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如何蒐集地方史料—淺談宜蘭縣史館的實務經驗

文:邱寶珠(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約聘編審)

【摘要】

  近年來,由於本土化運動的勃興,台灣各地的文史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鄉土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已蔚為一股風潮,而宜蘭縣史館(以下簡稱縣史館)更是首開風氣之先,成為台灣第一個官方及專業的地方史料館。經營四年多來,能夠脫穎而出絕非一蹴即成,乃由於游錫堃縣長的決策與支持,並歷經了前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前陳定南縣長的奠基工作,而有今天的規模。

  縣史館所蒐集的資料內容極為豐富,有一般與宜蘭相關的圖書資料,和極具史料價值的特藏文獻,皆是研究宜蘭不可或缺的寶藏。而縣史館也經常辦理文獻專題展及出版研究專書、舉辦「宜蘭研究」研習營,成為縣史館在文獻史料運用上另一個重要的課題。

  儘管縣史館在地方史料的經營上,已小有成績,但史料的蒐集是一個與時間競賽的工作,今日不做,明日史料將散佚更多。因此,在目前人力、物力資源受限的情況下,縣史館擬訂幾項未來在史料蒐集上亟待努力的工作方向,希望確實發揮地方史料館應有的角色與功能。

  地方文獻的蒐藏與整理是一項耗時費日的文化工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頗為龐大,縣史館的經營只算是起步而已。本文謹提供一些實務經驗就教於先進,並希望不吝指正。

一、前言

  近年來,地方文史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的相繼成立,台灣史研究成為一門顯學,而地方人士也開始關心自己生長的鄉土,成立當地的文史工作室,來蒐集、記錄及報導地方的歷史文化,以喚起鄉親的本土意識。宜蘭縣史館有幸,因著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強力支持,秉著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優良條件,在各地文史團體中脫穎而出。成立四年多來,小有成績,尤其在文獻資料的蒐藏上,頗有先見與獨到之處。

二、史料蒐集沿革

  史料是研究和重建歷史的基本素材,也是地方史料館的蒐藏對象,因此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典藏,即成為宜蘭縣史館長期以來最重視的工作之一。縣史館於民國81年元旦成立籌備處,在短短的一年十個月內正式開館,成為一個專業的地方史料館對外營運,其基礎應要回溯到前幾個時期的奠基工作。

  (一)宜蘭縣文獻委員會時期(民國41年-61年)

  民國40年代為了編修宜蘭縣志而成立的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留下的史料極為豐富,有當時修宜蘭縣志時的手稿本、校訂本、油印本、參考用書刊、該會的出版品及公文檔案,此外,還有碑拓、圖表、剪報、舊照片、古物等。這批為數可觀且珍貴的史料,於61年文獻委員會裁撤後,曾棄之如蔽履地擱置在宜蘭縣政府的一間倉庫內,乏人問津。直至72年,才由專人整理並移交給當時剛啟用的宜蘭縣立文化中心,這批史料的出土與得救,成為縣史館的館藏基礎,更是鎮館之寶。

  (二)陳定南縣長時間(民國70-78年)

  自民國70年起,宜蘭本地有一批文史教育工作者,自動自發的投入地方史料蒐集、調查及研究工作,他們於73年舉辦了一次大型的史蹟源流展,74年陳縣長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了史蹟文物工作小組,進行「草嶺碑林」規劃案,75年又指示宜蘭縣政府教育局,透過中、小學生蒐集家中的老照片,這是一次全縣性的舊照蒐集工作,經過評選後的珍貴歷史舊照,共有133幀。這一系列的工作,著實蒐集了不少宜蘭史料,以後也都納入縣史館的館藏之中。

  (三)游錫堃縣長時期(民國79年-82年)

    1. 文獻小組時期(民國79年8月-80年6月)
      為了規劃中斷將近40年未修的縣志重修工程,於79年游縣長也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了「文獻小組」,其間也曾陸續蒐集一些史料,由縣史館接收。
    2. 宜蘭縣史館籌備處時期(民國81年1月-82年9月)
      為了籌備成立「宜蘭縣史館」,使縣史館的蒐集、紀錄、典藏、研究及推廣等五大功能可充分發揮,因此籌備處的任務頗為艱鉅,有系統的蒐集、整理有關宜蘭的文獻資料成為一項重大的課題;為此多方伸出觸角,除了將上述各時期資料移入籌備處蒐藏外,並有計畫的蒐購大批與宜蘭或台灣有關的圖書和非書資料。由於上述各時期前輩所累積的努力成果,讓宜蘭縣史館得以在82年10月16日(吳沙入蘭日)這一天,正式對外開放。

