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用遊戲包裝活動 受歡迎程度爆表

文:葉俊甫、潘云薇 照片提供:葉俊甫、潘云薇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動物狂歡節》—樂興親子音樂會」吸引許多小朋友參加。

公共圖書館打破過往辦活動的框架, 透過創意發想行銷圖書館,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忠誠度。


  什麼樣的創意活動能吸引讀者?這項創意構想有沒有偏離公共圖書館的角色功能與核心價值?它又能為讀者、圖書館帶來哪些改變?這些改變是否具意義性……


  公共圖書館員絞盡腦汁發想活動創意,甚至透過跨界合作,帶來不同以往的活動型態,拉近讀者與圖書館的距離。
 

北市圖推實境解謎 化身偵探認識圖書館

解開書盒後可拿到解謎用品。(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首先,如何吸引讀者去認識圖書館的不同角落?遊戲解謎可能是個好辦法。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今夏推出「界閱」實境解謎及「圖書館裡的秘密圖書」活動,讓讀者遊走全館找出失蹤館員,讓民眾一窺北市圖豐富館藏與電子圖書;其中,實境解謎活動備受玩家好評,12 梯次場場爆滿,北市圖諮詢服務課課長林佳穎笑說,「每次看到參與者卡關時一臉苦惱,或解不出題詢問館員而露出恍然大悟表情時,我超感動跟開心!」



 

創意包裝找出關聯性 增加讀者使用率

開場書盒及道具。(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林佳穎說,當初在東京海賊王樂園受到園內的電話蟲遊戲啟發,想仿效以故事劇情結合館內電子書進行推廣活動,因此跟同仁一起創意激盪,最後發想成實境解謎活動。特別的是,這次活動設計完全由館員自行發想,不假手外包廠商,包括故事劇情、路線設計、視覺構成、影片拍攝、道具製作等,「其實我只是丟出想法,完成故事架構後,沒想到試玩時,完成度這麼高,我才發現,同仁是玩真的。」
 


活動期間隨處可見的秘密圖書。(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負責規劃的課員簡瑋靜說,設想題目時為了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特別提高題目難度,設定適合為12 歲以上參加,「邊上班邊製作謎題,也根據試玩時的問題進行調整,受到肯定覺得很開心。」尤其執行過程中,與許多玩家、解謎工作室彼此有正向回饋,甚至有老師想把創意帶回學校推廣,「藉由遊戲讓圖書館被更多人認識,增進雙方互動,覺得活動效益很不錯。」
 

實境解謎獲高度評價 成功拓展不同客群

從蒐集到的館員日記中找到故事的真相。(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實境解謎推出後深受好評,受到PTT 實境解謎版的玩家推薦,並稱讚「有突破天驚的CP 值,完全看不出來是公務員做的。」簡瑋靜說,常有參加者留下詢問題目設計與答案,因此更認識了圖書館,甚至她生日當天,有參加遊戲的玩家,把在臉書上推薦遊戲的截圖送她當禮物,「我超感動的,看到這篇回饋文的當下,覺得過去3、4個月規劃的辛苦真的都不算什麼!」
 

  林佳穎說,遊戲成功拓展過往從未接觸的客群,而館員擔任引導遊戲的NPC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也與讀者更直接接觸,「有個30 歲的男生帶自己爸媽來玩,全家一起用力解題;也會發現小孩看到的世界跟大人不同,有個小孩發現到爸忽略的線索,氣得跟爸媽大聲抱怨,這些畫面都很動人,令人印象深刻。」
 

秘密圖書參與人次創新高 讀者深入圖書館空間

  囿於人力與時間,「界閱」實境解謎梯次有限,但卻連帶讓另外的「圖書館裡的秘密圖書」活動吸引了近2,700 人次參加,「秘密圖書」設置了50 本假書遍布在北市圖總館各個角落,讀者透過線索推理找出假書位置,簡瑋靜說,「我工作快3年,才發現地下二樓的樓梯間下,有座沙發跟一盞立燈,是很特別的閱讀空間。」很多人因此認識舊報紙區、還有電子圖書可以借閱;林佳穎也說,最後一天還有館內同仁拿著密密麻麻的筆記偷偷問她「這樓層到底有幾本假書啊,我快找齊全了,可以透露一下嗎?」


