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又名葛莉絲》Alias Grace

文:孫安玲(靜宜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著 者:Margaret Atwood瑪格麗特.艾特渥
出版者:Doubleday

  一八四三年加拿大多倫多發生了一起聳人聽聞的慘案。兩位涉案的兇嫌之一是一位年僅十六歲的小姑娘。這起慘案轟動一時,在加拿大成了當時的世紀大案。美國紐約的報紙以及英國倫敦的報紙均有登載。人們對這個「性.暴力.犯上」的案子非常感興趣,因為在那個時代很少有女人,尤其是這麼年輕、這麼美貌,而且是一位僕役階層的人,竟會涉及像這樣的案子。

一、前言

  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位富農湯瑪斯.肯尼爾(Thomas Kinnear)和他的管家兼情婦南茜.蒙特哥瑪莉(Nancy Montgomery)在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不幸雙雙遇害。驗屍的結果發現南茜早已懷有身孕,所以是二屍三命。兇嫌是他家的兩名工人。馬夫詹姆士.馬克德摩特(James McDermott)被處以吊刑。女僕葛莉絲.馬克斯(Grace Marks)則以共犯身分被起訴。她被陪審團判為死刑,但法官以其年幼,且為女性,減刑為終身監禁。

  對於此案,眾說紛紜。詹姆士和南茜到湯瑪斯家工作才三星期。在此之前,他們根本就互不相識。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怎麼會嚴重到釀成這麼可怕的命案呢?

  對於詹姆士的涉案及其後的定讞,沒有人有意見。但對於葛莉絲之是否涉案,則意見趨向兩極。有一半人覺得她真的是可怕極了,心腸狠毒,是整個事件的「幕後主導者」。另一半人則覺得她實在「太單純、又太年輕、太柔弱了。她只不過是一個沾上了一點邊的旁觀者」,目睹一切,驚慌失措,恐懼異常。事實上詹姆士真的有開槍射擊她,警方在她所說的地方是有找到子彈。所以很可能她真的是嚇得發慌-想想看,詹姆士已經殺了兩個人,又威脅要殺她,為了自保,她不得不在他的要脅下跟著他逃亡,所以她是個「嚇壞了的女性受害者」。(Wiley,P.3)

二、寫作緣由

  作家的看法也是南轅北轍,相當分歧。例如,Susdnna Moodie的維多利亞短劇就從馬夫詹姆士的角度來看整個事件。她把葛莉絲寫成劇中的壞人,而詹姆士則是被她所騙的那一位。是她唆使、是她導引、是她煽動一切的,因為她愛上了主人湯姆士、嫉妒南茜。她要殺的是南茜。她以己身作為誘餌讓詹姆士幫她殺南茜。但她只是說說,沒想到詹姆士真的會動手。他殺了南茜後,她嚇壞了。詹姆士又臨時起意要殺主人湯姆士。葛莉絲力阻無效,反而激怒了詹姆士,他覺得他被利用了……。(Wiley,P.1)

  有一位在慘案發生時才九歲,常去湯姆士家果園偷採蘋果的男孩,長大後寫文章指出,葛莉絲既「仁慈」又「和藹」。葛莉絲後來住的瘋人院的院長Dr.Workman也說她「真的很好、不抱怨」。(Wiley,P.4)「就連當時的政界也都分成二派,保守派反對她,改革派則支持她」。(Atwood, Reader's Companion,7)

  加拿大名小說家瑪格麗特.艾特渥是從Moodie的作品Life in the Clearings中獲知這件事。她也唸了Moodie所寫的那個短劇。首先,她以Moodie的故事為本寫出了一個電視劇。她的作品,內有許多錯誤的地方。歲月流逝,葛莉絲.馬克斯的事一直盤據在艾特渥的腦海中,縈繞不去。葛莉絲到底有沒有做壞事?她究竟是惡魔,還是可憐蟲呢?她決定要寫一本小說,採持平之論,讓葛莉絲更完整的呈現在世人的眼前。於是她開始作詳盡的研究工作,查閱當時的報紙報導、法官的筆記、以及監獄的紀錄。她不僅鑽研那件謀殺案,也探究維多利亞時代生活的點點滴滴,包括當時的監獄生活。她發現人們在寫葛莉絲.馬克斯的時候,把他們自己對於「女性的看法」安裝到她的身上。他們又把他們對於「僕役」、「性」、「犯罪學」、「發瘋」的所知也投注在她的身上。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葛莉絲.馬克斯」已經不是她本人了,而是他們意念中的「她」。(這可能是這本書被命為「又名葛莉絲」的原因吧。)對於這一點,艾特渥很感興趣。她對於公眾意見形成的過程,是怎麼形成的?人們如何把他們各人的想法擺入各種情況中的現象也很感興趣。她甚至發現每一個當時的見證人也都各說各話,各有版本。(Wiley,P.3-4)她決定把這些以及女性的屬性、男女之間的關係、以及思想和意識的問題都寫入她的小說《又名葛莉絲》中,讓讀者自行作判斷。她覺得有些事情很難釐清,雖有答案,但非我們所能知道。最後就算答案出來了,有的人也還是不相信。(Wiley,P.5)