三、史料蒐集方式

  為了拯救日漸散佚的宜蘭文獻,讓宜蘭的寶貴史料得以及時並永久保存下來,史料的徵集實刻不容緩,除了每年編列預算購置有關宜蘭、台灣的書刊,分編上架供眾借閱外,其他的珍貴文獻史料,就有待透過各種方式加以徵集:

  (一)購買:編列經費,購買已絕版的舊書刊,但因受限於經費,為數並不多。

  (二)民眾或公私單位主動提供:有些熱心的民眾或公私機關,會主動將文獻書刊送交縣史館收藏。

  (三)僱請工讀生蒐集:縣史館的資料蒐集工作,可謂人少事繁,如何拓展人力資源,成為一大難題,因而有了僱請大專工讀生協助蒐集的因應辦法。縣史館現有的大宗日文剪報資料、學位論文、鄉土社會資料等,皆是僱請大專工讀生(宜蘭籍子弟)在縣內外蒐集的成果,除可節省人力、經費及時間,主要是可從工作中培養、訓練學生對宜蘭史研究的興趣與能力。

  (四)辦理活動、附帶蒐集:縣史館經常辦理一些活動,以蒐集資料。如在82年10月開館前夕,一方面為了宣傳,二方面為了充實館藏,曾發起全面性的「捐書」活動,所謂「捐書」,其實就是「舊文獻」的捐贈活動,呼籲縣民將其珍藏文獻捐給縣史館。此外,縣史館曾先後辦理27場耆老座談會,除了直接將其口述的無形史料記錄保存外,通常也會附帶要求與會耆老,提供有關座談主題之舊文獻。而縣史館所辦理的其他推廣活動如展覽等,民眾在了解縣史館的任務與功能後,也會主動將其珍藏資料提供給縣史館。

  (五)主動查訪、蒐集:有關宜蘭、台灣的書刊,皆需掌握最新資訊,以購買或公函索贈,而珍貴的文獻則隨時掌握線索,主動查訪、蒐集,如宜蘭縣民的訃文,係最好的家譜史料,便是直接向縣政府的庶務股按時索取。

  (六)辦理調查研究計畫:縣史館從籌備開始,即委託相關專家進行各項調查研究計畫,如頭城鎮史蹟勘察測繪等,直接記錄、保存相關的史料。

  對於上述民眾或公私單位所提供之文獻史料,縣史館的處理方法有三種:一為捐贈:鼓勵民眾主動捐贈,由縣史館開立收據,以明權屬。二為寄存:若是民眾不願割愛,但為了使這些文獻得到適當的保存,縣史館訂立了<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文獻寄存辦法>,規定寄存年限不得少於二年,宜蘭縣立文化中心並有權作展覽、修護、研究、影印、攝錄影、出版及複製等使用。三為借用:這是目前縣史館最常使用的文獻徵集方式,讓提供者填具「借用同意書」,一方面得以對所提供之文獻進行複製、研究、展覽及發表,二方面憑以確認日後歸還手續,避免糾紛。

  文獻資料經過上述三種方式的處理,縣史館就像一個大型的聚寶盆,得以吸納更豐富、珍貴的文獻史料。

四、史料蒐集成果與特色

  縣史館目前蒐集的文獻資料,種類繁多,可外借的書刊資料約有1萬7千冊,這些與宜蘭研究有關的圖書、期刊、雜誌等,皆已在縣史館的閱覽室中開架供大眾閱覽,並可外借。其他非書資料,更為縣史館館藏的一大特色,如民國40年代宜蘭縣文獻委員會所修的宜蘭縣志全套未刪節的手稿、校訂稿,這些第一手史料皆藏於縣史館之內。

  茲將縣史館館藏資料分類簡介如下表:

宜蘭縣史館館藏資料分類簡表(至85年10月止)

