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讓閱讀深入社區 貼近民眾

文:沈昱瑄 照片提供:李欣如

台北縣立圖書館館長何文慶認為「閱讀要融入生活,從社區開始」  當閱讀不再是件苦差事時,當閱讀不再只是讀書,閱讀可以是讀一本好書、聆聽一場音樂會,也可以是觀賞一部好電影。包羅萬象的聚會形式、以書會友的情感交流,拉攏的是那每一顆求知的心。台北縣立圖書館館長何文慶說,生活無一處不是在閱讀,而從生活的周遭讀起,不僅能用心體會,也能將知識印證到生活之中。

透過交流 激盪創意

  配合行政院文建會九十四年「閱讀植根推廣工作計畫」 ,由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台北縣立圖書館承辦「推動社區閱讀領導人才培訓」,主要為透過種子師資的培訓,讓參與的學員將推廣社區閱讀的概念、架構帶回社區做為參考,並從中分享不同地區推廣社區閱讀團體的作法,以激盪出更多具創意的閱讀活動。
 
  為期兩天的研習課程,以台北、基隆、桃園、新竹、金門及連江縣,曾參加過閱讀推廣研習活動、現任或曾任閱讀團體成員為主。活動中,請專家學者以專題講座的方式,輔以生態探索,讓學員親身體驗閱讀不只是讀書,生活周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為閱讀學習的素材。

營造「悅讀」的環境

台北縣立圖書館承辦94年社區閱讀人才種子培訓  推廣兒童閱讀近十七年的資深講師陳鴻銘,以辦理社區閱讀活動的經驗為出發,分享在社區推廣閱讀時,空間該怎麼規劃?如何運用巧思?吸引更多人投入閱讀的懷抱。

  首先,陳鴻銘先就多年來的經驗提出,將社區的圖書館當作書店來經營,「多運用點巧思,其實推廣閱讀並不難。」而書該如何擺放,才能得到民眾關愛的眼神?他舉出,書店的「本月新書排行榜」往往是被翻閱次數最多的,所以社區圖書館也可以如法炮製以「本月借閱率最高的書」,讓民眾被深深吸引、誘發不翻就可惜的感受。

  另外,也可以配合圖書館內提供的各式講座、藝文展覽…,挑出相關的書籍作為「主題書展」。陳鴻銘強調,主題書展的分法可以由創意來發想,不一定要用節慶來分,也可以規劃志工媽媽推薦、館長推薦或讀者推薦的書,作為行銷圖書館書籍的突破性作法。

  除了要先吸引民眾對書的注意力之外,閱讀的意願則決定了文化的涵養是否傳承的關鍵。在研習過程中,陳鴻銘不停地重申,「閱讀是快樂的、是輕鬆的、是享受的…。」他開玩笑地說,「其實如果在圖書館內規劃一箱『不看,肚子會痛的書』也不錯,因為輕鬆的閱讀氛圍,是引發持續閱讀不可或缺的,也是現今圖書館所要營造的環境目標。」

館員如同知識寶庫的鑰匙

研習學員從活動中發現籌組讀書會的好處  等到讀者都上門了之後,館員如何提供貼心的服務,持續民眾到社區圖書館的動力呢?陳鴻銘提出最重要的是,館員也要如同書店的店員一樣,協助並提供讀者最好的需求。除了服務的熱忱之外,館員更要強化自己的能力,透過吸收、消化大量的書籍資訊,嘉惠廣大的閱讀民眾。他以在國外圖書館找書的經驗為例,「當他正在找某位作者的著作時,他只向館員概述書中的內容,館員馬上就為他找出需要的書了。」

  由此發現,館員能力的提升,也是營造書香社會重要的一環。陳鴻銘建議當館方在採購書籍時,要多方網羅資訊,無論是網路書局或出版社的新書訊息…,因為在了解各種種類的書籍後,才能將書推薦給廣大的讀者群,更能慢慢地提升自己選書的能力。

圖書館是知識的平台

  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提出,圖書館已經不再只是借、還書的窗口而已,圖書館要朝地方的生活學習中心邁進。陳鴻銘提出「書」應該是拿來聊的想法,也正切合圖書館要轉型為地方的生活學習中心理念。他提出圖書館應該是「開放平台,讓大家來聊書」,並舉例說明操作的方法可以是「在公布欄貼上欲討論的書籍封面,然後貼上便利貼表達自己的讀後意見,例如:你覺得故事是真的嗎?經由紙上的對話開始聊書,推廣閱讀。」他相信,讀書的技巧需要培養,而藉由互動是增進閱讀技巧的好方法,一旦閱讀的技巧養成,讀的書也就會越來越豐富了。

提問是最好的方式

照片  一般認為,閱讀是認知過程中的心理因素,雖然有趣,卻也很個人。但台北市立圖書館研究員黃如玉則認為,開放性的對談、討論,天馬行空的表達,再透過生活經驗來印證,才是閱讀最棒的地方。

  在推動社區閱讀領導人才培訓的課程中,黃如玉以「兒童閱讀的藝術-素材的分析與活力」為題,分享如何挑選閱讀的素材?如何提問?如何引導兒童獨立思考的能力?她說,兒童的閱讀能力需要培養和練習,當兒童會說出文本中的事實或情節,但不知道實在意義時,家長應該協助兒童針對文本做段落重點的整理與內容的理解。

  先以《老鼠娶親》的故事做為示範,家長以說的方式配合上繪本的圖像,讓兒童了解故事內容後,問兒童文本中劇情的發展情形(時間順序、因果關係),再引發兒童對結局演變的看法和觀點(預測推論)。黃如玉說,由初期到綜合閱讀需要有深入的閱讀理解能力,而能力需要慢慢培養,並非一蹴可幾。

  一開始,可以先從時間順序問起,「老鼠的爸爸媽媽拜訪了幾個角色?」再來從因果關係著手,「老鼠的爸爸媽媽拜訪老鼠、太陽、白雲、北風和牆後,發現了什麼?」當兒童能對文本進行段落的重點整理後,再進一步提問預測推論的問題,如此一來,才能確定兒童是否了解故事的內容。

  其實,生活的能力大多從閱讀學習、延伸而來,運用繪本進行開放式的討論,不僅幫助兒童以各種角度延伸思考,成人也可以透過繪本中的思考與辯證,反思成人世界的虛情與矯飾。在研習活動中,學員們都像孩子般專注地聽故事,也熱烈地參與討論,時而蹙眉、時而大笑…,從故事裡激發出的無限創意,溫潤了每一位學員最原始的心。

閱讀的喜悅足以一輩子回味

各地區閱讀領導人激盪出推廣閱讀的新想法  台北市立圖書館大同分館讀書會會長黃天賜為閱讀做了巧妙地比喻,「吃到大餐飽一頓,到了明天還是會餓;但讀到好的書卻可以充實、愉悅一輩子。」當研習接近尾聲時,特別邀請到不談讀書會道理,只說讀書會感動的林貴真以「都市裡的桃花源─圖書館與讀書會」為題,灌溉每位參與者心靈的閱讀花朵。在她所寫的閱讀十句中曾提及,「閱讀,生活的藝術,也是生命的儀式。生活因為閱讀而滋潤,生命因為閱讀而莊嚴。」

  今年「推動社區閱讀領導人才培訓營」在分享閱讀的感動中畫下句號。何文慶表示,充電過後,對於推廣閱讀可以再深入地省思,未來還有什麼路可以走?他同時希望,此次的研習能發揮點、線、面的功效,從每個學員的獨特想法出發,進而透過館與館、館與學校或館與社區之間的連結,讓社會飄散出濃郁的書香。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