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簡樸的海岸:鹽寮淨土十年記》《澎湖的石滬》《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西藏的寺院與佛塔》等介紹

文:張春芳(國立臺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簡樸的海岸:鹽寮淨土十年記
著 者:區紀復
出版者:晨星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

  「十年的海邊簡樸生活對在快速變化的都市中生活的人來說,可能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一旦走進了這種生活裡,就會覺得愈走愈喜悅平安,而樂不思歸,其實是樂而回歸,回歸到本來自然,人性的生活樂土裡。」這一段文章是區紀復老師將自然簡樸心,撒在美麗花蓮鹽寮海岸的一段心情記事。

  談起區老師,知道他的人一定會舉起大拇指。越來越多的高級知識分子,在意識到文明帶給人類的浩劫之後,唯一能做的就是反璞歸真,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及污染而已。然而,要教已被文明侵蝕太久的現代人回歸自然簡樸,卻比教原始人學習文明還要困難。於是區老師以一個研究高分子化學的化工博士身分,毅然放棄高薪的工作,捨棄一片繁華似錦,甘心依皈平淡與簡樸,於是成為鹽寮海邊的「環保教室」主人,一九八九年正式稱名為「鹽寮淨土」。

  簡樸並不等於貧窮,因為飲食簡單,生活簡樸,與大自然為伍,人與人之間就不必競爭,不易衝突,人與大自然朝夕相處,性情較為和善,互相關懷,哪來污染與破壞?人在和諧氣氛下生活,在寧靜環境中修為,靈性自然提升,直通天地正氣,真正可以達到天人合一。

  鹽寮的簡樸生活其實並不簡單,而是豐富多彩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汲泉而飲,採野而食,夜不閉戶,出不鎖門,早晨觀日,晚上觀星,海邊靜坐,漫步賞石,住在鹽寮,心情自然平靜愉快,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生活與工作融為一體。生活及工作雖然有時會感到勞累,但不會覺得苦,反而從中獲得無限的快樂與健康的身心。

  其實,簡樸生活沒有一定的標準與方式,而只是一個方向和態度。盡量降低對物質的慾望與依賴,物盡其用,放棄一些方便與舒適,愛護大自然,不破壞不製造污染,其他的許多細節也經常在生活中反省思考、學習。只要肯在心田裡撒下簡樸的種籽,每天餵養它,呵護它,終有一天會長成大樹。「石中看世界,花草現天堂;滴水惜無限,大海悟永恆。」區老師與鹽寮之友將鹽寮十年,十年鹽寮的點點滴滴盡收錄在《簡樸的海岸》一書中,願更多的有心人加入鹽寮之友的行列,亦請常來常住的朋友,能感念區老師的一片殷殷苦心,體驗學習之餘並共同遵守鹽寮的規則,讓這一片淨土發揚光大。


書 名:澎湖的石滬=The stone tidal weirs in the Penghu Islands
著 者:洪國雄
出版者: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出版年:民國八十八年

  「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澎湖石滬之盛,居全臺之冠。澎湖群島有近百個島礁,長達三二○公里長的海岸線曲折蜿蜒,潮間帶淺棚寬廣,傾斜度小,潮差又大,玄武岩與咾咕石等石材又極易取得,尤其澎湖植物資源貧乏,就地取材造船結網幾近不可能,於是利用天賦優渥的地理條件,發揮長年累積下來的海洋生計經驗與海洋產業智慧,鳩集人力,在海田上造滬捕魚,風險小,經年都有漁獲,蛋白質來源不虞匱乏,不失為一個較穩當的方法。

  石滬是潮間帶的一種陷阱漁法,也是澎湖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捕魚方式。有關澎湖石滬的記載,最早出現於一七二○年《臺灣縣志》中,可謂年代久遠,在那個缺乏動力載具的年代,百斤大石,千米滬體完全靠智力及雙手來完成,其艱苦程度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成滬的條件要有石材、潮差大、風浪強、礁棚大等;石滬形式由早期的鱟藤﹙馬鞍藤﹚圍魚,演進為弧形石堤,增建滬牙,改建滬房,不斷研究改進以增加漁獲量。石滬的大小不一,通常三百公尺以上者稱「大滬」,三百公尺以下者稱為「小滬」。

  石滬的命名依地形情況之不同,而有瀨、巃、坪、礁、汕、潭等多種名稱;亦可因底質狀況、地理位置、附近地名、建滬時間、底棲生物、石滬形狀、漁獲種類、特別功能、行程難度、人為地物、所有人名、持股份數、抽籤順序、生活習慣、持股關係等而命名的。由洪國雄老師及一群文史工作者,經三年的田調整理,澎湖的石滬總數應多達五七四口以上。