資料分類 資料名稱 數量 說明
圖書資料 書刊及及宜蘭縣政府等機關出版品 約17,200冊 語要蒐集與宜蘭有關之圖書、期刊、雜誌等,及民國40年至60年代宜蘭縣政府等機關出版品,分編後開架供眾閱覽。
日文資料 約800種 日文資料是一個亟待開啟的寶庫,有些書刊塵封已久,於今動手動腳蒐集而來,彌足珍貴。
學位論文 約163種 宜蘭擁特殊的人文及自然條件,是區域研究的絕佳素材,故本館也蒐集有關宜蘭的博、碩、學士論文。
非書資料 日(中)文資料 約16,000則  
視聽資料 約450卷 視聽資料為最忠實、生動的史料,因此,本館收藏了有關宜蘭縣田野訪問、文化史蹟介紹等視聽帶,俾利各界參閱。
特藏資料 日治時期宜蘭初等教育史料 約450冊 近百年來宜蘭人接受教育的情形、體能狀況、文化變遷等等,都收錄在這批約7萬頁的珍貴史料中,並正進行資料建檔、掃瞄和校對的工作。
圖像資料 約12,000張 本館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自清末、日治、光復初期舊照,以迄最新的空拍相片,內容豐富,數量亦多。
圖表 約200幅 本館所藏新舊地圖、傳統建築測繪圖、田野調查測圖等等,是了解宜蘭的必備資料。
譜系訃文 約400種
約2,000張
宜蘭縣民個人與家族的歷史,如家譜、訃文等,也是本館主要的蒐藏特色,並採用電腦配合光碟,加以建檔、儲存並供檢索。
特藏資料 私家檔案 3家 凡是能反映時代遞變、具有價值的私家檔案資料,皆屬本館蒐藏範圍。
古文書 約756件 古文書是人類過往生活的第一手紀錄,種類龐雜,極具價值。
拓文 約65幅 古石碑或古木雕,皆可用紙墨拓下保存,足供參考。
手稿及油印本 約385種 本保存民國40年代完整的宜蘭縣志等手稿及油印本,前人心血手跡,斑斑在目。
日文譯稿 約60種 前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已有部分譯稿,本館更積極推動翻譯工作,已譯出40種,約190萬字。
口述歷史 27場 「禮失求諸野」,為蒐集散佚於鄉野之史料,本館特舉辦多場耆老座談會,邀請縣內熟悉地方掌故之耆老,進行口述歷史,供本館作影音及文字記錄,並整理發表。
公文檔案 政府機構檔案 約268,353 從民國40年代的宜蘭文獻委員會檔案,到70至75的宜蘭縣政府公文書,都是探討台灣地方治的基本素材。

五、史料的推廣應用

  推廣是縣史館的五大功能之一,唯有藉由活動推廣,才能教育民眾、走入民眾。因此,縣史館藉由特藏資料所辦理的活動有:

  (一)展覽:目前在縣史館內闢有展示區,不定期推出各項文獻專題展,例如開館之初的館藏資料展及後來陸續舉辦的鳥居龍藏攝影展、宜蘭古文書展與目前正展出的「百年樹人──日治時期宜蘭初等學校教育史料展」;有時更配合節慶,擴大辦理宜蘭人家譜特展及館藏老照片展等。

  (二)研習營:為了廣泛提供宜蘭史料的相關資訊,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入宜蘭研究的行列,縣史館於今(85)年2月1日至9日舉辦了「宜蘭研究」第一期研習營,將宜蘭縣多年來蒐集、整理的鄉土史料引介給學員,研習課程內容並整理出版為專刊,列入宜蘭文獻雜誌第22期。

  (三)出版:唯有出版才能把珍貴史料或其研究成果發表,讓更多人得以親近及了解宜蘭歷史。本館所蒐集的文獻史料,如日文譯稿、口述歷史及耆老座談會等,都已陸續刊登在本館出版的宜蘭文獻雜誌中,而古文書並已出版叢刊共四輯。此外,一系列的專案調查研究計畫,如頭城鎮文化史蹟、大竹圍遺址、丸山遺址、蘇花古道等,其成果多已列入宜蘭文獻叢刊出版。

