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獲圖書館績優編目人員的許瓊蕙,為臺中一中圖書館完成多項不可能任務。她投入圖書館工作的精神令人動容,獲獎的肯定,將鞭策她繼續朝前邁進。
3年前,卡玫基颱風為臺中帶來許久未見的豪雨,市區內幾條主要河川暴漲,造成多處地區淹水,百年名校臺中一中也難逃水患侵襲,原本已分類打包完畢,準備從舊圖書館搬遷至即將完工新館的豐富藏書,一夕之間幾乎全部付諸流水,僅搶救出部分日治時期的日文藏書,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看著滿目瘡痍的災後景象,負責打包工作的幹事許瓊蕙感到很難過:「好幾萬冊書都沒了。」不過,個性積極的她立刻收拾沮喪,與圖書館主任、組長及其他組員共同尋思、籌劃──如何從零再出發?
圖書付諸流水 募書建檔從頭來
第一步,要重新收集藏書。館方想到一個好點子,亦即配合世界書香日活動,在校園內舉辦「中一中書香日除舊布新募書會」,號召全校師生及各界人士捐獻書籍當作新圖書館的奠基石,活動結束,總計募到3千多冊各類書籍,成果豐碩,許瓊蕙也立即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編目建檔,重建工作準備就緒。
民國98年,中一中新圖書館正式落成啟用,原先募到的圖書要如何在館內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迅速搬遷入住新家?便是館方第二步要解決的問題。
聰明的許瓊蕙想到一個「一兼二顧」的方法,也就是仿效「圖書搬運接龍」,一來可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一人一書、心手相連,凝聚對學校的認同意識;二來,具有新聞賣點的活動又達到廣大的宣傳功能,各界的捐書繼續湧入,為校園帶來更加濃郁的書香。
第三步,搬到新館後,藉由每年編列的購書經費,短短2年多的時間,中一中圖書館的藏書迅速增加到3萬多冊,從最新的期刊雜誌、工具書、影片,到師生推薦的專業書籍、各種涵養性情的文學勵志讀本,及童心未泯的漫畫,一排排整齊、簇新的書架上,又重新閃耀知識的喜悅光芒。
而讓中一中圖書館由舊變新,邁向現代化管理的最後一步,則是為暴增的「房客」一一做好分類、建檔、編目、櫃台借還的工作,使得五花八門的豐富館藏能迅速而有效率地被管理、查詢、借閱,讓知識之光得以往返照耀每個求知若渴的靈魂。
許瓊蕙是這最後一步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她一面參閱網路上的編目資訊,一面將之用於龐大的館藏,劍及履及,光是98學年度一年就完成18,242冊書籍、影片的編目作業,到99學年度終了時,總計完成27,826冊,包括8,509冊各界捐書、688片影片碟,在臺中市各公私立高中職裡堪稱翹楚。
許瓊蕙微笑地說:「藏書從有到無,固然讓人很惋惜、很不捨,但從零開始,就建檔、編目來說,又未嘗不是有利的因素,讓中一中圖書館全面電腦化目標能夠更快地達成。」
建置電腦化 打造現代化知識寶庫
而為了讓更多師生知道館方默默耕耘的成果,並善加利用館內既現代又多元的知識服務資源,只要是新生入學,國文課第一週便安排師生到圖書館,由許瓊蕙負責講解導覽:「一樓有最新的期刊雜誌,後方則是各種工具書、原文書,以及翻閱率很高的歷年畢業紀念冊、校內刊物等,記錄高中生涯的點滴。」
「地下室是嶄新、明亮的書庫區,一排排書架左側都有分類標籤,每本書則按不同類別編目,捐贈書籍和採購書籍有各自不同的標號,同學也可利用閱讀區的網路查詢系統,迅速找到所需的書籍,或是目前借閱的情況,很方便。」
現在,中一中圖書館已經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知識寶庫,但許瓊蕙仍去報名進修逢甲大學圖書館職系的相關教育課程,希望能讓這座從零開始的圖書館管理工作更加日新月異,讓學生更喜愛進入圖書館。
許瓊蕙甫在民國100年年底獲得圖書館績優編目工作人員,她最後很感性地說:「能夠在喜愛的地方做喜愛的事,感覺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