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學習一點靈─網路大學校 企業主好幫手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中華軟體協會

  在雲林虎尾鎮開電腦門市的廖老闆,是一位標準職業婦女,面對大賣場競爭的壓力,身為小店家,最能感動顧客的便是大賣場無法取代的人情味,然而開店經營並不能只靠人情來經營。於是,她在幾年前上網找尋進修的機會,發現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的「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裡,有顧客服務品質的解說,經過課程的學習,讓她對於顧客之間的互動關係更懂得拿捏。廖老闆表示:「掌握每個客戶的需求,才能提供貼心的服務,不僅培養出忠實的顧客,更交到一群好朋友!」

企業運用「中小網大」上課情況。顧問至企業輔導,引導員工運用「中小網大」集體學習。「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課程相當豐富。

有效降低企業主成本

  台灣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每個都是支持台灣經濟向前進的重要螺絲釘,但因為在中小企業人力不足、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每個員工都要像八爪章魚,身兼數職,隨著多能工需求的增加,員工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也就相對的重要。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表示,他們非常清楚瞭解中小企業對於人才培訓的渴望與需求,也非常重視與關心這一個議題。若是中小企業的員工能具備跨領域的知識與相關技能,成為多能工,那麼對於中小企業的生存及未來發展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然而,所需的員工內訓資源卻因為成本昂貴而普遍缺乏。尤其是在外在經濟不穩定及產業變革的情況下,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轉型的考驗。因此,從92年開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即成立了「中小企業e學院」,以數位學習的方式,專門提供免費且適合中小企業學習的課程資源,補足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缺憾。政府創造了無空間及時間限制的優質網路學習環境,協助企業主解決培訓成本過高、訓練時間過長及空間配合不易等問題,進一步也推廣全民終身學習風氣。

教材內容豐富多元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數位內容的增加,至95年轉型成為「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從原本的一個學院,增加到現在的5個學院,教材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元。「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共設有資訊科技、財務融通、行銷流通,以及去年才成立的人力資源與綜合知識5大學院,開設1,000多門以上數位課程,以及許許多多的學習服務,像有聲書摘、線上演講廳、網大電子書等。

  網大的便利性讓許多學員喜歡在中午吃飯時間,收聽線上演講廳的演講或有聲書摘,因為需要手拿筷子吃飯,他也不需要特別去點學習的節點或翻書,就可以接收學習,不僅節省了時間,還可以馬上吸收到名人與學者專家的精華,職場能量、精神食糧瞬間補充,下午上班又是充飽電的最佳狀態。

鼓勵企業內部學習

一網在手,我一定會成功!  除此之外,因應行動載具越來越普遍,個人學習模式也開始朝向將學習「帶」著走的趨勢,發展了許多的行動學習教材,都免費供學員使用。另外還有線上社群供學員們做學習討論心得分享,以及企業體驗專區。中小企業主除可讓員工選讀網路大學校所提供之各類課程外,今年還特別規劃企業內部專屬的數位學習課程深化運用,中小企業可以結合數位內容廠商聯合提案,讓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內容數位化,使企業內部知識也更能有效傳承。

  位於高雄的福記冷凍食品,以嚴謹的品管流程生產自然食品聞名,為確保有足夠的人才因應組織目標與發展的需求,申請「企業數位學習體驗」。負責該企業學習規劃的人資專員李麗娟表示說:「當企業進入新事業開發或組織重整與變革時,會對同仁的多能工產生需求,中小網大有系統地協助公司及員工展開學習計畫,有效加強員工所需的職能。而福記更在企業內部建立了『福記大學』,推動績效導向及組織學習的文化,以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表示,知識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若能以數位化形式加以保存,則更能確保知識內容的標準化。配合中小網大的學習平台,讓員工受訓品質更精確、更有效率,透過本計畫補助部分教材製作費用,除了節省中小企業內訓的成本,也使企業內部文化資產累積傳承,更加深公司內部的軟實力,提升員工對於公司的向心力及認同感。

服務人次將突破1千萬

  中小網大從「中小企業e學院」一路走來,經過了許多不同層面的推廣宣傳,營運至今成績還算是很亮眼的,每週瀏覽人數經常維持在4~6萬人次,共累積超過930萬的瀏覽人次,即將就要突破1,000萬!每週平均被瀏覽的頁次超過20萬頁,像一本厚厚的書了!截至目前為止已吸引38萬會員加入網大,而且經過網友及部落客的青睞,紛紛主動在網路上寫文章推薦,也促使更多新的網友加入數位學習的行列,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在學習內容提供方面,5個學院課程已經累計逾1,000門課程,超過300萬人次選課學習,目前也已經有674家以上的中小企業採用這個網站作為企業內訓的平台。負責網大業務執行的中華軟體協會指出,每年一開放申請,很多企業都搶著要體驗,一下子名額就滿了。有很多企業是互相宣傳這個平台,或是人資人員知道有這樣的資源,儘管換了工作跑道,也都會把這樣的資源帶到不同的公司去。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國際的交流合作在逐漸產生,像現在兩岸交流頻繁,對於中小網大的網站的營運模式及教材內容也非常有興趣,位在福州的廈門勞動廳提出希望取得課程授權,供他們中小企業及學生學習;或遠在非洲的剛果技師工會組織也提出合作的興趣,也是希望可以取得課程授權,翻譯成當地語言,嘉惠當地中小企業,強化行銷管理知能;還有一個是來自新加坡政府單位Spring Singapore,他們是等同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一個層級的單位,也是目前對網大表示興趣的最高階的單位,因為看到中小網大的教材內容及營運模式為之驚豔,一直希望有機會能跨海取經。這些國家的主動聯絡,說明了網大的經營成果已經逐漸在國際間打開知名度,被許多一樣關注中小企業的單位做為學習模仿,甚或是值得研究的對象,同時也更進一步促進了台灣數位內容業者合作的商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產業e化學習不遺餘力。熟悉數位工具,有助提升企業競爭力。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