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政府新頻道-文化菁英發聲 展現高雄多元文化

文:陳宏霖

圖片  過去人們對高雄只有一種刻板印象:一個「重工業都市」。現在,民眾則對港都充滿各種想像:海洋首都、愛河流域、港灣城市、陽光城市等等,多元文化景象是人們對這城市的印象。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早就想邀請專家學者與業務單位對話,出版一本多元發聲,多主題及多風貌的文化白皮書。

配合有趣插圖 增加可讀性

  《高雄文化發聲》迥異於「高雄市文化政策白皮書」為名的官樣文章。本書編輯上採取輕鬆、大器的方式作為設計主軸,讓原本嚴肅枯燥的文化政策專書變成一本輕鬆有趣、可讀性高的文化書。

  本書共邀請19位高雄文化工作者執筆,採取眾聲喧嘩的方式呈現他們對於高雄文化事務的多元觀點。每篇論述章節配合輕鬆簡潔的插畫,由高雄在地漫畫家小雄(鄭敏聰)執筆,以高雄城市風景作舞台,人文歷史作佈景,創意產業、古蹟建築作道具。其線條俐落簡潔,配合簡單對白,讀起來不但令人莞爾還賞心悅目,打破了以往文化論述艱澀難讀的印象,也打造了活潑有趣的創意出版平台,可謂是高雄文化論述寶典。

從不同文化論點切入

  在官民共構文化願景的前提下出版的這本書,從文化的差異性、獨特性來思考高雄的文化特色,文論觸及的範圍也幾乎涵蓋了整個文化發展諸具體項目,這不僅能夠提供文化單位施政的著力點,更是一種對文化政策的思考和對自我生活環境的期許,對高雄市民來說,更是一本深入淺出、值得一讀再讀的高雄文化地圖。

  此書嘗試揭示文化在高雄可能扮演的角色定位,從高雄看文化發展或從文化面看高雄發展全貌,甚至更宏觀的從全球文化變遷與當代世界文化發展來看高雄,同時也藉由文化思潮分析與文化背景了解來釐清這個既明確又模糊的議題。

探索高雄歷史 鑑古知今

  高雄市的發展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的陳以亨在書中提到高雄的發展優勢在於其較沒有歷史包袱,容易與各種文化融合、進行多元文化發展;劣勢則在於該城市在地文化尚未成形、文化精髓在深層的部分還未發掘、人們缺乏對在地文化的感動與驕傲。

  回顧高雄市的文化發展歷史,現任台灣筆會會長的曾貴海提到應從日本殖民時代為起點,因為日本政府自1908年開始,在全島實施國民教育普及政策,並建立了一條從南至北的全島縱貫鐵路,開啟了台灣的現代化之始。隨著鐵路軌道,政經與文化勢力快速輸送到南台灣,商業活動急速活躍起來。

  在20年代當日本全面執行明治維新時,其全盤西化的結果亦深深影響了台灣。許多歐美文化和藝術,間接自殖民者移植或置入接受日本教育的台灣知識分子和文化人。

  隨著1945年的終戰,日本殖民者離開台灣。然而處處仍可透視日本殖民影響的刻痕,而後新統治階級與在地居民卻在許多文化衝擊之後,引爆了1947年2月28日的民變,許多台灣知識分子與文化菁英在隨後的清鄉運動中犧牲掉。隨著而來的是長達37年的軍事戒嚴,使人民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當中,在威權統治下,整個台灣文化界呈現荒蕪的景象。

  一直到1964年<台灣文藝>和<笠>詩刊的創辦,台灣文學界才逐漸甦醒,不僅努力扎根,也一邊抵抗官方文學和西方現代文學。直到1974年終於引爆了一場火力強大的鄉土文學論戰。

  與此同時,高雄社會現代性巨變也在1960年代中期展開。台灣全速發展石化工業與加工工業,鄰近縣市的勞動人口加速移入高雄。至90年代時,高雄不僅變成140萬人口的大都市,更蛻變成資本主義工業化及國家經濟計畫的核心區域。但是文化發展卻遠遠拋棄在經濟吼聲下,直到1987年解嚴前後才如前述逐漸打開文化與文學的枷鎖和監管。而第二波移民造成的通俗文化卻逐漸的落地生根。

後殖民情境 應尋求文化主體性

《高雄文化發聲》沒有官樣文章。  面對全球化浪潮中貿易大國的壓力之下,各國都憂心忡忡,不僅希望能夠有抵抗力和競爭力,也希望能創新自己的文化,才不會成為清華大學廖炳惠教授所擔憂的「將他人的文化轉化成為被弱勢化的族群與風尚」。

  只是台灣身處於全球化的核心氛圍,是無法自絕於這個強力的文化全球化磁場外的。處於這全球化容器中分子碰撞頻繁的地區,我們除了被迫思考如何抵抗全球化的趨同性、一致性及霸權支配性的態勢和發展之外,台灣與高雄文化如何在後殖民情境尋求自我的解釋權和自我的主體性或本質性,更是當代文化的重要課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