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走出去─結合地方深入社區 圖書館多元行銷

文:林明志 照片提供:林明志

  圖書館不再只是借閱書籍的地方,鄉鎮市圖書館開大門、走大路,結合地方資源全面動起來。過去,鄉鎮市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最末梢神經,圖書館是否充滿希望活力與藝文氣息,通常與主政者的重視程度有關,現在,許多鄉鎮市首長重視文化教育與藝文結合,讓鄉鎮市圖書館全面活化,文藝、社造氣息更讓圖書館滿室生香。在彰化縣,就有許多鄉鎮圖書館充分結合地方特色,與民眾互動頻繁,這些圖書館不但走出去,也吸引民眾走進來。

埔鹽糯米文化季的紮稻草人活動。糯米玩偶創意比賽,增進親子感情。圖片。

埔鹽鄉立圖書館 結合藝術家深入社區

  埔鹽鄉立圖書館是小鄉、小鎮圖書館的典型奇蹟,全鄉僅有3萬多人,歷年來透過圖書館的推動,打造成全國著名的藝術文化農村,鄉長陳慶煌有計畫的鄉政結合藝文,讓埔鹽的藝文活動熱絡,贏得埔鹽鄉民自我肯定與驕傲。

  埔鹽鄉沒有書局;只有文具店,莊稼人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根本不會有人想到藝文,典型的資源分配不均,讓埔鹽成為文化沙漠小鄉。圖書館是全鄉唯一借閱書籍的場所,可說是藝文活動的最後希望,連任鄉長陳慶煌上任以來,非常重視圖書館軟硬體建設,推動鄉政與圖書館結合,讓圖書館除了借閱書籍之外,將藝文活動串聯到社區文化。

  圖書館營運績效曾獲得教育部全國公共圖書館營運評比大獎,館長康慧如表示,埔鹽鄉立圖書館就像地方文化中心,隨時都有精心設計的藝文活動,鄉長陳慶煌將閱讀與藝文當政績,讓圖書館的觸角深入社區與民意結合,台灣少有鄉鎮首長是如此推動鄉政。舉例來說,埔鹽鄉有最多的藝術家駐鄉,支援圖書館的藝文活動。

  埔鹽各社區的外牆美化、裝置藝術等,都是駐鄉藝術家帶領社區村民創作,例如埔鹽社區盛產糯米、三省社區產石蓮花、天盛社區舊名「蕃薯庄」、豐澤社區以製香與雞毛撢子聞名,埔鹽各社區的入口裝置藝術,以社區特產設計成裝置藝術品,另外,喚醒鄉民意識的埔鹽八景選拔活動等,都是圖書館有計畫深入社區的活動內容。

  埔鹽鄉的文化盛事是「糯米文化季」,館長康慧如說,糯米文化季已邁入第5年,每年農閒的9、10月推出,去年推出糯米田單車行的套裝活動,默默的把環鄉自行車網,與埔鹽「糯米故鄉」成功形塑結合,融合糯米田、蔬果特產及社區人文景觀,讓愛好自行車人士騎著單車逍遙遊,深入埔鹽鄉的糯米農村文化。

  埔鹽圖書館的糯米文化季與社區融合,包括農民種植的有機蔬菜展售、糯米風味餐、親子糯米玩偶創意比賽、老農現場指導紮稻草人等活動。館長康慧如說,圖書館的古箏班、讀書會等也經常到社區交流,說故事義工媽媽還到高雄參與衛武營藝術季的演出,圖書館的假日音樂會,鄉內許多學音樂的小朋友獲邀到社區表演。

  康慧如說,圖書館要走入社區,不該局限於讀書借書的地方,它可以是藝文推廣與交流中心。埔鹽鄉立圖書館與IFA日本藝術交流展,油畫、水墨等作品,預計今年將移師到高雄擴大展覽,讓藝術生活、生活藝術相互結合。

圖書館走進社區豐富社區產業。圖書館走向戶外,不再局限館內活動。說故事媽媽參與衛武營藝術表演。

二林鎮圖書館 親善小天使協助行銷

  二林圖書館的經營轉型也是有目共睹,館長林保玲發現喜歡到圖書館的家長,幾乎都會帶孩童到圖書館共讀,享受閱讀的書香世界,因此,組織國小學童擔任圖書館「親善小天使」。林保玲說,孩童行銷圖書館比大人來得容易,更富有教育意義,20多位親善小天使走入社區,包括國中、小宣導活動與介紹圖書館等,也代表圖書館進行才藝等表演。

