通車,帶菌的病媒蚊透過鐵路傳播,造成1915年登革熱大流行。上述所舉傳染病,若未妥善治療,嚴重者皆可致死。
 

 如以上所述,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的同時,並聘請醫學專家後藤新平、山口秀高、高木友枝、堀內次雄等人來臺,進行相關醫療與防治工作,臺灣逐漸蛻化為乾淨清潔的島嶼。以上內容可參考本展覽應用數位典藏服務網中日文舊籍《臺灣衛生概要》、《麻刺利亞》、《デング熱の豫防に就て》、《臺中廳教育衛生展覽會》等書。

 

日常與非日常公共衛生的建立與實踐

瘧疾導致脾腫大,十字記號是肚臍的位置

 傳染病防治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建立公共衛生。臺灣總督府展開相關工作,1896年聘請東京帝國大學工程教授巴爾頓(W.K.Burton)來臺,規劃水道系統,接著並進行市區改正;1905年總督府指示大清潔法施行規程,要求每年春、秋兩季各一次大清潔,並由衛生警察和保甲協助檢疫與環境清潔工作;1917年臺中廳舉辦「教育衛生展覽會」,以「視覺化」方式讓參觀者獲得衛生知識與啟蒙,並展示殖民政府的教化成果。
 

 傳染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未曾停止過,今年遭逢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對全球人類健康與經濟造成莫大打擊,故由本展瞭解臺灣的傳染病史外,也提醒大家對傳染病的重視與防治。

 

 

展覽資訊

「遏」、「疫」之戰

「1895年-1945年臺灣的傳染病與公共衛生」展覽

展覽日期:2020.09.01(二)~2020.12.20(日)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三樓期刊櫃檯旁迴廊區(週一休館)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