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是很多人嚮往一遊的浪漫之都,它不僅是法國政治文化重鎮,更是人類近代重要藝術文化思想的發源地。尤其是二戰後,幾乎所有著名的近代作家、哲學思想家、畫家與詩人都曾來到這個城市駐足,旅居巴黎的時期也多半是他們創作生涯中重要的時刻。巴黎的許多小酒館和咖啡店不但孕育了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和哲學家,許多著名的文學運動也在這裡成形,例如首開文學咖啡館風氣的克拉米小餐館(Chez Cheramy),以及存在主義的誕生地花神咖啡館(Cafe du Flore)。
在瀰漫著咖啡香的古老咖啡店裡,有人高談闊論,有人低頭閱讀或在自己的小筆記本上寫著或塗鴉著。1942年以前的花神咖啡館,也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就在那年的有個早晨,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tre, 1905-1980)挾著一大疊文件進來後,不但使這個小咖啡店聲名大噪,人類的存在哲學思想從此更增加了引人深思的學說。
為什麼談沙特呢?首先,如果讀者沒有忘記的話,今年是歐戰結束第60周年,全球各地均有盛大的紀念活動,主要在警惕世人和平的重要性,並反思戰爭為人類帶來的意義;同時,今年也是沙特誕生100周年,這位法國文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和文學評論家,他在戰後發表的存在主義學說深深地影響了戰後人類思想與行為,因此在今年談沙特顯得更具時代意義。
沙特與存在主義
午夜夢迴時或某些不經意的時刻,你是不是也曾想過「人為了什麼而存在?」或「人活著到底要做什麼?」等問題?當想到這些問題時,你會笑自己傻或是陷入思考的愁雲中,因為終究得不到滿意的答案?相信每個人都想過這個問題,但很少有人深刻去思考,然而這個問題探索了人存在的意義,關係到人如何去看待生活與拓展生命的視野,這個問題也正是沙特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
沙特於1933-1935年赴德國法蘭西學院進修哲學,師胡塞爾並研究海德格存在主義。「人」一直是沙特思想的中心,他認為以往的哲學,無論是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忘記了人的存在與本質,而把人作為附屬品。所以應該拋棄這樣的哲學,用存在哲學取而代之,也就是所謂的「存在先於本質」。這個概念是說:人在被任何概念界定前,就已先存在;然後在有生之年,透過自由意志為自己選擇,以自覺的行動去塑造自己、創造自己、界定自己。
沙特說:「人是行為的總和,是選擇的結果。」人必須選擇自己的價值準則。選擇後採取行動,就得為後果負責。沙特認為:懦夫是他自己怯弱,英雄是他自己勇武;是懦夫或是英雄不由當事人自行認定,而由別人依照他行為的總和評判。人的本質既然是行為的總和,則生命的意義就要當事人以行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夢想、期望與潛能都是欺人、無用而消極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存在主義實現積極的人生
由此看來,存在主義並不是悲觀主義,相反地它透過人類苦惱,重新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並賦與事物本身價值,爭取自由。如此一來,才能經由意義超越存在,重新積極認識人生。沙特的學說與尼采看待人生悲劇的本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是從活動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現代的人可能很難想像沙特在第二世界大戰後,在影響人類思想上所扮演的角色,先說他對自由概念的想法轉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沙特被徵召入伍,還在隔年被德國抓去進了集中營。沙特從來沒想過他會因戰爭失去自由。因此他重新體會到個人是有社會性的個人,是具有集體生命的個人。回到巴黎後,沙特很驚訝地發現,依然有人能在咖啡店裡悠閒地聊天,他開始認知到,沒有阻止戰爭的人們同樣應該為戰爭負責。因此,戰爭使他懂得必須要介入生活。此外,他還在著名的作品《存在與虛無》(Das Sein und Das Nichts)之中,鼓勵人們以行動去創造自己的存在意義,不要耽溺在束縛之中,他說,「你就是你的生活,而你的生活,無非就是你行動的總和!」
沙特的學說,對於戰敗後的法國,是一道強心劑,許多感到恐慌、失落的年輕人,被沙特深深地吸引。而沙特,同時也是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更積極地創辦雜誌,甚至組織政黨,期待集合團體的力量,為和平貢獻。在1964年瑞典文學院曾決定授予沙特諾貝爾文學獎,但被他本人拒絕。
沙特代表人類的道德良知與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參與,他在1980年的4月15號去世,象徵文化左派霸權時代的結束。
閱讀沙特
坊間有關沙特的文集不在少數,然而讓大多數的讀者望而卻步的可能是哲學性的論述往往讓人有霧裡看花的感覺。理想的方式在於能以簡單易懂的文字,又不失原創理念的書籍來傳達沙特的哲學理念,才能使讀者有機會重新認識沙特。
今年在歐洲書市中有一本由文生渥柏伍斯基(Vincent von Wroblewsky)和漢斯遜恩斯堡(Hans Schoeneburg)共同編輯的《沙特:道德哲學的提綱》(Jean-Paul Sartre. Entwuerfe fuer eine Moralphilosophie),以較為平易近人的筆觸,重新呈現一代存在主義大師在他長達數十年的寫作生涯中,除了書籍外,還有許多他未完成的計畫,未問世的理念,短篇作品以及未為世人所知某些片段零星的作品。對於讀者通常所接觸到的有關沙特的分析文獻大都充滿了意識形態上的謬誤,本書編者除了收集沙特文獻外,另外並加入精闢見解,重新釐清詮釋沙特原本被認為只是悲觀主義的思想。
在本書中,編者進一步分析研究沙特於1947/1948年之間發表的經典哲學作品「存在與虛無」,揭發了根本性的問題像是:如何平衡現代社會中,個人的自由與責任?沙特是道德主義者嗎?沙特的作品代表他生命的歷程,讀者可以從閱讀沙特作品窺見大師的哲學理念。
註:本書書名為Jean-Paul Sartre. Entwuerfe fuer eine Moralphilosophie. 編者有兩人,分別為漢斯遜恩斯堡Hans Schoeneburg和文生渥柏伍斯基(Vincent von Wroblewsky)。由Rowohlt出版社出版,全書1056頁。