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我討厭書
作 者:曼殊夏‧帕瓦基
譯 者:蔣家語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2002年
推荐人:楊憲宏(Taiwan News社長兼總編輯)
執 筆:謝佳君
我討厭書。常為了看書而耽誤其他事,卻又不由自主地去閱讀它;每每看完一本書,回味其中似曾相識的話語而去翻箱倒櫃…。
想起小時候,我的祖父、父親也非常喜愛讀書。介紹這本童書的目的,是要說明沒有所謂成人書或童書;我的閱讀習慣是有讀無類的。所以從不安排孩子們的閱讀,而是讓他們自然地去選擇。
其實,讀書是一種發現自己內部的地圖,就像這本書中小女孩的故事一樣,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強迫。心靈接受才能養成讀書的習慣。不管高興或痛苦都願意與它為伍。
作者為印度人,在加拿大長大,曾任媒體工作者,現職為律師。一生被書的問題所困,離不開書成為生活的習慣,因此編寫了這本書。這是作者的第一本著作。裡頭回憶很多小時候的經驗,其中主要談及喜愛讀書的父母對他的影響。
這是一本繪本故事,描寫一位小女孩米娜非常討厭書,因為家裡到處擺滿書本,所以她一字也不願意閱讀。米娜身邊養了一隻貓,貓咪曾被掉落的書本打歪了尾巴,貓咪也很討厭書。有天,貓咪跑到書堆的最頂端,米娜為了救她的貓咪把書堆推翻,不料…書中的獅子,老虎,兔子…都跑出來;米娜心想:如何讓牠們回到書裡呢?最後只好拾起一本本的書閱讀出聲,好讓動物們回到書裡頭去。後來,米娜發現書中的天地和自己原來所想像的並不相同。米娜的父母發現小女兒終於開始讀書了…。
這一本小小的兒童書,把心裡情境的起伏轉變走一遍,有洗淨我們心中矛盾的功用。書中不斷吸引讀者來閱讀書本。
此書譯者寫了一篇文章:千萬不要打開書;分別描寫了沒有書的年代對書的饑渴,每讀一本書都十分珍貴。和書滿成災的年代。讀書的樂趣可以隨著作者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認識人性不同的層面;也可以看見一個王朝如何興起、衰亡;也可以了解科學發現的有趣過程;也可以看見數百年前神秘的宮廷;也可以知道大文豪的羅曼史……自己的情緒思維隨著書中內容變化不同。這就是樂趣所在,跳出書的邏輯去玩味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