《宜蘭文獻叢刊》出版一覽表

叢刊編號 編著者 書名 出版時間 定價
叢刊1 宜蘭縣政府 宜蘭縣長陳定南施政總報告彙編 81年12月 100
叢刊2 劉益昌 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初步調查報告 82年5月 100
叢刊3 陳登欽 宜蘭縣頭城鎮文化史蹟勘察測繪報告 81年10月 100
叢刊4 邱水金、薛小梅編 宜蘭縣古文書等壹輯 83年6月 200
叢刊5 吳永華 宜蘭縣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 83年6月 300
叢刊6 邱水金、薛小梅編 宜蘭古文書第貳輯 84年6月 200
叢刊7 褚錦婷編 「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84年5月 300
叢刊8 陳進傳 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 84年5月 200
叢刊9 林惠玉編 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軍事與教育 86年2月 200
叢刊10 邱水金、薛小梅編 宜蘭古文書第參輯 85年6月 300
叢刊11 邱水金、薛小梅編 宜蘭古文書第肆輯 85年6月 300

六、未來努力的重點方向

  文獻史料可謂是史料館的生命主體,宜蘭縣史館未來是否能成為宜蘭縣民的縣史館,需仰賴以史料與民眾作良好的互動,利用史料作為媒介。因此,未來在資料蒐集方面,尚有幾點待努力的方向:

  (一)闢建完善的典藏空間:史料的蒐集固然迫切,但其收藏與管理更是重要;珍貴的特藏文獻,皆是年代極為久遠的寶貝,闢設符合標準──恆溫、恆濕、防火、防盜等條件的典藏空間與設備,是縣史館未來規劃永久館舍時所必備的。

  (二)資料管理電腦化:縣史館所蒐藏的資料內容繁多,無論是圖書或非書資料,皆需以光碟儲存,並用電腦加以管理、檢索,使其更具效益。

  (三)整理政府公文檔案:縣史館接收自縣府及其他機關的公文檔案,已達26萬餘件,今後每年並將持續接收。這些政府公文書,是探討地方自治史的基本素材,如何篩選掃入光碟、建檔,以便檢索,是縣史館未來亟待努力的課題。

  (四)主動出擊、多方徵集史料:資料的徵集絕非被動的,惟有專人作計畫性的蒐集,伸出觸角、主動查訪,尤其一些散落在民間的第一手史料,皆需外出動口、動手尋找,例如口述歷史資料的蒐集,有其急迫性,更應有計畫地持續進行。

  (五)發揮史料館的功能:地方史料館是「地方文化建設的礎石」,希望未來的縣史館能成為「人與歷史的交會之所」,使縣民樂於來此學習、來此交流,並將其所收存的資料提供給縣史館,讓縣史館成為一個縣民共同擁有的宜蘭資料庫。

七、結語

  宜蘭縣史館是台灣的第一座鄉土史料館,而今,各縣市史館或文獻資料室相繼成立,縣史館的史料蒐集經驗,或許可作為拋磚引玉之用。但畢竟文獻的蒐集與整理,是一項耗時費日的艱鉅工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頗為龐大,有志為鄉土奉獻的朋友們,需要您的耐心與努力!

前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留下極為豐富的珍貴史料,為縣史館的設立奠下基礎。圖為前文獻會辦公情形(吳永華翻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宜蘭縣史館籌備處時期,積極展開蒐集、整編各項文獻資料的奠基工作。(吳永華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清兵古墓的調查計畫,即是僱用宜蘭縣籍大專生來執行。(陳建安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縣史館辦理的一系列耆老座談會,與會耆老常會主動提供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獻。(吳永華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大竹圍遺址初步調查計畫,直接記錄、研究留存在地下的史料。(林宗評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宜蘭縣史館闢有閱覽區,將有關宜蘭的書刊資料開架供眾查借。(吳永華攝;縣史館提供)
譜系與訃文,也是縣史館史料蒐藏的特色。(黃錦松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縣史館的展示區內,不定期推出各項文獻專題展。(許美智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資料管理電腦化,是縣史館一直努力的目標。(黃錦松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期待縣史館未來能成為真正的「人與歷史交會之所,縣民樂於來此學習與交流。(吳永華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陳定南縣長時期的具有歷史價值舊照調查蒐集工作,共收得133幀的珍貴歷史照片(黃水旺先生借用;宜蘭縣史館提供) 縣史館剪輯的日文報紙,是另一項費心蒐集的大宗史料。(黃錦松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每年接收自縣府的公文檔案,極待篩選、整理,掃入光碟建檔。(吳永華攝;宜蘭縣史館提供)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