秘密圖書藏在平常可能會忽略的館內角落。(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圖書館充滿許多資源,北市圖透過盲選書籍、戶外推廣、偵探遊戲等創意發想,引導讀者認識圖書館。林佳穎說,閱讀經驗雖然私密,但資訊密度很高,人類歷史的演進,正是建構於前人經驗,若書不存在,歷史也就難以前進,「請給圖書館一個機會,撥點時間選一本喜歡的書細細品味,或者會有不同的想法,也許可以讓你重拾閱讀的樂趣。」
 

青少年圖書館結合繪本 邀親子一起密室逃脫  

  在今年的8 月,初夏陽正熾,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內一樣熱情滿溢,許多親子搭檔聚集在此,參與「逃出繪本親子密室逃脫」活動,一起激盪腦力破除關卡,拼湊線索協助受困的繪本角色小Q 逃出難關;青少年圖書館主任林俊宏說,「創意結合圖書館資源非常重要,透過主動創造學習空間及活動,讓閱讀活動與生活相連結,才能成功吸引不同族群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
 

新北唯一 善用空間配置創新學習

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逃出繪本親子密室逃脫」活動從自然生態出發,結合環境教育。(樂輔快樂活動工作室提供)

  作為新北市唯一的青少年圖書館定位明確,經營理念也從青少年感興趣議題出發,在求新求變的創意間結合閱讀資源,誘發讀者學習興趣,不光是密室逃脫,之前舉辦結合創新學習的樂高機器人、無人機、網紅自媒體、桌遊、微電影等課程或講座,幾乎都是報名秒殺;林俊宏說,「青少年圖書館有得天獨厚的空間配置,包括演講廳、展覽廳、特展空間、街舞區,引入許多創新學習活動,讓我們更有空間去拓展圖書館所肩負社會責任與知識共享的任務。」

 

  「逃出繪本」活動承辦人吳嘉馨也說,密室逃脫不是青少年圖書館首次辦理,但這次結合繪本文本,主題輕鬆可愛、平易近人,也與館內暑假辦理親子共讀活動有深刻連結,「尤其在網路上看到繪本加上密室逃脫的活動規劃,身為圖書館員,這是一個很難拒絕的精采點子。」於是促成與樂輔快樂活動工作室攜手合作,帶領親子一起進入繪本,攜手解決難題。

「逃出繪本親子密室逃脫」活動培養手眼協調能力與觀察力。(樂輔快樂活動工作室提供) 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逃出繪本親子密室逃脫」活動增進親子互動。(樂輔快樂活動工作室提供)


繪本結合環境教育 家庭團隊攜手合作

  吳嘉馨說,「逃出繪本」的內容並非走常見的驚悚暗黑偵探遊戲,而是取材自創繪本,從自然生態出發,結合環境教育,因此將年齡設定在4 到8 歲的孩子與爸媽一起組隊闖關,故事描述親子要進入被人工製造物破壞的森林中,拯救誤闖森林、一不小心就會被可怕怪獸報復的人類小Q,「為讓親子互動效果更好,我們特別將原本設計給小四到國一的題目難度降低,符合年齡所需,要讓孩子能更深刻感受,破壞生態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青少年圖書館沒有因地理因素降低參與人數,所規劃的活動幾乎都是秒殺,密室逃脫當然也不例外。笑稱報名開放後接電話接到手軟的吳嘉馨說,很高興活動獲得讀者支持參與,尤其密室逃脫屬於團隊合作活動,「逃出繪本」故事背景與人類汙染大自然環境有關,所對應的道具關卡及科學謎題,需要孩子和家長一起展現溝通能力、默契、手眼協調能力、創意激發、觀察力和同理心,「看到不認識的每個家庭為了闖關,打破藩籬攜手合作,一起拼貼線索,那種人跟人緊密的互動,非常令人感動。」


