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套用在全台鄉鎮市區圖書館得獎經歷最多的3所圖書館上,再貼切不過了,雖然屢獲獎項的肯定,但他們從沒有甚麼資源與人力的小圖書館一直到上台領取績優表揚的這段路,卻走得艱辛與漫長,裡頭感人的故事也是講也講不完的。而這分對於傳遞書香的堅持、努力和創新,值得我們看齊。


埔里鎮立圖書館 全國績優二連霸
埔里鎮立圖書館於921大地震中重創館舍全倒,受災慘重,許多館員就在斷垣殘壁中,將書本一一救出來,幾經重建波折後,進行書香人文空間改造,終蛻變成美麗又有魅力的書香新樂園,為埔里地區的愛書民眾們提供豐富內涵、嶄新風貌的閱讀空間與文化服務。如此堅強的重生,甚至開出更美麗的書香花朵,各界都給予極佳的讚賞與好評,被譽為全台灣最美麗的五星級圖書館。更是繼92年「卓越獎」之後,今年再度獲得全國鄉鎮市區圖書館營運績優大獎「金獎」,登上衛冕者寶座,全國績優評鑑二連霸!
埔里是台灣知名的藝術小鎮,不僅族群多元還有豐富的產業,主要的地方特色產業有酒、手工紙、茭白筍、天然漆和美麗的花卉。特別的是,還有近年已成為觀光景點的埔里鎮立圖書館。
十分支持圖書館的埔里鎮長馬文君認為:「一座好的圖書館最基礎的工作就是改變圖書館過去給人老舊、無趣的印象,讓民眾愛上圖書館,如此才能發揮到圖書館的使命。」因此埔里鎮立圖書館營造出綠意環繞、簡約風格的書香空間,讓圖書館深具人文美學魅力。一樓主題是「閱讀花園」,是一處可以在綠樹下閱讀,在花香中閱讀,充分享受「一本好書、一杯咖啡、一分好心情」的地方。二樓是快樂的親子「童書樂園」,是專門為孩子精心規劃的舒適閱讀環境,充滿童趣童樂。三樓則是可比美誠品書店的「書香桃源」,是書香與人文交織的新桃花源。此外,還有彩繪亮麗的行動圖書館每週巡迴社區,帶給鄉間孩童閱讀的希望。
而埔里鎮立圖書館還有一項特色,那就是有一群甘心為地方文化藝術耕耘的藝術家,包括黃義永老師、孫少英老師、潘樵老師、鄧文淵老師等。一同帶動起駐館文學家、駐館藝術家、駐館音樂家計畫,所以在動人的空間美學情境裡,埔里鎮立圖書館能成為民眾親近文學、美術、音樂…等人文藝術活動的極佳場所。
鄧文淵老師就表示:「在921大地震之後感受到台灣不凡的生命力,被堆積如山、來自全台灣的救濟物資所震撼,所以一定要回饋大家,在埔里為鍾愛的土地做事。」因為願意付出的心,讓他在投入自己夢想之餘,還能為埔里地方文化活動的推廣盡心盡力。