三、寫作手法

  《又名葛莉絲》一書部分是書信體,部分是敘述體,部分是詩文。共分十五章,艾特渥用Moodie在Life in the Clearings中所說的話,當時的新聞報導,英國詩人Emily Bronte,Robert Browning,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Alfred Tennyson,William Morris,美國詩人Emily Dickinson,Willace Stevrens,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等人的詩句,Kingston感化院懲戒簿中的一頁以及一段一八五九年對於年青未婚女性「歇斯底里」的描述等作為她各章故事的引言。

  故事共有兩條主線,分別由葛莉絲.馬克斯和賽門.喬登(Simon Jordan)帶動。喬登是一位來自美國、在歐洲研讀記憶、發瘋和失憶理論的精神病醫生。他代表的是一群相信葛莉絲是無辜的善心人士,要營救她做出了許多的努力。(這個角色是著者艾特渥杜撰的。)

  小說由一八五一年葛莉絲二十四歲,在感化院中服刑,但被借調到典獄長的家中服勤開始說起。一八五九年喬登開始到監獄來探望葛莉絲,期盼能讓她恢復記憶,想起謀殺案發生時的情形。這是因為審判時她堅稱當時她昏了過去,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訪談中,為了要使葛莉絲消除戒心,喬登引領她回溯過往,讀者因而得知葛莉絲的身世、經歷、謀殺案時她的驚嚇、其後的被迫逃亡、出庭應訊、感化院的生涯等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她並不是律師叫她在審判期間裝出的那個呆子。她會讀、會寫、會觀察、會仔細的聽別人講話。事實上,她很會說話,可以侃侃而談。她敏銳、有智慧、她的不幸際遇,讓她的言辭中帶有一份諷刺。而事實上,就算她以前有多麼的單純,經歷了這麼多的世事磨難,也會完全變了個人吧。

  因為和房東太太有糾纏不清的情愛糾葛,喬登功虧一簣,只好在完成他對葛莉絲的研究前就離開了。可是其他的人,一些科學家、神職人員和女士們還是為她提出請願,使她得以獲釋,使故事有個美滿的結局。

  但在一次和喬登會面前,葛莉絲一面回想,一面考慮她要告訴喬登什麼。她說:「我記得被逮捕時我所說的話,還有律師先生說我該怎麼說,還有那些我甚至連律師都沒告訴過的事。我記得審判時我所說的話,和後來我所說的話,它們都是不一樣的。我也記得詹姆士說我曾說了什麼,其他的人說我一定曾說過什麼。總是有那些人會把他們講的話放進你的嘴裡,說是你講的……。」(Atwood,P.295)這段話反應出《又名葛莉絲》這本小說的主題--真相之被扭曲。人與事的真相很難得知,我們得到的訊息可能是多變、相互矛盾、不完整、令人不滿意的(Walton,P.10)。葛莉絲.馬克斯做了沒?她是善是惡,就留給每一位讀者自己去判定了。

四、批評

  瑪格利特.艾特渥是文史家、小說家、詩人。《又名葛莉絲》是艾特渥的第九本小說。對這本書,當然有褒亦有貶,但以讚美居多。David Walton稱讚「它是一位好作家的巔峰之作,重寫一個老故事,一件歷史性的謀殺案。任何結論都只可能是疑測之辭,極端考驗一位作家的能力(Walton,P.9)。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說:「《又名葛莉絲》的力道絕不比流沙差。它是一本棒極了的小說。一旦把你吸了進去,你就別想走……」Daily News認為「《又名葛莉絲》使你有機會沈溺於一本書中。我們最有天分的一位作家讓你得以今日的時光,走入過往,換取昨日的種種。」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也很肯定的說:「在《又名葛莉絲》一書中,瑪格麗特.艾特渥超越了她自己。」

參考書目:

  • Atwood,Margaret.Alias Grace.New York:Doubleday,1997.---."A letter from Margaret Atwood."in Reader's Companion to Alias Grace.<www.bdd.com/forum/bddforum.cgi/reader/alias grace_bgc.html>July 20,2000.pp.1-13.
  • Beauchesne,Mitt."Alias Grace(book reviews)."National Review,Feb 10,1997 V49 n2 P58(1).
  • Kurtzman,Laura,"Atwood aims at accuracy with new 'Alias Grace'".Times Union,Albany,Feb 16,1997.
  • LeClair,Tom."Quality Verdict."Nation,December 9,1996,Vol.263,Issue 19,P25,3P.
  • Walton,David."Amazing Grace,how puzzling your pages Mystifying novel keeps you wondering even after its finish."Kansas City Star,Kansas City,Dec. 15,1966,L.9.
  • Wiley,David."Interview by David Wiley." <www. daily.umn.edu/csint.html>July 20,2000.pp.1-6.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