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在教改浪潮中,教師重建教育聲望─《因材施教》讀書心得

文:陳炳男(屏東市公館國小教師)

著 者:Thomas Armstrong
譯 者:丁凡
壹、前言

  「中國」一詞乃是代表:在時間洪流裡,薀育著悠長文化的歲月,也同時淘洗著諸多傳統文化的觀念,而眾多偏頗的見解與思想,亦隨著歷史的發展軌跡而沉澱(林珍宇,民八十九);更有隋唐科舉制度的創舉,造就中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偏頗思想,因而窄化我們的社會價值觀。甚至在多元化的時代裡,仍有不少教師、學生與家長,乃至於整個社會,仍以一個人的智育表現來判斷此人未來的學業及成就表現,而忽視與犧牲許多在其他方面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林珍宇,民八十九)。隨著國際化的擴展,面對此一沉,我國教育學者適時地引進國外新的教育理念,讓我們有機會深思教育基本問題。本文欲藉著由Armstrong闡述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理念,重新省思及釐清筆者的教育理念。

  著者Armstrong是一位特教老師,在歷經一段很長的盡心服務的教育時間後,發現自己的教育熱忱正點點滴滴地流逝,而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此時,Armstrong內心深處驚覺到不能如此地對待自己和學生,於是開始大量地進修,並閱讀許多書籍,而發現了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一書,猶如夜航中迷失的小船,尋著指引方向的燈塔般地喜悅。

貳、Armstrong &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觀

  Howard Gardner於一九八二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提出「多元智慧論」理念,強調每個人都有不同強度:語文、邏輯─數學、肢體─動覺、空間、音樂、人際及內省等七種智慧的組合。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自我,沒有人會一樣,所以教師們也不應該用同一種教學法,來對待每一個學生。

  Armstrong & Howard Gardner二人皆強調:不應該從學生較弱的智慧,進行補救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無助感,致使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事倍而功半;而應從學生專長的智慧項目切入,建構學生的觀察,認知其與生俱來的不同天賦能力,並給予支持與發展的學習空間,發揮不同能力的信心和毅力。

參、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

  Armstrong在本書中一再強調,自從一九○四年法國心理學家Alred Binet等人,發展一套用來測驗人類智商(IQ)高低的智力測驗,一直為世人所公認,是一套客觀的智力測驗(鄭錦鴻,民八十九年)。卻也因為如此狹隘的智慧定義,迫使以往的教育學家只重視學生的語文及邏輯─數學等二種智慧,而忽視學生在其它各方面的才能。因此,許多學生被迫貼上學習「障礙」的標籤,殊不知這些學生只是學習「方式」不同於一般社會規範,並非是真正學習「障礙」的學生。我們應該鼓勵教師們,以更寬廣的心與視野來看待每一位學生,設法了解並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風格,讓學生開始用自己的方法學習。先由學生長處著手教學,因勢利導,筆者相信將會使學習「障礙」的學生減少一大半,甚至趨近於零。

肆、構築合適的學習環境

  Armstrong推崇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乃是一個強調活潑、多元的教學生態,即強調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風格,教師們不能再用傳統教育方法;只重視語文與邏輯─數學的教學方式,對待每一位學生;應設法找出正確方法刺激學習動機,提供多元智慧的教學法與學習區域,讓學生經歷多元智慧領域,允許學生都有探索的機會,發掘學生無窮的學習潛力,而非只是枯躁地安靜聽講。因此,教師及家長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是責無旁貸的,因為良好的學習生態對每一位學生都有益,但學習困難的學生尤為重要。

伍、協助學生找到智慧之鑰

  既然承認每一位學生都有七種智慧,所以身為基層教師的我們,亦不能只用單一的教學法來強迫學生學習,而應以多元化的教學法來善待每位學生。我們亦可讓學生共同參與及製訂其教育計畫,或許學生的表現會讓教師們驚訝不已。因為學生有權選擇教材教法和教育方向,一來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且盡心地學習,二來亦可藉由與學生的互動中,協助學生找到自己智慧之鑰。

陸、結語

  筆者有幸服務於基層,擔任一般教師近十年了,也歷經了著者Armstrong那種盡心服務後,卻對某些學生的學習方式之無奈,一度消沉地為那些學生貼上學習「障礙」的標籤;幸而在拜讀此書後,領悟到;筆者應該以更寬廣的心和更多元的角度,為每一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提供適合而多樣化的教材和教法,由學生的智慧長處切入,因勢利導,同時構築合適的學習環境,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避免負向思考,否定自己的學習能力。理由無他,只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各自擁有強度不同的智慧組合;因此,身為基層教師的筆者,有必要去了解並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風格。

  國內「教改列車」已經啟動數年了,而想要落實教改宣言;將每一位學生帶上來的境界,尚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教師們可趁此教改浪潮中,重新充實自己內涵並改變想法,掌握教改本質(開放教育);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多元化、評量多樣化,輔以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論」理念,以更寬廣的心包容學生的個別差異及尊重其獨特的學習風格,認真思索建構合適的學習環境,使每一位學生皆能快樂地學習及成長,達到「適性化」、「個別化」、「多元化」教育之道,並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將學生帶往主動學習及終生學習的境界,提升教育品質,使社會永保活力。

  筆者閱讀完本書後,一方面對著者Armstrong對教育永不放棄的熱忱,深受感動;另一方面也喚醒筆者內心深處的教育良知,讓從事基層教育的筆者,能更用心地去觀察、幫助並發掘每位學生的才能,真正做到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規劃適才適性的教學活動,永不放棄每位學生,期待每位學生的臉上綻放出笑容,亦期許身為各基層的教師們能共勉之,贏得社會大眾對教師的尊崇,重建教師的教育聲望。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