花蓮市立圖書館 滿意度居高不下
花蓮市立圖書館日前獲頒「金獎」,是東部唯一的獲獎圖書館,也是繼92年公共圖書館營運績優評鑑榮獲花蓮縣第一名、全國卓越獎,93年公共圖書館營運績優評鑑榮獲花蓮縣第一名、全國特優獎後,又一最佳圖書館殊榮。館長蔡淑香說:「市圖成立10處社區閱覽室、辦理好書推薦、館藏使用率高等,整體滿意度87.34%,加上市長的支持及館員與志工經常超時加班,積極投入圖書館的工作態度更是花蓮市圖能從全國544處圖書館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原因。」
蔡淑香到圖書館服務已經邁入第14年了,資歷老,但心態與想法卻不老。她笑說,為了不讓圖書館跟不上潮流,她整天想的都是該如何做,才會更好。她與館員甚至將圖書館當作自己的家,盡情發揮創意共同美化、綠化這個屬於大家的家。
加上圖書館位於市中心,擁有地利之便,所以目前圖書館的志工有20位之多,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退休的老師或公務員。因為志工人數多,所以就成為圖書館活動推廣的得力助手。
由於圖書館現階段面臨的是館舍超飽和使用,加上花蓮教育大學內有著市區內唯一的一座兒童圖書館,但由於與東華大學的合併,這個兒童圖書館也可能跟著遷到東華或者關閉,這樣花蓮市兒童就沒有專屬的圖書館了。於是花蓮市圖從去年就開始計劃於進豐營區設立一座兒童分館,目前館內的規劃設計圖已經出爐,預計設置有「一般童書區」、「英文繪本區」、「中文繪本區」、「網路電腦區」、「多功能活動空間」、「益智遊戲區」、「交流分享區」、「多功能教室」以及「圖書旅行驛站」等各種不同區塊。
蔡淑香表示:「教育部的評鑑委員已來訪視多次,審查也已經通過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可望在98年或99年完工,花蓮市的兒童也將多一處專屬的閱讀處所。」進豐營區腹地廣大、易於停車,環境又安全,是市區內絕無僅有的適當空間。此外,兒童分館旁邊還有3棵老樹可以多加運用。蔡淑香說出內心的藍圖:「我們打算在3棵大樹之間建一座『樹屋』,上面再放個『書牆』,讓小朋友可以躺在樹屋上輕鬆的看書,真正營造出兒童新天地、自在閱讀樂的氛圍。」
在兒童分館正式啟用前,從這個暑假開始,一星期6天,會先在進豐營區的「玫瑰石文化館」舉辦免費的「英文繪本說故事」活動,一直到8月30日為止,將有專業老師以英文來講故事,再以中文加以解釋,以此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語文學習興趣,希望親子一同來這裡度過一個既歡樂又有收穫的假期。



大安鄉立圖書館 主動追夢傳書香
在許多優秀的鄉鎮市區圖書館裡面,大安鄉立圖書館也是特例,因為該鄉只有約2萬人口,但去年就借了9萬冊圖書,平均一人借4.5本,這都要歸功於館長與館員的腦力激盪,在某次閒聊時,就想出了小朋友的學習護照、借閱證分級措施,與設置寵愛媽媽區、特色館藏區以及青春喜閱區,而後更結合社會資源,辦理「圖書館之旅」、期刊的年度認購、書籍陳列櫃及館舍周邊盆栽植物的認養等點子,讓圖書館變得更加人性化,真正打入鄉民的心坎裡,也實踐圖書館就是自家書房的理念。
大安鄉立圖書館館長黃欽輝說:「過去,大安鄉立圖書館與偏遠地區的圖書館相差不大,包括圖書館的空間與管理,都是沿襲舊傳統,使得圖書館的使用率不彰,圖書館的資源不能讓民眾分享,很令人惋惜。只有圖書館設備改善及經營理念的革新,才能讓民眾主動踏進圖書館。」
大安鄉立圖書館鼓勵民眾多借書,借最多的前30名可從普卡升級金卡,每次允許借書冊數從12冊,提高到16冊,升到白金卡,每次可借20本,「許多父母帶著孩子來借閱,都用箱子來裝書。」且圖書館還與鄉內的書店、商家,甚至牙醫簽約,拿圖書證可打95折,除了提高民眾辦證意願,也能帶動周邊的消費成長,一舉數得。另外,每年約40位捐書、認養者的大名都會登上圖書館的牆面,還掛上幾盞紅燈籠,象徵「點盞知識的光明燈」。也就是這樣的創意和堅持,讓圖書館94、95、96年蟬聯台中縣文化局鄉鎮市圖書館評鑑第一名,以及今年教育部「金獎」的殊榮。
被館員稱做為「爸爸」的黃欽輝,將圖書館上上下下凝聚成如家庭般的緊密互助感,也就是這種氛圍讓圖書館有種特別舒服的感覺。黃欽輝不相信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的說法,「因為公共圖書館是良心的事業,當整鄉的文化資源都掌握在手中時,只要有心、有責任總能做好。」接下來,大安鄉立圖書館還有個夢想,想把地下室變成親子閱覽室;三樓變成青少年閱覽室,將閱讀環境營造得更完美,大安鄉立圖書館不想靜靜等著政府的補助,開始四處在社會上尋求資源贊助,期待早日能讓圖書館的美夢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