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終身學習─教部推展終身學習 331運動起跑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編輯部

  教育部吳清基部長於98年9月上任時提出以「全人教育」為目標、以「生命教育」為基礎、以「終身教育」為精神、以「完全學習」為歷程、以「健康校園」為園地的五大「教育工作主軸」,藉以培養社會好國民、世界好公民,讓國家更有競爭力,人民生活更美好的願景。

  為培養「學習型公民」,實踐「學習型社會」的理想,教育部吳清基部長結合林清江前部長的「人生三寶—終身運動、終身學習、終身反省」理念,並整合社教司、體育司、訓委會及行政院體委會等單位的計畫,規劃將99年訂為「終身學習行動年」,鼓勵社會大眾每天至少學習30分鐘、至少運動30分鐘、日行一善(331),倡導社會大眾培養規律運動、學習的習慣及時時秉持反省感恩,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教育部並於99年2月9日春節記者會,宣布99年為終身學習行動年,希望社會大眾一起響應這個活動。

終身學習歷經12年推動

擴展閱讀是終身學習年重要活動。  為建立終身學習社會,提升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教育部於民國87年3月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同時87年訂為終身學習年,此外,91年6月總統公布「終身學習法」,並透過研訂各項中程計畫與完成相關子法立法等有效作為,如建置「終身學習資源網站」、增設國民中小學補習學校、開設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開辦大專院校在職進修專班、社區大學、家庭教育中心、社教機構、文教基金會,建立回流教育體制,提供民眾終身學習機會。終身學習管道歷經12年來已建構多種管道,皆由所有行政人員結合全民所努力之成果。

  終身學習社會是由「學習型公民」、「學習型組織」及「學習型社區」三大支柱所構成,其中,以終身學習者(即學習型公民)的培養,為先進國家推展終身學習的首要目標。一個理想的學習型公民,至少需要具備身心靈三方面的條件:第一是「身體健康」,所以要終身運動;第二是「心理成長」,所以要終身學習;第三是「靈性滿足」,所以要終身反省。由於成人學習型態主要是自我導向學習,學習是依據自己的需要,較具主動性,與正規教育階段的學習型態不同。因此,要能落實終身學習,培養終身學習者,首重培養民眾具有終身學習、運動、反省的意識,把學習當作一種習慣,並且能夠規律運動及終身行善。

將辦理全民樂閱讀活動

  在具體作法方面,教育部提出數項未來工作重點,盼藉此落實政策目標。

  1.試辦「終身學習體驗券」:由各縣市政府整合轄內社區大學,依據地方需求及情況發行終身學習體驗券,或由各社區大學以「終身學習體驗週」方式提供民眾進行體驗。

  2.製作「台灣終身學習地圖」:地圖內容將以縣市為單位,以連結縣市轄內相關學習點為主,並包含圖書館、社區大學及其他終身學習機構。地圖擬分為「網路版」及「手冊版」兩種版本發行,網路版將利用網路世界的無遠弗界,易於民眾隨時取閱,前者可提供全國、全世界參閱;後者則可顧及不諳電腦民眾的需求,隨身攜帶或放置家中使用。

  3.辦理「全民樂閱讀」推廣活動:邀請資深實務推動者至相關圖書館,為孩童朗讀故事,並結合圖書館、家庭教育中心辦理一系列親子共讀活動。同時整合過去圖書館已累積建置的數位內容,開放推廣使用,並透過各縣市政府輔導鄉鎮市區公共圖書館,共同策劃推動一城一書活動。

  4.辦理「終身學習行動家」競賽活動:教育部將以楷模學習、成人自我導向學習及自我挑戰的概念,由民眾建立以自我挑戰為中心的實踐計畫,並將學習過程以影片、照片或文字等方式記錄,挑選出自我挑戰成功,且學習過程值得嘉獎鼓勵的個人或團隊。

終身學習節 鼓勵持續學習

  在配套措施方面,教育部將以發行學習心願卡、選拔推展終身學習成效卓著的個人及團體等活動,鼓勵民眾參與。

  1.發行學習心願卡:透過民眾自我訂定99年學習願望,並運用心願卡之小叮嚀提醒民眾可以充分利用零星時間學習及運動。

  2.選拔終身學習個人、家庭及組織:選薦表揚推動終身學習行動年成效卓著的個人、家庭及組織(社區)單位。

  教育部表示,推動「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活動,旨在從民眾的角度出發,透過上述具體作為及配套措施,鼓勵人人起而行,並落實終身學習,養成經常學習的習慣,從運動中促進身心健康,從學習中吸收新知,從反省中增進品德修養,在不需另籌措經費下,鼓勵全民參與學習。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