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盧博士信箱 Reference Service

文:國立台中圖書館

盧博士信箱歡迎有疑難雜症者電郵至ref@ntl.gov.tw
或參考諮詢專線(04)2223-3879
國立台中圖書館自當不負所託,上山下海為您找尋解答。

問: 『夤』字如何唸?是什麼意義?
答:

『夤』字的讀音(一)一ㄣˊ。其意義:(1)敬謹。〈說文〉「夤,敬惕也。」(2)大。〈方言.十二〉「夤,大也。」(3)荒遠的地方。〈淮南子.墬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夤。」(4)攀附。〈穆修.會遇詩〉「介立傍無援,陰排密有夤。」(5)夾脊肉。通胂。〈易.艮〉「列其夤。」’馬 ’注:「夤,夾脊肉也。」
讀音(二)一ˊ。其意義同(一)(1) 敬謹。

【資料來源】:大辭典(上冊)/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臺北市:三民書局,民國74年。頁964。

問: 腳踏車的輪胎有「氣」時,可以很輕鬆騎去兜風。你知道充氣輪胎何時應用到腳踏車嗎?
答:

第一個充氣輪胎的專利在1845年由英國的湯姆生(Robert William Thomson)取得,由不會變形的外胎及充氣的橡皮內胎構成,此種充氣輪胎可在當時之英國馬車上使用1,930公里(1,200哩),但因當時湯姆生發明的另一項實心橡膠輪胎更受歡迎,因此幾乎有半個世紀充氣輪胎為人們所遺忘。直至19世紀後半葉,由於自行車逐漸流行,才又引起人們對輪胎設計方面之興趣,1888年貝爾法斯特的一名獸醫唐洛普(John Boyd Dunlop)取得了自行車用充氣輪胎的專利。法國橡膠製造商米其林公司(Michelin & Cie)則首次將充氣輪胎應用在動力車上;其中長達60年的時間,充氣輪胎都是由充有壓縮空氣的內胎及用以保護內胎並提供牽引作用的外胎所組成,直至1950年代,孔封合(puncture-sealing)無內胎輪胎才成為最新汽車的標準配備。

【資料來源】: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ntl.gov.tw/Britannica/)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