  二林圖書館設有地方文化館,二者相互結合並廣募藝文志工,林保玲說,二林圖書館除積極規劃館內活動,同時配合鎮公所文化推廣,走出圖書館進入人群,去年12月舉辦「彰化獻好書」活動,地點選在鄉土文學濃厚的洪醒夫紀念公園舉行,也參與洪醒夫紀念公園規劃與宣導。

  在彰化獻好書活動,圖書館的親善小天使負責宣導閱讀書香與介紹圖書館。林保玲說,圖書館行銷二林之美舉辦儒林文化攝影展,中台灣喜好攝影民眾共同參與,選出約80幅代表二林鎮之美的作品,除在圖書館展出之外,也移到洪醒夫紀念公園戶外展出,讓民眾更了解二林的社區、產業、人文之美。

  去年,文建會核撥340萬元補助,改善圖書館空間與藝文活動,著名的「儒林文化季」即是其一,林保玲說,儒林文化季已舉辦二屆,第一屆的儒林文化季僅有2天,精心設計的活動獲得地方好評,去年10月擴大舉行,活動長達一個月,深入二林鎮各社區,結合產業與觀光行銷二林鎮。

  儒林文化季包括仁和宮主辦的媽祖繞境嘉年華會、二林農特產品紅薏仁、蕎麥展售促銷會、二林蔗農事件文化協會的二林拳擊發展、稻米文化季米食推廣活動、民間酒窖產業文化活動等,林保玲說,二林地區有10多處民間酒廠,圖書館經常與酒廠配合,行銷產業與藝文之美。

  林保玲說,二林圖書館是社區、文化與民眾的媒介,透過多方的資源整合與連繫,走入常民生活之中,今年,圖書館規劃儒林文化季將更深入社區,活動維持一個月,林保玲說,遍地開花的藝文活動將交由各社區輪流主辦,內容是社區產業結合藝文休閒觀光。

走出圖書館行銷的二林親善小天使。二林人文之美攝影展走入人群展覽。親子參與人文導覽更熟悉常民文化。

員林鎮圖書館 在寺廟為考生祈福 

  員林鎮圖書館最有名的活動是為考生祈福,館長石仁和說,每逢考季圖書館都會舉辦為考生祈福活動,今年將擴大舉行邀請鎮內應考生,甚至要報考各項公職人員都可以參與,地點選在有文昌祠的興賢書院,興賢書院位在員林公園,是國家三級古蹟,也是文昌帝君廟,每年都有為考生祈福活動。

  另外,員林圖書館舉辦深入地方文化活動,例如「林仔街ㄊ一、ㄊㄛ」、「打石巷巡禮采風」等,林仔街是員林最熱鬧的老街,現今的黎明巷舊稱「打石巷」,是早期鐵器尚未普及,日常器具多為石製品,巷內以打石為業的商店很多,巷內日夜敲打聲,成為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石仁和說,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興起,「打石巷」將列入員林古蹟文化商圈的一環。

彰化市圖書館 善用志工結合社區活動

圖書館派志工導覽人文古蹟。  彰化市圖書館也經常舉辦活動,館長陳淑媛說,圖書館有康乃馨A、B班及文馨、溫馨等4個讀書會,讀書會的義工媽媽到各社區與小學教導兒童讀經,利用晨間到國小講故事。由於彰化縣建城歷史悠久,歷史古蹟與人文豐富,圖書館輔導許多志工導覽彰化市歷史古蹟,每年暑假親子導覽約有30多個班次;寒假約有8個班次,由圖書館派員實地講授彰化歷史、人文之美。

  彰化市的八卦山提供最佳的生態解說教室,陳淑媛說,圖書館的志工約有130多位,其中不乏有專業知識的文史工作者與專業退休老師,利用八卦山的生態教導環境保育與生態知識,另外,隸屬圖書館的春夏秋冬合唱團、陶笛班、肚皮舞團等,經常受邀到社區表演,走出圖書館;深入結合社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