  林俊宏指出,「逃出繪本」密室逃脫創造了不同閱讀情境,親子可以在遊戲過程中一起共讀、共學,孩子也能充分享受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獨立思考啟發閱讀,「親子齊心突破難關,享受解謎成功後的喜悅與成就感,讓我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價值。」
 

到國資圖 與動物狂歡共舞

「逃出繪本親子密室逃脫」活動解謎成功。(樂輔快樂活動工作室提供)

  將遊戲融入圖書館舉辦的音樂會活動中,可讓讀者透過參與、體驗,獲得探索與學習的多元樂趣。
 

  在音樂演奏正式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總館兒童學習中心內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小朋友身上的衣服、飾品或攜帶的玩偶,全是各式各樣的動物圖案與造型,而家長們紛紛拿起相機、手機,準備捕捉精采畫面。這是國資圖與「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透過文化部媒合演藝團隊進駐合作計畫,所推出的「《動物狂歡節》—樂興親子音樂會」。
 

  當演奏聲正式響起,法國作曲家卡米爾‧ 聖桑由14 首小品組成的《動物狂歡節》,以各種樂器生動地詮釋出不同動物的聲音與型態。但是活動主持人並沒有直接為小朋友解說哪首曲子演奏出哪種動物,也不是純粹的演出形式;而是讓他們自己找出解答,甚至用肢體模仿大象、袋鼠、公雞和母雞……或是找出演奏動物鳴叫聲的樂器,讓孩子們透過遊戲式的參與,沉浸在歡樂的活動氛圍中。
 

演奏品質好壞 不輕忽孩子的直覺反應

「《動物狂歡節》—樂興親子音樂會」找出演奏動物叫聲的樂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藝術總監江靖波說,人類的分析力與理解力固然是隨著年齡增長,但直覺力卻是隨著年齡遞減,「我們這次的文本,比較多的是啟發,用問問題的方式,把孩子聽到的音樂和動物的視覺形象,或者是經由動態肢體的型態,讓他們自己去建立想像力的連結。」他說,這比直接灌輸孩子所聽到的音樂有哪些部分是描述哪種動物的什麼動作更有意思。


  這也回到「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在國資圖駐館的精神。很多人可能以為音樂演奏是技術性的操練,只要看到音符就能進行知識性的練習;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江靖波說,音樂和閱讀非常類似,閱讀需要透過觀察、分析、理解、批判、吸收……在過程中找尋共感經驗;音樂演奏、聆賞音樂同樣要經歷這些過程,唯一不同的是音樂多了中間的媒介—聲音。他指出,過去在國資圖的多場演出中,經常會擔心小朋友會不會不受控或冷場;但都是多慮,他們非常專心地在聽、看和觀察,然後產生他們自己的理解、連結與吸收,「我相信那些時刻對小朋友來說,都是很有養分的,對於演奏品質的好壞,大人不見得能觀察出來,他們可能會出於禮貌安靜賞析,未必像小朋友那麼直覺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吸收良本。」
 

放一顆音樂種子 滋養每一個人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演奏《動物狂歡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執行長唐明瑋說,「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放一顆種子,希望音樂的音符像小豆苗一樣,延續在孩子的生命裡一直不斷發芽長大,以至於在未來的人生中,會有一個非常純正的養分,好像是純淨的活水,一直流進心裡面,然後滋養他們。」她希望,藝術不只是娛樂的其中一個選項,它應該像是我們身體裡的紅血球、白血球……不可或缺。


「《動物狂歡節》—樂興親子音樂會」小朋友模仿袋鼠。(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  唐明瑋回憶,有一次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一個小停車場裡,看見一個17、18 歲的男孩正在吹口哨,她好奇地湊近聽,結果是韋瓦第的《四季》。「對我來說這一生都不會忘記,一個男孩吹的是古典音樂,表示古典音樂在他的生活裡應該是很早就進去了,很自然地接受這個養分。」唐明瑋希望,讓大家知道接觸音樂是不會後悔的,也不需花很高的代價,只要來國資圖就可以了。


  而今年「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的演出方式也不同於以往,從排練、試音……到演奏,皆開放參觀,將零碎到完整呈現的過程,真實地傳遞出來,讓每一個人感受在音樂中所體會到的美好。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