  石滬的類型雖有不同,除弧形石堤外,基本上都有一個集魚的「滬房」,及導魚的「伸腳」,滬房的水位較深,兩側的伸腳則根據魚的游動慣性而設計成「捲尾」的造型,使魚兒進得來,卻出不去,通常一口石滬的建造需耗時多時,在那個生活艱苦的時代,沒有吊車,沒有機動載具,填滬全靠人的雙手,石材的搬運或靠牛車靠搖櫓的舢筏載運,作業之辛苦,現代人是很難想像的。

  石滬因滬體龐大,私人無力築建,因此都得結合血緣或地緣關係的親朋好友以「公共造產」的合營方式持股並歷代相傳承,其所有權由當地人士相互承認為「公有的私產」。關於石滬的建造,修滬管理、巡滬捕魚權,漁獲分配等事宜,各村都有一套適時適地的規約。石滬的漁獲種類及數量,深受底質、風向、季節、潮汐的影響,一般而言,冬季比夏季好,大潮比小潮佳。

  澎湖石滬的數目,以白沙鄉最多,密度則以北海居首。近年來,由於過漁亂象,惡性循環,漁源枯竭,漁獲不振,許多石滬以半廢狀態,甚至任其傾圯,夷為海中的亂石,再加上拾螺人及槓生蚶的翻翻倒倒,修堤築港開航道的破壞,一口口先民們海洋智慧的結晶,一口口澎湖人海洋文化的遺產,看來已難逃凶多吉少,日暮窮途的命運。石滬的興起代表產業智慧的圓熟,代表捕魚技術的提升;石滬的式微,象徵人與自然之間的失調,魚族間智慧的回應;石滬一個個倒了,這意味著珊瑚礁文化的特色正在褪色,正在消失。

  正如著者記憶中的滬房依然圓飽,伸腳依然厚實,魚群依然豐多,以雞血祝禱港灣的「招魚祭」,以燒冥祈喚魚群的「拜滬公」習俗,祖先和石滬百年的情感,如何能和蛻變島嶼分享共存?人類攫取自然資源的過程,到底將以何種方式介入?迷惘的子民,我們似乎無法記得:祇有謙卑地面對海洋,才能合理的永續利用。這次大規模的田調可謂空前,為了保存鄉土海洋遺產,一群默默耕耘的文史工作者,花了三年時間,把這百年海田的地景符號,詳細的記錄下來,對澎湖文化資產紀錄傳承的歷史意義可說既深且遠。並希望從觀光與教育入手,將這濃濃的鄉土特色,轉化為休閒漁業的主流,並期望夕陽下的石滬漁業,能再創璀燦的第二春。


書 名: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
著 者:全佛編輯部
出版者:全佛文化事業
出版年:民國九十年

  金門是孤懸於海上的蕞爾小島,也曾是前線戰地,迫於自然環境的澆薄貧瘠和飄壓風患,及人文環境醫藥不發達與戰禍頻仍、瘟疫瘴癘叢生,帶敬畏天威的心理因素下,衍生當地居民多樣化的信仰傳奇。

  金門總人口數約四萬七千人,寺廟數竟高達二六○餘座以上,可謂村村有廟,甚或一村數廟的高密度分布。而寺廟供奉王爺、道教神祇、自然崇拜、佛祖、與歷史地緣、庶物崇拜、臺閩地區傳統奉祀及其他等,可謂十分多樣化。因此,廟會慶典即成為地方最大特色,是民間活動的要角。

  風獅爺即是金門庶物崇拜信仰的一種。金門自明、清兩代林相遭砍伐殆盡,東北季風強颳掠境,生活環境極端惡劣,遂有多項補救應變措施,直至胡璉將軍銜命領導軍民全民推行植樹運動,民間則以廣設陣風辟邪信仰圖騰以為因應,「風獅爺」遂成為人民的最愛,塑立亦最廣、最多。風獅爺屬於村境外圍第一道安全防衛體系,當年戍守村郊,肩負著嚴防外力入侵的警戒任務。

  風伯乃傳說中的風神,獅子則猛獸也。金門島東西寬大,南北狹隘,居民自古習慣以瓊林村為分野,將大金門區分為前後兩個區域,東半島的金沙鎮、金湖鎮為「後面」,西半島的金城鎮、金寧鄉為「前面」,連同一水之隔的小金門,三個區域生活習性同中有異,但多丘陵、少耕地、土地貧瘠卻是最大的共同點。強勁的東北季風使居民生活更加艱苦難耐,而島上傳統閩南古厝迭遭白蟻柱蝕的無奈,使得兼具擋風、止水、防煞、鎮邪暨除蟻等多功能的風獅爺與瓦將軍、石敢當、風雞、烘爐、鱟殼、八卦、符籙、獸牌、磁碗、水尾塔等,甚至罐、罈、缽、葫蘆、風神陶像等辟邪物乃應運而生。基於此,傳統閩南古厝屋脊上乃隨處可見,數量之多,形制之異,遂成為傳統閩南古厝的一大特色。

  金沙鎮位居金門東北角,土壤貧瘠,樹林遭砍伐殆盡,四處飛沙走石,景象荒涼,風害慘烈居全縣之冠,所以塑立風獅爺密度及數量高居全縣首位,全縣共一○○尊風獅爺中,金沙鎮即佔五十五尊之多,佔全部風獅爺的一半以上,形成特殊人文景觀。如獅、似虎、又像人形的風獅爺,造型有蹲坐,站立,蜷伏,仆臥;或雄性,或雌性;有石雕、泥塑、磚砌;有彩妝,有樸拙,種類型式雖各異其趣,但大眼睛,抖擻有神地肩負起捍衛村境的神聖任務則雷同。數百年來一直屹立於村落的入口處、村郊、村廟周圍、水池旁,負責抵擋凶煞的入侵,庇祐村民的安寧,所以一直被尊稱為「村落守護神」。

  金門雖位居海疆一隅,曾是移民者的天堂,亦曾是海峽兩岸兵火延燒的戰地,但因封閉性環境及軍事管制影響,金門反而成為今日臺灣地區閩南文化留存最多之處,無論建築、信仰、語言、禮俗、宗祠觀念…等,本書對金門風獅爺與各種辟邪物,均以圖文參照方式詳細介紹,欲找尋閩南文化遺跡,不妨來一趟金門行,領受金門人對閩南文化留存的驕傲。


書 名:西藏的寺院與佛塔
著 者:楊天厚、林麗寬
出版者:稻田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

  西藏又稱吐番、西番、烏斯藏、雪谷國、雪有國、赤面等,位居亞洲大陸中部崑崙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青康藏高原之上,地勢高峻,高山起伏,高原遼闊,氣候嚴寒。面積一二○○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二一○多萬,百分之九十是藏族。由於多山所以又被稱為「山的海洋」,「喜馬拉雅山」一詞來自梵文,「喜馬」意為雪,「拉雅」意為家鄉,全意即「雪的家鄉」,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八八四○公尺以上,這裡高峰林立,其中超過七千公尺的高峰有五十多座,這種巍峨高峰聚攏的現象,為世界山區非常罕見。

  此外西藏亦是中國河流、湖泊最多的地區之一。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及南亞許多著名大河都是發源於此。

  西藏的寺院與佛塔,融攝了印度及中國的佛教,以獨特的建築技術及鮮明的色彩,展現出藏傳佛教特有神秘莊嚴。佛教在松贊干布時代開始大規模的傳入西藏雪域,並且因創製了藏文,使西藏進入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而西藏與唐朝乃至周圍的地區與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產生了急速的互動與連結,因此也提供了佛教大規模的傳入與發展基礎,隨著各個教派在內地的廣大流佈,藏傳的佛教建築也蓬勃發展。

  相傳西藏寺廟是為了制伏西藏的鬼怪所建立的。西藏佛寺的建立又與松贊干布的兩位王妃赤尊公主﹙來自尼泊爾﹚與文成公主﹙來自唐朝﹚有很密切的關係。傳說精通星算、風水的文成公主,觀察出西藏的地形,宛若羅剎女仰臥的形狀,因此決定建立十二大寺來鎮壓羅剎女和其他鬼怪,這十二座寺廟除昌珠寺之外,大多已不存在。松贊干布時期建立的著名寺廟還有大昭寺、小昭寺等,西藏佛教建築的傑出代表布達拉宮,也建立於此時。

  早期西藏寺廟並無僧人,僅在廟供奉佛像。直至赤松德贊迎請密宗始祖蓮花生大士入藏,建立桑耶寺後,才有了第一座具有出家僧人、學經組織的寺院。西藏前弘期的佛教建築中,一般面積皆不大,而且以土、石、木為結構,古樸渾厚。進入後弘期﹙公元八四一年﹚之後,佛教再度復興,佛教建築隨著眾多教派的出現,而蓬勃發展,如寧瑪派的敏珠林寺,薩迦派的薩迦寺,葛舉派的止貢寺,格魯派的甘丹寺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本書詳細介紹藏傳佛教的起源與發展,藏傳佛教不同時期的歷史源流、建築特色,並蒐列西藏著名的布達拉宮、大小招寺、桑耶寺、色拉寺等著名的寺院與佛塔,及中國內地甘肅、青海、北京等地著名的藏式佛塔,讓我們一覽西藏佛寺塔神秘的風采,並且對西藏的寺院與佛塔及其歷史源流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祈願讀者都能進入西藏佛教神秘莊嚴的世界,點燃佛法的深妙智慧,覺悟生命的實像,達到究竟圓滿的正覺解脫。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